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早期被為福爾摩沙,福爾摩沙一詞音譯自拉丁文的Formosa為「美麗」之意,傳說16世紀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臺灣,便說出:Ilha formosa!美麗之島因而得名。台灣歷經過荷蘭統治、西班牙統治、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從最早的荷蘭統治一直到現在民國時代,在台灣各地都有一些早期殖民異國元素的建築,讓台灣的文化建築添加不同的美麗。位在高雄湖內的街道中隱藏著一棟優雅典麗的哥德式建築物,座落在高雄縣湖內鄉和平路上,為一間具有百年歷史的長老教會,經歷過四次的改建而成現在面貌,哥德式建築風格、飛扶壁玻璃花窗、高聳磚紅鐘塔、新古典式建築建築群。營造出哥德復興式建築和古典浪漫主義的感覺,不用出國就像在國外的風景深深感受到。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在高雄提到深具異國風情的特色教堂,大部分都會提到玫瑰教堂、旗山教堂。鳳山教堂這三個大家比較有印象的知名教堂,而湖內海埔基督長老教會是在高雄少被提起的美麗教堂,它位於高雄市湖內鄉和平路上不注意很容易就錯過,因為教堂正門離馬路有二三十公尺左右,是一座磚紅色的哥德式建築很經典風格的教堂,不同於其他都是以灰白藍為基調的教堂,湖內教堂建築本身歷史不久,但現在的海埔基督長老教會卻有百年的歷史而現今的教堂建築是經歷過四次的改建而成現在面貌,可以說是湖內鄉當地的美麗地標。最早幾年之前因為公事曾經來過一次,這次則是拍完蕃茄會社的鳳凰樹之後心想還有時間順道來看看,因為天氣超好所以天很藍加上正午的太陽十分的銳利,形成了多處逆光的效果,還有因為多楝建築物本身比較靠近,拍攝起來更有整體建築群的感覺很氣勢。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教會

這次用了voigtlander vm 10mm f5.6、Leica Tri-Elmar-M 16-18-21mm f4 ASPH、Tri-Elmar-M 28-35-50mm f4 ASPH這三支鏡頭,因為海埔基督長老教會教堂本身正面較臨近民宅所以用 vm 10mm f5.6先拍照正面整體的大全景有高聳磚紅鐘塔和三角的教堂正門,往內走整體教堂和工作大樓的建築群用仰角拍攝非常有壯觀,加上太陽逆光的米字光芒更添加了戲劇感,之後使用16-18-21mm f4拍攝教堂後面和側面的建築角度表現更多的風貌,最後使用28-35-50mm f4拍攝局部的十字架、門窗、時鐘呈現更多的細節。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SL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4000,光圈F5.6至F11感光度100度至4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無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arrow
arrow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