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不絕的梅雨季節下了近十天終於在幾乎灌飽臺灣各個水庫結束了,接下來開始了夏日典型的爆熱高溫形態的天氣,而從五月份開始的新冠肺炎三級警戒在一個多月之後似乎也慢慢的舒緩了,好像有望解封降至二級警戒如同梅雨季節似的,雖然帶來不便但只是暫時的過後就會出現藍天白雲,傍晚是大部份人們下班的時間,因此城市的交通通常十分擠塞,人來人往汽車機車輕軌來回忙碌穿梭,在老舊和新創溶合共生的鹽埕街頭,許多人趕著下班、趕著生活、趕著工作,在時間催促之下,或快或慢的行進在日落照耀的鹽埕街頭。
傍晚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爲bàng wǎn,與黃昏同義。指日落左右的時間,即日光至晚上的過渡時刻。月見草屬的植物會在這個時刻開花。日落、夕陽是每日太陽因為地球自轉的結果而消失在地平線下的現象。因為日落而創造出的大氣層狀況是許多人喜愛的美麗風景,發生在太陽消失在地平線之前和之後與日沒有關是一天長日將盡之時。在太陽的光邊緣慢慢消逝在西方地平線下時。傍晚光線在空氣層中的折射,讓下沉散的夕陽光之路線在接近地平線的日沒之前,用最後的餘光照亮每一個角落直到最後一刻,但越來越低的光芒只能短暫停留街道巷弄的人事物上,但沾染上日沒的黃金光芒仿佛開峰的神兵利器耀眼而光彩奪目,在暗夜佔領天空平地之前盡力的散發最後一點光。
休假的傍晚看見美麗閃耀的日落陽光正是拍照的好時間,原本要準備去西子灣或旗津拍夕陽餘輝,在經過鹽埕街頭時日落消逝前的陽光照射下,有如魔術般的讓平凡鹽埕街頭人事物呈現出夢幻的黃金色彩,看到這樣的情景便放棄去西子灣或旗津拍夕陽,開始追著光、追著影、追著光影溶合顏色的巧遇,使用著徠卡Noctilux 50mm f1.2 ASPH加上Leica M240一機一鏡的單純組合,在f1.2和f2.8的光圈開合之下映畫在數位的感光COMS上,用科技的轉換加上些許的懷舊感觸於傍晚鹽埕街頭記錄著,騎著三輪車的老翁、載著紙箱回收的阿桑、傳統手工製做的蒸籠、在地高邑福德正神廟、等紅綠燈的全家福、騎腳踏車的正妹以及菜市埸、工廠、五金行,傳統的形形色色在傍晚陽光渲染之下,變得趣味、特別、有人性。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240、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4000光圈f1.2王f2.8感光度2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無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