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3年11月Sony推出全世界第一臺135mm的全片幅無反相機Sony A7(2400萬畫素)和Sony A7R(3600萬畫素),以相對單眼相機便宜的價格和輕巧的結構機身以及超短的法蘭距,一時席捲整個攝影器材市場也很快得列許多攝影同好朋友和轉接黨的芳心,因為之前轉接像Leica、Zeiss、ACDK電影鏡、各家老鏡頭,都是在APSC片幅乘於1.5倍的焦段限制或是M43乘於2倍的焦段限制,無法讓焦段完全解放是許多喜歡玩轉接攝影同好朋友的遺憾,而Sony A7系列的到來雖然初期有些紅移和邊角衰退的問題,但強大的電腦軟體修圖功能和Sony A72和Sony A7R2的出現一直到Sony A7R3、SonyA1、A7R4這些情形也逐漸不是問題,反而大家開始注意到顏色層次風格的問題,也就是Leica m 鏡的德味,是最近一些同好朋友私下常問我的問題,我在這篇文章把這個問題分成三個項目來簡單分析,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Leica m 鏡頭 轉接 Sony A7R2色調層次風格分享:相機設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拍攝前相機設定是非常重要相當同於底片時代用什麼濾鏡和底片一樣,會直接影響的最後出現的感覺,但在數位時代則是以相機設定設定時最為關鍵,尤其是拍JEPG檔時更是明顯而拍RAW檔影響就小多了,另外還有風格檔的套用也非常重要雖然我個人不用因為使用風格檔只是方便但會容易簡化攝影者思考畫面的可能選擇最方便的方式去完成,而我在相機設定時會儘量以原廠標準設定或鮮豔色調為主這樣在使用可以能最大區別後製調色的差異,我會先用Adobe 數位負片轉換器 , 先將SONY ARW RAW 用轉換成DNG 格式再在CS6 上作處理,因為我都拍RAW檔偶爾有時候會用RAW檔+JEPG檔,在設定相機參數大部分是銳利細節和鮮豔色調二種居多,用中央重點式測光,然後幾乎都使用A光圈模式控制景深感再加上曝光補償去修正,除非一些極亮極暗的人事物或拍攝環境會可能誤導測光我會用純手動M模式拍攝。
Leica m 鏡頭 轉接 Sony A7R2色調層次風格分享:顏色層次
其實許多攝影同好朋友和轉接黨不論用Leica m 鏡或Zeiss、ACDK電影鏡、各家老鏡頭,除了焦段倍率限制和紅移和邊角衰退的問題之外,最先考慮到的就是顏色層次的表現,在底片時代顏色層次在不另加濾鏡的情形之下,最能影響的是鏡頭、光線、底片三個要素都會明顯左右最終出來的作品,而在數位時代最能影響的則是鏡頭、光線、相機(設定)、調色四個要素,前一段提到相機設定的問題這裡就不重復,Leica m 鏡頭我覺得大分類為二種就是老鏡和新鏡,而粗略的區別個人是以有ASPH和沒有ASPH去分別,應該說有ASPH的新鏡比較銳利清晰層次分明,相對沒有ASPH的老鏡就比較油潤溫厚層次綿密,沒有好壞只有喜不喜歡,而目前我調色大概都只有銳化、飽和度、明暗、對比以及色溫其中明暗、銳化、飽和度最常用對比以及色溫不常用,而我不是用大家常用的light room而是Adobe Photoshop CS6。
Leica m 鏡頭 轉接 Sony A7R2色調層次風格分享:光線方向
拍照一定要有光線雖然是廢話,但選擇光線方向和色溫在最後的畫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因為色溫雖然可以後製調整或相機設定不過雙色溫無法後製製造出來,光線方向和光質也無法在後製調整或相機設定上做到,因為個人主觀認為所謂的Leica味、德味的階調層次,固然有優秀Leica鏡的加持,但對光線方向和光質色溫無法作適當的搭配引導結合,再好的相機鏡頭也拍不也有感情的畫面,當然我自己常找早上或傍晚光線斜射的時間去拍攝,此時光線會因為斜射的角度而呈現出戲劇性的光質和形狀拍攝容易有感覺,不過有時我也會近中午拍攝一些建築和風景取一些逆光的角度和星芒的感覺可以大大提升立體感,另外像室內(寺廟、菜市場)或晚上微光多重色溫的層次混搭更是容易製造風格強烈的照片,除非現場光線不足太暗不然我都會習慣在曝光補償去修正減少個半格或一格曝光增加亮部的層次在用軟體加強暗部的層次,讓畫面更有層次立體感。
Leica m 鏡頭 轉接 Sony A7R2色調層次風格分享:主觀看法
前面三段屁了一些文字其實是要表達,用Sony A7R2要拍出Leica M240或SL2的色調層次風格老實說只能類似除非改薄濾鏡可能會比較接近徠卡的色調層次風格,我個人主觀的看法好的作品是拍攝出來的不是修出來的,如果按下快門只要不到一秒鐘,但後製確花一小時去合成、修片、調色我覺得這不是攝影藝術而是後製藝術,好的攝影作品鏡頭、光線、相機(設定)、調色都只是配合自己的客觀因素,如何調配創作是你的主觀看法,而不是追求徠卡的色調層次風格照片就會有是好作品,或許是以前從底片時代自己拍照、洗底片、洗照片,加上看到一些攝影大師像Ansel Easton Adams和Henri Cartier-Bresson單純而強大的作品在那些沒有數位相機和電腦軟體的時代,歷經數十年依然如此的吸引目光震撼人心影響後世意義深遠,反觀現代的攝影者依賴數位相機和電腦軟體的強大功能所製造出來的作品,雖然好看的空洞乏味缺少中心思想,所以我覺得數位相機和電腦軟體是有由人去控制調配,而不是由它們去限制攝影者的思考、創意和內心。好的作品是透過觀察搭配技術結合自身的藝術涵養創作出來的大家說是嗎?
Leica SL2 VS M240 VS SONY A7R2三機PK不專業測試看這裡
Leica SL2 VS Sony A7R2轉接Leica M鏡優缺點主觀分享看這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