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入手數數位中片幅FUJIFILM GFX50SII到現在已經轉接過不下二三十支鏡頭,有單眼的鏡頭也有測距式的鏡頭各有好壞感覺大不相同,也因此测試出一些不錯的散景感覺,而其中印象最深刻也比較可惜的是我最喜歡的Leica Noctilux 50mm f1.2、f1.0、f0.95夜神系列轉接上FUJIFILM GFX50SII無法完全涵蓋33x44中片幅,除了Noctilux 75mm f1.25可以勉強涵蓋33x44中片幅使用,其它三支夜神都會有明顯的黑角成像圈可以說不裁切根本無法使用,可惜Noctilux鏡頭上GFX50SII的效果十分迷人,變成這類超大光圈的鏡頭轉接在中片幅上反而副廠的表現來的好上許多,如同上次用Voigtlander 50mm f1.0 轉接中片幅一樣,而這次跟朋友借到Voigtlander vm 50mm f1.2除了用在Leica M10R上之外,轉接中片幅的FUJIFILM GFX50SII是一定要的,來試試看它的效果如何,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目前分類:FUJIFILM GFX50SII轉接鏡頭分享 (78)
- Jun 20 Tue 2023 12:38
Voigtlander vm 50mm f1.2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測試分享
- May 30 Tue 2023 13:33
Zeiss Distagon T* 15mm f/2.8 ZM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
- Apr 22 Sat 2023 11:37
Rodenstock Imagon 120mm f4.5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使用分享
- Apr 15 Sat 2023 14:03
AstrHori 55mm F5.6無反中片幅鏡頭個人看法分享
中片幅的高畫質一直一來不論底片時代或數位時代,都是許多職業或業餘高級玩家必須入手的,但不論是底片時代或數位時代,其鏡頭群仍是不比35mm全片幅多,到了數位時代則更嚴重除了原廠不夠,副廠選擇性則更少,但這些年許多新興的品牌開始研發和生產中片幅鏡頭,例如:來自中國的 AstrHori 創立於 2018 年,以研發和生產交換式攝影鏡頭為主要業務,其品牌在中國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它的產品以APS-C和35mm全片幅鏡頭為主,在2022年又新增加了中片幅鏡頭AstrHori 75mm f4之後,使得此品牌的產品線幾乎涵蓋所有市埸的主流規格。而在2022年AstrHori 又發表適用於 Fujifilm GFX 中片幅相機的 40mm F5.6 和 55mm f5.6的兩定焦標準鏡頭,是非常適合人像、建築、夜景、風景攝影。加上之前的AstrHori 75mm f4,已經可以說是一個系列的定焦小三元鏡。另外AstrHori 55mm F5.6會在F8的光圈處呈現五角星芒效果,尤其是在夜間拍攝夜景或人像時,能營造出不錯的氛圍。而且只有350g,可以說是體積小巧輕便容易攜帶,並且上GFX整體外觀質感不錯,並且不增加旅途負擔,可以說是十足的掛機頭。並且擁有精確的對焦環操作操作更精準流暢,對焦環和光圈環之間有特殊的階梯設計,避免在操作過程中不小心碰到其他部件十分用心。中畫幅 55mm F5.6 適用於 Fuji GFX、GFX 50S、GFX 50SII、GFX 50R、GFX 100、GFX 100S等無反中片幅相機。
- Apr 08 Sat 2023 20:44
AstrHori 75mm F4無反中片幅鏡頭個人看法分享
- Mar 25 Sat 2023 12:50
PENTAX FA 31mm F1.8 轉接 Fujifilm GFX 50S2使用分享
- Mar 19 Sun 2023 19:23
Canon EF 135mm f2L 轉接 Fujifilm GFX 50S2使用分享
135mm的鏡頭可算是一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焦段,老實說以前用單眼相機我也很少用,說長沒有180mm、200mm常規望遠鏡頭長,說短沒有85mm、105mm常規中距鏡頭短,可以說往壞處想是不上不下,但往好處看反向思考135mm的焦段其實也是可長可短,焦段没像180mm、200mm常規望遠鏡頭長,使用上重量體形上靈活度更高,比起85mm、105mm常規中距鏡壓縮性更强加上f2的超大光圈,其實使用上的變化性相當多,加上近距離有0.9米轉接在 Fujifilm GFX 50S2中片幅相機上,產生的效果比原本使用在35mm片幅的感覺更加强烈,不論是壓縮效果、散景淺景深、解像力都會有一定的不同,Canon EF 135mm f2L USM在EF鏡頭中可以說不如50mm f1.2或85mm f1.2以及100mm f2.8規格的來知名度高,但這不影響它的高性價比的存在,又因為以前用過Canon EF 135mm f2L在單眼數位相機上,所以對這支大光圈長鏡頭有一定的認識,但轉接中片幅 Fujifilm GFX 50S2上會比135mm片幅的感覺是如何呢?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 Mar 05 Sun 2023 16:23
Pentax FA 77mm f1.8 Limited 轉接 Fujifilm GFX 50S2使用分享
