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聖母俗稱媽祖,可以說是全臺灣最多信仰的神衹,也是臺灣的第一女神。是於中國台灣亞洲地區於東南沿海的以及台灣、琉球、日本及新加坡等東海和南海周邊地區的著名海神信仰。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莆田湄洲島傳播,歷經上千年的時間對整個亞洲的海洋文化及南海地區有著非常重大影響,稱為媽祖文化。而台灣俗諺「三月瘋媽祖」媽祖遶境更是台灣傳統宗教信仰的一大盛事,媽祖遶境進香行程和天主教徒梵諦岡聖誕彌撒以及回教徒麥加朝聖,被Discovery探索頻道併列世界三大宗教盛事,可視為台灣的對媽祖獻上最敬高敬意的活動。在全台各地的媽祖廟於農曆三月迎請媽祖,感謝祂在過去及現在一直保佑台灣人,也希望在未來繼續護佑台灣的子民。而且在台灣媽祖廟的數量密度可能是全世界之冠,共有大大小小1047間廟宇以媽祖為主祀神靈散佈各地,而其中最多的縣市是高雄總共擁有175間媽祖廟,其次是台南141間第三則為媽祖信仰最盛行的台中110間,可以媽祖在台灣人的心中的地位幾乎無神可敵。
高雄獅甲慈明宮:歷史沿革
這次來參訪拍攝高雄獅甲慈明宮,是看到網友分享才知道有這間媽祖廟,其實高雄媽祖廟居台灣之冠,大大小小共有175間媽祖廟,可以說是十分密集,而我也常去媽祖廟拜拜拍攝,不過我比較偏好有歷史的媽祖廟,因為時間會有一種歷史的光輝,高雄獅甲慈明宮可以說是這樣的媽祖廟,慈明宮奉祀主神正二聖母。來自明清年代在福建省莆田縣興化府人氏,恭請大聖母隨船渡來臺。登陸於嘉義縣東石郡笨港口,於此地始建廟笨港港口宮,經三百餘年之久,於民國47年由鄉親鄭帶先生恭請現本宮奉祀之正二聖母駕臨高雄南部地區護庇眾弟子,至民國52年農曆十月間鄉親共同於高雄市鹽埕區建國四路94號黃天保先生家宅設立「奉順堂」。於民國55年農曆二月間堂務委員籌選聖地建宮為天明宮在高雄市鹽埕區江西里必信街130號。經數年後於民國65年歲次,興建廟宇獅甲慈明宮是年中秋破土興建更名為「慈明宮」恭迎聖母遷宮入火安疆鎮座聖母殿。於71年歲次壬戌年十月間破土興建後殿,至73年歲次甲子潤十月十一日寅時吉旦,恭迎南海觀世音佛祖入火安疆鎮座後殿。獅甲慈明宮的前身為「奉順堂」、「天明宮」,皆在鹽埕區,遷建至現址,是在民國六十五年,前殿主祀天上聖母,包括:大聖母、開基二聖母、三聖母、四聖母、五聖母、六聖母,還有湄洲玉面聖母、金門的南門三聖母、以及梧棲聖母、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虎爺將軍。後殿的佛祖殿,主祀南海觀音佛祖、紫雲菩薩、韋陀菩薩、伽藍菩薩、福德正神、註生娘娘、月老公;左側恭奉太歲星君,最特殊的是,廟内還恭奉龍樹神。
高雄獅甲慈明宮:內外環境
獅甲慈明宮共分為前殿和後殿,前殿主祀天上聖母,包括:大聖母、開基二聖母、三聖母、四聖母、五聖母、六聖母,還有湄洲玉面聖母、金門的南門三聖母、以及梧棲聖母、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虎爺將軍。後殿的佛祖殿,主祀南海觀音佛祖、紫雲菩薩、韋陀菩薩、伽藍菩薩、福德正神、註生娘娘、月老公;左側恭奉太歲星君。慈明宮廟庭掛滿信眾祈福紅色燈籠光明燈,位於前鎮區廣西路舆修文街口,就看見獅甲慈明宮的廟庭,掛滿信眾祈福的光明燈、學士燈、平安發財燈,十分醒目。慈明宮看起來不大但很有歷史感,其實獅甲慈明宮的整體看起來似乎和一般寺廟差不多,但是仔細其實和一些比較現代的寺廟不同,最明顯就是神龕、藻井、鐘鼓、用具....等等,都被多年的煙火薰到暗黑,顯示出悠久的歷史和不斷的香火,形成的歲月的質感非常有歷史感,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獅甲慈明宮在前二個禮拜的星期六,有平安遶境活動,彰顯天上聖母保境安民的聖德。而且獅甲慈明宮每周一晚上問事外,並發放愛心餐卷給弱勢孩童,舉辦愛心捐血活動,幫助弱勢學生家庭申請急難救助金或獎學金,是少數我看熱心公益的寺廟。
高雄獅甲慈明宮:拍攝資料
這次帶了Minolta MC 58mm F 1.2、Minolta MC 85mm F 1.7、Nikon PC 28mm f3.5來轉接中片幅FUJIFILM GFX50SII使用,一機三鏡組合來拍攝獅甲慈明宮,Minolta MC 85mm F 1.7是用來拍局部特寫畫面,Minolta MC 58mm F 1.2則是專門來拍攝一些中距離和細部的效果,Nikon PC 28mm f3.5則是用來拍攝整體的大埸景空間感,再用58mm F 1.2一邊逛一邊拍攝,再來用28mm f3.5拍攝大埸景和外觀,到最後才換上85mm F 1.7拍攝局部特寫畫面,因為58mm和85mm是老鏡又大光圈加上58mm有0.6米的最近對焦距離,讓我可以可近拍攝一些特寫細節,加上深具歷史感的現場,營造出深邃的景深感和十足的經典質感。拍攝資料: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250,58mm f1.2光圈f1.2、85mm F 1.7光圈f1.7、28mm f3.5光圈f3.5至f5.6,感光度100度至1600度,拍攝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