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音三太子是台灣廟會興起的一種表演文化,是電音、本土文化和傳統民俗藝陣的混搭藝術創作。其實電音三太子的各種裝扮和動作行為以及器材道具,都是從傳統民俗藝陣的神將乩童上演變出來的,例如:咬著奶嘴、吃棒棒糖、背著令旗、手持鐵環....等等或是時下舞蹈戴著各式眼鏡、白色手套、拿著螢光棒或玩具槍、等等加上隨著電子音樂跳舞等等。綜合出了電音三太子的種種裝扮道具及行為特色,進而衍生出奉祀三太子藝陣特色,隨著流行音樂和電音舞曲搖擺跳躍,以溜滑板、穿溜冰鞋、甚至騎著改裝機車行進入埸的特殊現象,成為現在一種台灣特有的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創新藝術。現階段廟會活動中電音三太子雖然變少,但仍有一定的能見度和吸晴能力加上並且不斷推陳出新,使得成一股特殊的民俗藝陣表演,由於三太子本身就有活潑、可愛、頑皮等不同於其他神明的特質,因此這種特點也促成為電音三太子的催化條件,終於最後發展出結合傳統信仰與電音流行文化的電音三太子。
高雄三鳳宮廟臺灣高雄市三民區廟宇,初建於清聖祖康熙十二年(1673年),舊名稱「三鳳亭」,所奉主神為中壇元帥(李哪吒)也就是俗稱哪吒三太子是南臺灣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舊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是哪吒太子元帥誕辰日。 農曆八月至九月誕辰日為三鳳宮中壇元帥香期,接連國曆十月份二個連假加上例假日超過十五天的時間從早到晚,分靈全國各地之廟宇齊聚廟庭參香謁祖,遊覽車和貨運車一臺接一台停滿了廣場加上在馬路上排隊等待,保守估計有二三十臺,就這樣一整天的陣頭藝陣神將接二連三,現場鞭炮聲連綿不絕濃煙直衝天際火花四射,而且場面神聖隆重進香信徒川流不息,這時其中一陣頭出現了電音三太子的藝陣表演,在前方的傳統民俗藝陣演出完成後,五個顏色鮮豔動感十足的神偶出埸一開始整齊的向中壇元帥敬禮之後,有五個分別是藍、紅、綠、紫、黃五色電音三太子神偶分站東南西北四角落加上中央,音樂響起開始了整齊劃一的動作表演超級熱鬧,隨著超大聲搖滾音樂不斷的左轉右旋跳上躍下動感十足,加上陽光的照耀更顯的非常活潑青春無比,在大約持續十分鐘的時間跳完之後,還和一邊的民眾擊掌繞埸行進還熱情的比YA和愛心並且和大家合影留念,而且只要看到有人拍照就會做出害羞、開心、打招呼的動作超級親切無距離感。
最早在電音三太子形成之前,台灣廟會常見的就是七爺、八爺、千里眼、順風耳、土地公、濟公、元帥、八家將...等等神偶或乩童,但隨著時代進步信眾年輕化許多廟會陣頭遊行不在是以北管、八音等傳統戲曲配樂和宗教科儀通用的七星步、八卦步等台步,自古以來中壇元帥三太子是神聖的象徵。但當電音三太子出現之後,讓三太子的公眾形象不再受限於嚴肅、神聖的宗教形式,而是進入21世紀的網路世代結合各種流行文化創造新的中壇元帥三太子神性。並有教化人心的意涵,幾乎所有的神明形象都是神聖、威嚴不可侮蔑,只有三太子的給人的印象是活潑可愛且平易近人,而他的精神則是勇於負責、勇氣、承擔過錯。這種形象是一種年輕、活力、親切的象徵,從整體臺灣陣頭文化發展來看,在所有神明之中也可能只有三太子能夠結合電音舞蹈的演出形式,發展出獨一無二的電音三太子的新民俗象徵意義。
這次因為拍過多次廟會知道其流程是不中斷連續一直進行,所以特別帶了二台Leica M240,帶上福倫達voigtlander vm 15mm f4.5和Summicron-M 35mm f/2 七枚玉以及Summilux-M 50mm f/1.4 ASPH,來拍攝一開始先用15mm f4.5和七枚玉拍攝,但沒時間加上現場鞭炮煙火紙屑瀰漫所以放棄換鏡,而且電音三太子的表演只有十分鐘左右,所以以兩機輪流拍攝至當機傳送資料時換另一臺繼續拍攝,而且左邊右邊不停的移動因為左邊是半順光而右邊正逆光,拍攝的感覺不同,用35mm f2拍其中一位電音三太子當主角或退後拍攝所有三太子,而15mm f4.5則蹲低拍攝展現出更動態的感覺,加上加入天空更顯出年輕、活力、親切的風格,尤其最後和一邊的民眾小朋友擊掌合照繞埸行進更是令人驚喜,也讓我多拍了一些不錯的畫面。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240、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4000秒,15mm f4.5光圈f4.5至f8、35mm f2、光圈f2,感光度200至4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