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觸攝影時入手徠卡是先從一機一鏡入門(Leica M6+50mm f2),中間判逃去玩Nikon FM2、F3、F5、D3、D200之後又玩Canon 5D2、5D3、5D4、1DX、Sony A72、A7S2還有中片幅的Hasselblad 500cm、903swc、PENTAX 645甚至4X5的大型相機也試過了,到最後又回到了Leica的懷抱也從開始一機一鏡拍起(Leica M8+Noctilux f1.0),拍了一些時間便增加了一些鏡頭像21mm f1.4、24mm f1.4、75mm f1.4、18mm f3.8....等等,到現在入手50mm f0.95、75mm f1.25、90mm f2、16-18-21mm f4和voigtlander 10mm、12mm f5.6、15mm f4.5,讓自己對於拍攝時的換鏡頭思考創作運用有了一些想法,籍由文字將一些主觀看法表達出來。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從走入攝影就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所以古人說玩物喪志不是沒原因,玩徠卡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以說是不歸路的死胡同只能一條路走到底,除非荷包破洞不然一機一鏡根本是不可能。想要和需要是二回事,只有買錯沒有買貴,都是徠卡的至理名相信同好朋友許多人都知道,而對於個人來說入手多支鏡頭除了是收藏欣賞Leica的造鏡工藝之外也讓實際拍攝時更方便有更多手法可以去創作表現出心中的想法,也是轉換心境思考的方式更重要是可以對攝影主題有新的看法增加拍攝經驗,一般來說許多徠卡同好都喜歡用35mm、50mm這種接近人類視角的小廣角標準鏡頭,一是比較習慣類似眼睛的視覺感受、二是輕便好上手、三是可以專注在主題上的拍攝,個人以為這樣的攝影觀點沒有什麼問題,甚至以現在的時空看來也是很OK的沒有什麼不對,但這裏無意批評不過是提出另一種拍攝時的換鏡頭思考運用,就是思考運用除了35mm、50mm小廣角標準鏡頭來拍攝以外的想法,甚至推薦運用一機二鏡、一機三鏡搭配創作更多不同的視角增進自己的攝影視野。
前面提到一般來說許多徠卡同好都喜歡用35mm、50mm這種接近人類視角的小廣角標準鏡頭,原因大概有三種一是比較習慣類似眼睛的視覺感受、二是輕便好上手好帶不佔空間、三是可以專注在主題上的拍攝不用一直換鏡頭,但個人認為也是因為如此就減少償試其它焦段的和展現出另一種視覺的創作可能,讓表現攝影主題上的手法沒有機會更多元,許多同好朋友可能是受到一些攝影大師的影響或是本身就沒試試看甚是可惜,其實使用其它焦段的鏡頭可以不止改變對攝影主題的角度更可以多方面產生攝影人事物的看法觀點和思考角度,進而表現在畫面上吸引看的人,一般在使用新的焦段鏡頭,許多人一開始都會無法猜測使用效果只能先想像(有時候也因為如此而抗拒償試),使用了新鏡頭之後就會有概念知道其效果和特性進而熟練使用,最後在可以未換上新的焦段鏡頭看到攝影主題便可以先行想像拍攝的感覺,可以強化對攝影主題的認知和表現的方式,而不是單純只使用35mm、50mm鏡頭透過瞬間抓拍或觀察光影形狀來創作表現出自己的想法,手法上略嫌單一但這並不是說這樣單純只使用35mm、50mm鏡頭透過瞬間抓拍或觀察光影形狀來拍照不好,而是長此以望失去另一種創作的可能實在可惜,例如使用24mm、21mm、18mm等廣角鏡頭可以容納更多的細節表現出攝影主題和環境的相互關係,使用75mm、90mm、135mm望遠鏡頭可以不用太貼近攝影主題,用保持距離的方式補捉更自然的表情肢體並且製造淺景深突顯主題,遇用魚眼、10mm、12mm、15mm魚眼&超廣角鏡頭,可以利用超寬廣或變形的視角來表現強化攝影主題的形態或效果進而吸引大家的注意認同感動。
最後個人認為因為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除了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的攝影手法外,更可以活化思考想法呈現不同的藝術創作,這也是為什麼我常常會一機二鏡、一機三鏡搭配甚至二機三鏡、二機四鏡出鬥因為我不知道會拍到什麼角度或是有什麼限制,所以儘可能的準備好等待攝影主題的出現或去找攝影主題,並且利用不同的焦段鏡頭可以讓攝影者從單純拍一張照片一個角度表現一種情況的記錄,變成用連續畫面多種風格來傳達一個故事創作,當然不是說只用35mm、50mm鏡頭拍不出好照片,或用多種焦距的鏡頭就可以說好一個故事,最主要是看攝影者的想法這裡要說的是透過使用不同的焦距鏡頭,可以增加創作的手法和對攝影主題的思考進而發展出更多元的觀點,提供給觀眾不一樣的攝影主題呈現和風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