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分享台中的輕旅行第一個景點是勤美術館,第二個景點是漫畫博物館,兩者都很美也都很有個性特色,也相對的大家熟知而且熱鬧,遊客旅人川流不息嘻笑聲不絕於耳,算是大部分人喜歡的知名流行景點或是打卡聖地。而第三個景點菩薩寺則完全不同於前兩個台中特色景點,但確是我最喜歡的景點,喜歡它的静、喜歡它的美、喜歡它的清,一般人的印象中的宗教寺廟常常是宮殿式的琉璃屋頂、雕梁畫棟的樑柱、彩繪飛金的門窗以及香爐..等等傳統的寺廟裝飾,而這次來的這家佛寺光是外觀的設計就已經超出一般人對寺廟的認知,可以說是一座大大隐身在水泥都市小小隐身在馬路旁的佛寺,不在深山中不是雲霧間而是實打實的入世存於紅塵之中,這間佛寺就是位於台中大里的菩薩寺,第一次發現這裡就讓我徹底的喜歡上,當我搭計程車前往告知司機他說沒聽過,導航到達時更没有發現立於馬路上被細密樹木遮擋的菩薩寺,可見不只行事低調連外觀也是超低調,也讓第一次來的我多了一份好奇一份景仰。
台中大里菩薩寺攝影探訪:外觀環境
大里菩薩寺的外觀環境遠遠的只看到一大片綠意,靠近看到參天的大樹遮住菩薩寺露出部分的清水模結構,有些隱密有些禪意有些意外但心之嚮往,這間没有傳統寺廟的龍飛鳳舞的琉璃屋頂和雕梁畫棟的金紅樑柱菩薩寺,映入眼簾只有茂盛密集的樹林内一間清水模透天厝,庭園一顆老樹撑起了寺之禪意,提供遮蔭、呼吸、透空、風動的律動,一種不顯山不顯水心自有一片天的寛廣之意,讓人想親近靠近心靜,先看到的是一樓木質風化的大門以「謙讓」為設計概念,臨路讓出騎樓地種一株老梅樹,樹下有石牆上有流水,供過客休息沉思,門上題菩薩家猶如「返家」從容自在,一旁牆壁滿滿苔蘚順滑而下的涓涓流入水池,滴滴令人心清意爽微涼陣陣。走入門內外圍走廊旁的「照顧腳下」立牌不只叮嚀,也是佛教裡「腳踏實地,把路走好」的涵義,在小地方善意滿滿,植栽水池板凳角落石像佛尊或坐或站立,仰望一樓到三樓綠色植被和參天大樹彷佛世外桃源,穿越廊道抵達「彼岸極樂」,腳下的「求道之路」是菩薩寺建築概念。
台中大里菩薩寺攝影探訪:內在環境
菩薩寺內在環境比外觀環境更富有禪意,看似單調佛意無所不在,以不假雕琢修飾的清水模為建築語彙,堅守返璞歸真的無華質樸風格,幾乎無過多奢華裝潢擺設,室内一樓清水模牆上裝飾有菩薩寺理念的彩繪作品完全無違和感,以溫潤的木材做為人與牆的介質,内裡佛像和托缽區在大樹之下渗透陽光展現出佛光的慈善,接著鋼鐵樓梯襯著碎石是連接寺內一樓到三樓的唯一路徑,室内二樓菩薩殿端莊肅穆可靜坐參拜,古樸的菩薩雕像大片的玻璃窗,窗外老樹展露的綠意,室内三樓止語寫經處簡單靜心左側為僧人修行處,對外不開放,右側則擺放有桌椅備有心經白紙與筆,開放給訪客寫經靜心,樓梯有三個轉折處均富有涵意,一折平台鐘石像水池映像,二折菩薩殿靜坐參拜自在行、三折回望來時路止語寫經静思過,是一種求道過程漸悟的心境,每一個轉折都是一種決定,往下腑看,院內中央庭院流水天光,光影如夢似幻;池塘睡蓮魚兒,蘊含禪意佛性無限;頂上樹影斑駁綠樹成蔭,底下端坐佛陀降生悟道,拈花微笑。菩薩寺內隨意坐落著各式自在神態的菩薩,端嚴法相,譬如眾生相。
台中大里菩薩寺攝影探訪:個人看法
位於大里市區內的菩薩寺,入圍2009年「台灣建築獎」、榮獲2011年「台中市都市空間設計大賞」,建築師以清水模的簡樸、木頭的溫潤,樹蔭、光影、流水的共存共生共享,設計完成了這座當初因為空間不足無法建設一般寺廟,確轉念變成一間空間有限想像無限富有禪意的創意建築,經過十幾年的時間沖刷出時光味道與獨特的歲月感,相比常見宏徫壯觀的傳統佛寺,這是一間與眾不同打破傳統印象的佛寺,吸引人是無處不在的佛性禪意,一座大隱隱於市的寺廟,用簡潔的建築設計空間來轉換人世的雜念慾望,在繁華的市區劃出一片人間淨土,一個幽靜雅緻完全隔離出不同的清新氛圍,完全顛覆了傳統寺廟奢華亮麗煙火鼎盛的情景,菩薩寺讓每一個空間都有風和光以及佛性的存在,給聲音和微風在空間中流動圍繞的自由,可以走出室外感受天氣的陰晴變換,或走回室內感受内心的情感,連結著人與自然的愉悦對話,彼此對話、傾聽、共存,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一種人與自然、建築與環境的自在平衡,不過可惜的是許多的台中旅游的網路資料鮮少提到,可能大部人去台中不是勤美術館、歌劇院、彩虹眷村、宮原眼科、秋紅谷、漫畫博物館、百貨公司.....等等這些知名流行的知名景點,其實可以考慮菩薩寺一種不是打卡拍照的沾醬油而是一個自我沉殿的心靜所在。
台中大里菩薩寺攝影探訪:拍攝細節
這次台中大里菩薩寺攝影探訪分享,是台中之行的最後一個地點但也是我待的時間最久拍最多照片的地方,因為除了菩薩寺本身左右兩側另外有兩家展覽區和販售紀念用品的店,也是非常特別值得一逛,一樣用Nikon zf和Leica M10R二台相使用Laowa 12-24mm f5.6、Summilux 24mm f1.4、APO Summicro 35mm f2、Noctilux 50mm f0.95四支鏡頭也是好重,而分別以12-24mm f5.6和24mm f1.4針對外觀和空間來進行拍攝,24mm f1.4用來加上f1.4超大光圈表現出大里菩薩寺古樸的純綷質感,12-24mm則利用其寬廣的視角有效的表現出自然空間的細緻透視,尤其室內大樹拍攝逆光的星芒十分有感覺,呈現佛性無所不在的氣息,而35mm和50mm則是以局部空間和佛像石尊為主,其中用f0.95和f2大光圈淺景深營造出局部空間和佛像石尊的存在感,加上外觀的大樓和風鈴...等等,展現出勤菩薩寺與眾不同的自然存在,在空間中獨享一份自然自在,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1000,35mm和50mm光圈f0.95至f2,24mm和24mm光圈f1.4至f8,感光度100至8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
地址: 412台中市大里區永隆路147號
電話號碼:04 24079920
營業時間:
星期六 09:00–18:00
星期日 09:00–18:00
星期一 休息
星期二 休息
星期三 13:00–18:00
星期四 13:00–18:00
星期五 13: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