說到Pentax是日本相機品牌中少數在底片時代,同時擁有中片幅67、645、35mm全片幅、110小片幅相機鏡頭產品的知名廠商,曾經是和Canon、Nikon、Minolta並列為日本相機品牌的四大天王,不過老實說我的印象還停留在Pentax 645和Pentax 67二款中片幅相機的使用經驗中,對於它的35mm 全片幅相機其實很没有概念,而110小片幅相機鏡頭就更不用說了,不管是數位或底片機都一樣,也幾乎没有用35mm片幅的Pentax相機。而Pentax的相機鏡頭大部分以小巧精緻的調性風格為主,而35mm全片幅鏡頭其中更有一個Limited系列,可說是其精品系列的鏡頭群,而Limited 鏡頭有個稱號叫做三姐妹公主。按發布順序分別是43mm F1.9 是長公主,77mm F1.8 是二公主,31mm F1.8 是三公主。最早發行只有銀色版本之後才出黑色版本,有越南和日本製版本,早期為日本製版本晚期為越南製版本,銀色它具有獨特的焦距、緊密的尺寸和優質的機械加工鋁製外觀,在市埸擁有一票忠實粉絲,樹立起其優雅質感的特有精品路線,會想要轉接 Fujifilm GFX 50S2上使用,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朋友時不時的發表照片而吸引我,加上小巧精緻的外觀和便宜的價格就入手了,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 Feb 23 Thu 2023 17:35
Canon FD TS 35mm f2.8 轉接 Fujifilm GFX 50S2使用分享
- Feb 16 Thu 2023 14:29
Canon EF 85mm f1.2L II USM 轉接 Fujifilm GFX 50SII 使用分享
- Feb 13 Mon 2023 20:39
中片幅逆幅轉接的夢幻矇矓淺景深 & 晶瑩通透清晰感(超主觀不喜勿入)
- Jan 31 Tue 2023 18:46
MAMIYA-SEKOR REFLEX C 500MM F8 M645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使用分享
- Dec 30 Fri 2022 20:03
135全片幅和120中片幅鏡頭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主觀使用分享
- Dec 30 Fri 2022 13:10
PENTAX FA 645 150mm F2.8 IF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使用分享
- Dec 19 Mon 2022 14:15
Laowa GF 19mm F2.8 C&D-Dreamer直上Fujifilm GFX50SII主觀看法分享
- Dec 03 Sat 2022 13:23
Mamiya 645 APO 200mm f2.8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使用分享
- Nov 25 Fri 2022 14:37
Leica Hektor 125mm f2.5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使用分享
- Nov 09 Wed 2022 14:30
Laowa 12-24mm F5.6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使用分享
- Nov 03 Thu 2022 15:36
Mamiya 645 80mm f1.9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使用分享
- Oct 23 Sun 2022 14:57
Nikon AF 28mm f1.4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使用分享
尼康早期在MF手動對焦時代鏡頭焦段多選擇性高,不過28mm以上的廣角焦段光圈最大只有f2,直到進入AF自動對焦時代才出現Nikon AF 28mm F1.4D這種規格,相較於Canon 晚了許久,在早期Nikon ai系列在廣角端的選擇性不比Canon fd系列少甚至更多,但唯獨獨在大光圈的部分追不上,例如:Canon fd 24mm f1.4L和Canon fd 14mm f2.8L在當時可說是極為先進的設計,而Nikon ai系列當時相對應的規格則只有Nikon AI 24mm f2和Nikon AI 15mm f3.5,直到AF自動對焦時代才出現Nikon AF 28mm F1.4D和Nikon AF 14mm F2.8D,可以說有些慢,但這支鏡頭出現在當時引起尼康迷的追捧,和Nikon noct 58mm f1.2以及Nikon AF 20-35mm f2.8為唯三有裝配手工研磨非球面鏡片,其效果到現在仍有許多人喜愛,甚至在器材圈裡有兩個特別的稱號分別叫碧玉刀和百變妖。碧玉刀的刀指的就是焦內鋒利如刀解析高,碧玉指的似碧玉綠色的鍍膜有如翠玉般色澤溫潤通透,百變妖指同時採取了兩組 CRC 近距離拍攝矯正,在手動精細研磨非球面鏡片手工裝配調校時會有一定的人工誤差,造成許多人使用過多支百變妖,察覺出其不同的效果,換言之就是鏡因為手工研磨和手工裝配以至於每支鏡頭的色彩層次不大一樣,由此不少攝影同好宣稱每支 Nikon 28mm F1.4D 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獲得百變妖的名頭。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