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縣俗稱「台灣尾」位於臺灣西南部最南端,很多人印象中最有名的觀光景點只有墾丁或是潮州,但近幾年來到屏東遊玩不只是只有墾丁潮州,也不是直接繞過屏東市中心到其它地方,現在屏東的市中心多了許多好逛的地方景點,像是屏東圖書總館、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縣民公園、職人町...等等都是最近幾年出現的主題式景點,不過其中最早開發最有名的當數是屏東勝利星村,將原本破舊眷村的街道、公設、房屋重新規劃維修設計並加入創意,引進餐廰、咖啡店、手工藝品店、冰店...等等各式廠商,形成現在屏東縣市區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並串聯火車站和附近的景點形成帶狀遊玩通道,除此之外更向四週開始擴散發展形成一個在地的文化聚落吸引更多人加入,讓文青創新繼續刷新原有的歷史風貌。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不知從什麼時候,在台灣從台灣頭到台灣尾都開始朝文化創意的方式推動在地觀光特色,其中台灣尾的屏東在市區的屏東勝利星村旁的遺構公園,就是用文創包裝歷史,使是原本的一部分眷村以不完全整修的方式,保留一部分結構規劃成公眾特色觀光地點,並2021年12月開始動工,由建築師、文資專家、藝術家、結構技師等跨領域專業者,將難以完整修復的老建物解構、就地取材利用原始地貌,並透過裝置藝術粧點,使原本的斷垣殘壁搖身一變成藝術地景,搭配夜間光環境,早晚皆有其美感。於2022年7月初開幕,其保留無法修復的日式歷史建築,再結合藝術裝置與夜間光環境,除為整個勝利星村園區增添亮點,也賦予斷垣殘壁新生命。一度和勝利星村形成創意疊加相乘的效果吸引更多人前往,並且在一旁的得勝新村、崇仁新村空翔區,屏東縣政府便又以「遺構公園」為概念,讓廢墟化身為城市新景點。於2023年6日初開幕將難以完整修復的老建物解構、就地取材,並透過裝置藝術,使原本的斷垣殘壁搖身一變成藝術地景。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L1000239.jpg

L1000240.jpg

L1000241.jpg

L1000246.jpg

L1000248.jpg

L1000250.jpg

L1000258.jpg

L1000260.jpg

L1000264.jpg

L1000266.jpg

L1000268.jpg

L1000270.jpg

L1000272.jpg

L1000276.jpg

L1000277.jpg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保留眷村老屋的遺留結構,不管在白天晚上都讓人得以想像過往居民在此生活的畫面,從斑剝的牆壁、殘缺的瓷磚、透空的屋頂、寄生的大樹,很有味道很有歷史感。在園區處處可見一些設計與陳列和燈光的巧思有著一種類迷宮的味道,可以說對廢墟迷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而且又安全。除了保留了歷史紋理情感並置入藝術新意文化巧思,並在夜間燈光環境營造之下,更顯斑駁懷舊的時代美感,也為整個勝利星村園區增添亮點。勝利星村為多樣貌的文創品牌齊聚的文創基地,以此串連週邊遺構公園,成為南台灣文化觀光的熱門景點之一,未來將成為表演藝術者創作發表的場域,創造屬於屏東的藝文日常。解構老建築樣貌結合現代藝術裝置的遺構公園,不僅保留歷史紋理,透過光影變幻交錯與設計美學,化身為令人驚豔的藝術地景,日夜有不同fu,邀請了知名創作人方文山、光陰製造所及李昕,屏東在地3位年輕藝術家王昱奇、拉夫拉斯‧馬帝靈、鄭雋等人,就地取材運用眷村舊有材料再造新藝術情境,讓原本的斷垣殘壁華麗轉身,重新賦予新生命。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攝影探訪

L1000206.jpg

L1000207.jpg

L1000208.jpg

L1000209.jpg

L1000212.jpg

L1000214.jpg

L1000221.jpg

L1000222.jpg

L1000223.jpg

L1000228.jpg

L1000229.jpg

L1000230.jpg

L1000232.jpg

L1000233.jpg

L1000234.jpg

L1000236.jpg

       這次會來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是因為看到網路社群介紹才知道,之前分別去過屏東勝利星村和屏東遺構公園,這次的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是第一次來,在看了網路資料因為晚上才拍得出感覺,所以便決定以大光圈廣角鏡為主,帶Ttartisan 11mm f2.8、Lomography Atoll 17mm 2.8、Summilux 21mm f1.4、Voigtlander vm 50mm f1.0、Leica M10R,一機四鏡,主力放在11mm f2.8、 Atoll 17mm 2.8這兩支,因為是以歷史情懷為重點的主題式空間,所以想以超廣角鏡頭和魚眼鏡頭的方式去表現出屏東遺構公園空翔區的感覺,所以最後21mm f1.4和50mm f1.0也根本没用到可以說是帶心安的,最先先用Atoll 17mm 2.8先拍先抓一些空間感覺以平視、腑視、仰角去拍攝突顯主題裝置藝術的埸域感,拍完一個位置之後換成11mm f2.8利用超廣的180度靠近和腑視仰角去拍攝,製造出弯曲變形的光影空間,並且配合原有的结構加上藝術造景和燈光形成現實又虛幻的異想世界,最後再換成17mm f2.8拍攝用。技術資料: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30至1/4000光圈全開,感光度16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arrow
arrow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