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早期為台灣的第二直轄市雖是工業化城市,但在幾十年前就非常繁榮人口眾多,而人多基本的生活需求多,早期根本没什麼全聯或家樂福的超市量販店,所以傳統市埸就很重要了,高雄有許多菜市埸大部分都有幾十年的歷史,而這個三民公有第二市埸也是位於建工路上,從外面只能看到招牌需走進去來能看到,另外還有一個在地人的舊稱"灣仔內市場",灣仔內是位於台灣高雄市三民區的一個地名,泛指現今明誠路以南、寶珠溝與覺民路以北的三民區境內。地名源於當地西、南、北三面被河流包圍,分別為愛河、寶珠溝、愛河K幹線,其主要聚落位於現今民族路、建工路、大順路所夾之三角地帶。而三民公有第二市埸是一間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市場,但隨著時代變遷和超市量販店越來越多也逐漸的落寞不見往日熱鬧情景,但市埸内還有幾間傳統好味道美食,可以說是在地的人氣招牌,是一個十分傳統販售果菜、肉品、海鮮、雜貨、零食的傳統老菜市場。
三民公有第二市埸(鼎山灣仔內市埸),是無意中經過看到市埸閃亮亮的金字招牌,好奇進去看了一下發現是一個傳統的老菜市場,而且整體看起來也十分有規模,也被我列入拍攝口袋名單,想之後專程找時間來拍,回去Google資料發現這是一個六十年的老菜市場之外,在日治時期在這裡甚至曾有競馬場,在現今鼎金國中與立志中學的附近。於日治時期為鳳山廳赤山里所轄,後改為臺南廳鳳山支廳赤山區所轄;1920年實行街庄制度,為高雄州鳥松庄所轄;1940年高雄市擴張版圖,灣子內被併入;戰後劃為高雄市三民區的一部份。因為上次拍攝鳳農市埸用的是Leica M10R、M9P和M系列鏡頭,想說這次換個口味帶中片幅來拍看看,所以準備FUJIFILM GFX50SII和Canon FD 85mm f1.2、Nikon noct 58mm f1.2二支我常帶的標準鏡頭之外,另外考慮到市埸內部昏暗的環境條件,也帶了Nikon AF 28mm f1.4廣角鏡來拍攝一些較埸景式的畫面。
傳統市場跟全聯或家樂福的超市量販店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濃濃的人情味和沙咪輸的半買半相送以及婆婆媽婆聊天談是非,雖然這裡整體的規劃動線和環境清潔無法跟超市和大賣場相比,不過婆婆媽婆聊天談是非一直没有停正過,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消費者對市場的衛生整潔的意識逐漸重視,傳統市場也開始進步,現在的傳統市場跟小時候逛的菜市場已經有些大相同了,以幾十年前的水準來看這裡算是有規劃的很好,基本的攤位、招牌、照明、動線都很OK,但經不起歷史的沖刷仍然逐漸老化,雖然這個市埸是傳統型的社區型市場,在這裡長久營經沒有三兩三是没辦法的,除了入口處的攤商是許多人推薦的美食小吃美食,裡面各種商品東西新鮮,當然除了採買之外也十分適合拍照,從整個格子式的整齊規劃、一格一格的果菜、海鮮、肉品攤位,有這自己的特色和堅持,加上時間的舊化加味,成為了一座歲月的歷史埸域。
這一次準備FUJIFILM GFX50SII和Canon FD 85mm f1.2、Nikon noct 58mm f1.2以及了Nikon AF 28mm f1.4,一機三鏡來拍攝,一開始先從入口以85mm f1.2先拍攝並且邊走邊看,用壓縮大光圈拍攝一些比較特寫的感覺和局部的畫面,最重要是先適應一下現埸的環境找出特色重點,因為一個市埸不可能一開始全部逛的很仔細,之後開始繞圈圈式逛再轉用58mm f1.2,一樣用壓縮大光圈但寬廣一點的角度拍攝一些局部的畫面還有些埸景以及陳設細節,最後才換上了28mm f1.4將全部的市埸逛了一次將整個走道、攤商、環境做一次性的全郭記錄拍攝,這個地方其實最吸引我的除了陳舊走道攤商招牌陳設的細節之外,混合性的三重光源(日光燈、陽光、鎢絲燈)更讓現埸成為了像電影般的經典氛圍十分到味,比起之前的鳳農市埸反而小巧細緻而且變化極大,加上現埸的長輩詢問或聊天,無形中發現了許多鼎山灣仔內市埸的歷史,原本這裡要改建但因為没有適合的遷移埸地而作罷,讓我想起之前鼓山的搭帆布的大菜市埸,就是因為改建而遷移最後就留在原地了,所以每一個市埸就是一段歷史,當你深入了解之後就知道這裡的故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