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這是一台不錯的專拍黑白的數位相機,擁有豐富的黑白灰階層次,很適合喜愛黑白影像的同好朋友,雖然它只有2400萬畫數但它在感光度320時像Kodak Technical Pan 25,在感光度25000時像TMAX 3200 Push,但你不需要手捲底片沖洗控制溫度,更不用在暗暗的房間沖洗照片,而且也不用買貴鬆鬆的底片不必用Leica M3、M4、M5、M6、M7、MP就可以輕鬆的拍攝黑白畫面,滿足所有對於黑白想像,不管是決定的瞬間或是區域曝光法由您輕鬆決定,也只有徠卡才會出專拍黑白的數位相機,獨享著一種尊榮的質感。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Monochrom是單色的意思但個人覺得黑白攝影不能稱作單色攝影,因為從極白到純黑中間蘊含無盡的灰色地帶,是充滿變幻無窮的灰色層次連接黑與白讓畫面會說話產生故事,在淺一點的色調展現就是淡泊寧靜的感覺,深一些就成了厚重純淨的質感,在其中產生極細微的心理反應讓所有的眼神充滿詩意的浪漫。Leica M Monochrom Typ246是CMOS傳感器2400萬像素,因為是單色傳感器沒有彩色濾鏡,所以對光線的非常敏感,在曝光過度或曝光不足三格都可藉由軟體拉回不錯的層次細節,極寬的黑灰白層次在電腦螢幕上藉由軟體彈指之間任意為之將黑灰白層次完美的排列組合,尤其在反差大的攝影主題更是能表現出其記錄細節的強大能力。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這次使用M-Monochrom M246拍攝橋頭糖廠,一開始就決定只拍台灣糖業博物館,也就是製糖工廠內部有許多機械、管路、開關、工具、機器、構建出一個時代的歷史因為糖廠很大所以就使用超廣角鏡頭福倫達voigtlander vm 10mm f5.6,用誇張的視角來表現出整體的歷史感,整個糖廠首先映入眼前是四個超大型的儲存槽,架放在高高的工廠上映著鐵構的廠房和曲折的樓梯形成了一股重重的沈重歲月,上面的數字顯示錶指針固定不動停留了在過去,但管線上的斑駁見證了過去,控制室燈光依舊亮著取代著流動的時間,彷彿靜止一般像是牆上大大的精神標語對應著巨大沈重的工業機械,附在上面的油澤污垢
好似用盡了所有氣力無法再動的留在原地。各式的開關生銹被侵蝕仍然訴說著它們的曾經。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246、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125秒光圈f5.6至f11感光度2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無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使用鏡頭:福倫達voigtlander vm 10mm f5.6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pg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L1003994.jpg

L1003995.jpg

L1004000.jpg

L1004001.jpg

L1004009.jpg

L1004012.jpg

L1004014.jpg

L1004015.jpg

L1004018.jpg

L1004019.jpg

L1004020.jpg

L1004021.jpg

L1004023.jpg


臺糖高雄廠,又稱橋頭糖廠、橋仔頭糖廠,舊稱橋仔頭製糖所,為台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廠。原隸屬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現為高雄市定第三級古蹟。製糖工廠由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倡議,並由三井財團等業者籌備,推舉鈴木藤三郎為社長,1900年(明治33年)底勘察、擇址[1]。歷經初建(1901〜1904)、擴建(1905〜1911)、完備(1911〜1945)等三個階段。第一工場成立於1902年,為臺灣,每日壓搾甘蔗量1000公噸;第二工場成立於1908年,每日壓搾甘蔗量1000公噸。第一、二工場於1958年合併。橋頭糖廠與小港糖廠於1966年7月1日合併,更名為高雄總廠。高雄總廠於1975年更名為高雄糖廠。高雄糖廠製糖工場於1999年2月8日停止製糖,改制為高雄廠[2]。2006年台糖公司將工廠區及辦公區規劃為糖業博物館。台灣糖業博物館由台灣糖業公司高雄區處經營管理,高雄區處轄區包括原旗山糖廠、高雄營運處等區域。 現時橋仔頭糖廠分為兩個廠區,一為原製糖工廠行政區,現已整建為台灣糖業博物館,另一部份為冰品休憩區與藝術創作區。

L1004024.jpg

L1004026.jpg

L1004027.jpg

L1004028.jpg

L1004033.jpg

L1004034.jpg

L1004037.jpg

L1004038.jpg

 

L1004040.jpg

L1004041.jpg

L1004044.jpg

L1004046.jpg

L1004049.jpg

L1004050.jpg

L1004056.jpg

L1004057.jpg

L1004060.jpg

L1004061.jpg

L1004064.jpg

L1004065.jpg

L1004066.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sir 的頭像
    wangsir

    wangsir的部落格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