最近因為神明聖誕加上疫情影響逐漸降低,許多的户外活動也開始多了起來,最明顯的就是寺廟的廟會活動越來越多越熱鬧,廟會活動中的傳統藝陣表演更是其中的重頭戲,除了例如:舞龍舞獅、神偶、鑼鼓車、旗陣、牌車、神轎、八家將...等等種類非常的多,而其中最重要的除了神明之外,最吸引人的最具台灣特有宗教文化莫過於是灣官將首八家將,但有許多人包含我自己其實也有些搞不清楚,這次因為神明聖誕廟會活動,而拍攝了許多傳統藝陣,除了童乩之外最吸引我的就是官將首和八家將,八家將大家常聽過,但官將首可能大家比較陌生,而我也因為如此而特地上網了解,終於知道官將首八家將的差異不同,撰寫此文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在台灣不是所有畫臉扮將的將腳都是八家將,台灣的將腳文化,主要有北部「官將首」,以及南部的「八家將」2大體系;最簡單的分類:可以從人數、陣型、步法,以及最明顯的面譜區分。結合宗教科儀、民間戲曲、武術與刺繡、傳統樂器、美術於一身是台灣特有的宗教文化。
台灣官將首八家將特有宗教文化:官將首
因其陣法的傳授以往是以師徒相傳為主,人為的因素使陣法逐漸失傳,尤其是一些較複雜的陣法,擺陣總是非常耗時間且難以傳授,因此很難完整的流傳下來。官將首操演的步伐是以中央為主,拜廟之前, 兩位快跑到廟前操演,之後進廟裡行禮,接著跑出廟外,與其他隊員共同擺開陣勢,開始整隊一同到廟前操演。中央手持三叉戟威風凜凜,東南西北與中央主將對照,東南西北將配合步伐四面巡走,手持刑具法器一高一低對位,來嚇阻邪魔妖道。北台灣最盛行的官將首,起源於新莊地藏庵,相傳地藏庵所在地早年為亂葬崗,不時有好兄弟作亂,故設立大眾爺廟管理,並請來地藏王菩薩,以慈悲心度化好兄弟;現在的官將首,即為地藏王菩薩身邊的鬼王增、損將軍,陣型正中央有鬼王損將軍持叉坐陣,護衛主神;為了陣形演練的對稱與巡邏需求,將增將軍化身為2人,形成3人一組的原始陣型,後陸續添加引路童子,虎頭鍘將軍等角色,故也有5、7人的編制,為單數陣型;因人數較少,所以傳承相對方便,在北台灣最為風行。
台灣官將首八家將特有宗教文化:八家將
一般八家將行進時以八字步(又稱虎步)為主,變換位置時以左右兩人為一組,如文差對武差、甘將軍對柳將軍等,以此類推,不斷以照面,即以羽扇遮面且和對方相望的動作的方式換位置。八家將的陣法在位置的變化當中即已包含在其中,如甘柳謝范四將可各自將佈陣的四個角落控制住,再往中央集中,其意義即是接近犯人且將之緝捕使之不能脫逃,這就是所謂的四門陣,是目前為止最常見的陣法之一。除此之外,前四班加上後四季共八個人也可將四門陣擴充為八卦陣但變化較多,如可變化為內八卦、外八卦、龍虎八卦等等…除此之外七星陣也是常見的陣形之一,用於主動的攻擊。目前歷史最淵久的八家將有近300年歷史,起源於台南白龍庵的五福大帝信仰;相傳為明末清初遷徙來台的信眾,仿照中國福州白龍庵的壁畫,將神明身邊的兵將形象化做臉譜,扮演成神明出巡時協助開路與執行任務的兵將,共有春夏秋冬4位大神,配合文、武判官,與押解犯人的甘、柳、范、謝4位將軍,主要10位成員,故有「什家將」之稱,後來被具有刑罰、司法性質的城隍、王爺信仰吸收,因任務性質省略文武判官,縮減成8位,成為現在南部流傳最廣的八家將。八家將以8人為單位,雙雙對對、陣型多變,動作較為陰柔,因為受到南部的歌仔戲等戲曲影響,服裝也不時可見到「水袖」等戲劇元素,最知名的角色為黑白無常范、謝將軍。
台灣官將首八家將特有宗教文化:兩者本質比較
八家將與官將首,兩種雖都列為家將,卻是不同類型的陣頭。八家將指司法類神明專屬部將,負責保護主神執行驅逐邪煞、緝拿惡鬼任務,地位相當於人間警察;官將首原名為八將首,即為家將的首領,相當於陰界中的刑警。官將首掌管刑馬的神祇,如城隍爺、東獄大帝前的護衛,是陰兵陰將的領軍,具有護衛主神及驅逐鬼域的職責。
八家將與官將首都是屬陰的陣頭,都具有捉捕惡鬼的責任,但動作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八家將動作陰柔,官將首卻偏向陽剛,;八家將操演的步伐以左右兩人為一組,而官將首操演的步伐是以中央為主;八家將沒有燎牙、鬚毛,臉譜都是特定的樣式,而官將首是嘴露尖牙、並貼有鬢毛,臉譜沒有特定的樣式;八家將手持羽扇、戒棍、令牌、令旗、金光槌等,而官將首拿的是三叉尖槍、虎牌、手銬及火籤等。
台灣官將首八家將特有宗教文化:兩者差異
八家將藝陣動作:
動作陰柔,以『虎步』為基礎,丁字、外八字步伐跳陣。
八家將地位:
司法類神明專屬部將負責保護主神執行驅逐邪煞、緝拿惡鬼任務,地位相當於人間的警察。
八家將原始發展地:
福州白龍庵
八家將臉譜:
有明顯的圖案,代表不同聖獸或特性,沒有燎牙、鬚毛。
八家將手持武器:
羽扇、戒棍、令牌等。
八家將陣式:
多以兩兩一組或四人一組,團隊排陣。
甘、柳將軍手持法器板批,與七爺謝將軍、八爺范將軍4人1組,為甘柳拱乾坤陣型
官將首藝陣動作:
動作陽剛,簡潔有利,以鬼步為基礎,踮著腳跟來回走動,以高低交叉步伐前進。
官將首地位:
陰兵陰將的領軍地位相當於陰界的刑警。
官將首原始發展地:
新莊地藏庵
官將首臉譜:
以白色填底,加上彩色線條,無明顯圖案,嘴露尖牙、並貼有鬢毛。
官將首手持武器:
三叉尖槍、虎牌、手銬及火籤等。
官將首陣式:
以中尊損將為主,兩旁增將以繞行巡視。青面獠牙、手持虎牌、枷鎖、令籤、三叉,官將首以3人為基本陣型,每走3步就1跺腳,展現猙獰且威武的形象,威嚇妖魔鬼怪,民間相信能夠庇佑地方安寧。
台灣官將首八家將特有宗教文化:拍攝資料
使用器材:FUJIFILM GFX50SII ,Minolta 250mm F5.6、Canon fd 50mm f1.2L 、85mm f1.2L 、Leica M10R、Summilux 50mm f1.4、Noctilux 50mm f0.95、Noctilux 75mm f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