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尼康鏡頭的全名是Nikon Fisheye-NIKKOR Ais 16mm F2.8全畫面魚眼鏡頭,前一代最早的版本是16mm f3.5光圈,更新之後為16mm f2.8光圈版本,之後又推出有AF自動對焦16mm f2.8版本,最後是AF 10.5mm f2.8 DX自動對焦版本,都是小巧輕盈的魚眼鏡,也是尼康魚眼鏡頭產品中最小型的系列,其實此鏡在以前我使用底片相機拍照的時候曾經擁有過一次,常搭配Nikon FM2和F3使用,不同之後沒有再用底片就賣掉了,而這次會再入手其實是因為要搭配移軸的轉接環使用,能夠有傾斜加上魚眼鏡頭的桶裝變形效果和180度的視角,可以說是另一種不同的視覺感受,很適合自己攝影創作使用,尤其是前些日子使用了Nikon PC 28mm f2.8搭配傾斜的轉接環使用,自己非常喜歡也拍了些效果滿滿的畫面,這次用這支尼康的魚眼鏡頭搭配Kipon NIK-N/Z TILT 轉接環在Nikon ZF無反相機應該會有更强烈的風格風格,Nikon新機使用幾十年的老鏡到底會產生出何種效果呢?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Nikon Ais 16mm F2.8魚眼鏡頭轉接Nikon ZF隨拍分享:操作使用
Nikon Ais 16mm F2.8外觀輕巧紮實,依序是對焦環、金屬環、免耳、光圈環是尼康手動鏡時代的標準簡約風格,鏡頭前端上下有固定的小小扇形遮光罩,原廠的帽型金屬鏡頭蓋質感極佳紮實緊密,不過之後都是帽型塑膠鏡頭蓋,質感不佳而且容易脫落,此鏡有七片光圈葉片,光圈環一格式設計檔位清晰,對焦環柔順好轉手感一流,最近的對焦距離是0.3公分,可以很近拍攝也不會失焦,對焦行程非常的短,拍攝的彈性變化多,微凸的前組鏡片無法安裝前置濾鏡,但可以從鏡尾更換濾鏡,原本鏡尾有搭配一片UV濾鏡(L1BC)使用,另外附有灰色鏡、藍色鏡(B2)、橙色鏡(056)三片濾鏡可能更換,搭配轉接環使用在Nikon ZF上,整體的感覺十分復古而且有機械美感,使用Kipon NIK-N/Z TILT 轉接環有傾斜固定鎖和旋轉固定鎖,傾斜固定鎖放鬆之後用手移動做傾斜動作,360度旋轉固定鎖則是往上拉旋轉九十度固定,就可以以30度為一刻度來旋轉,確定位置旋轉復原後會固定不會晃動,不過兩支固定鎖都因為很小支使用上不是很方便需注意,雖然16mm F2.8加上轉接環整體變長但是小巧精緻。在上下傾斜5mm時没有問題,超過5mm則會出現扇形遮光罩但只有單邊,如果左右傾斜則兩邊都會有。
Nikon Ais 16mm F2.8魚眼鏡頭轉接Nikon ZF隨拍分享:鏡頭規格
最大光圈:f/2.8
最小光圈:f/22
鏡頭尺寸:64mm x 66mm
鏡組結構: 8枚5群。
鏡頭視角: 180°。
光圈葉片: 7片。
最近對焦距離:25公分。
鏡頭重量: 310公克。
Nikon Ais 16mm F2.8魚眼鏡頭轉接Nikon ZF隨拍分享:色調層次
魚眼鏡分為圓周魚眼及對角魚眼二種,圓周魚眼是一種四周全黑中間圓形的魚眼鏡頭,而對角魚眼鏡則是佔滿畫面没有暗角,但都變形嚴重,有人稱為是没有修正變形的超廣角鏡頭,視角大部分都是170至180°少部分是220°,好處將眼見的物體絕大多數全放入構圖範圍內,視角超寬廣景深超長,所拍出的畫面特别誇張氣勢十足,壞處是除了中心之外的位置,其它地方的垂直水平線條都扭曲到誇張的桶狀變形,表現出奇異扭曲但有氣勢的照片效果,此鏡景深長即使光圈全開,雖然是幾十年老鏡畫質也還算不錯,不過正逆光容易有光斑,將光圈縮小會在逆光或光點有14道海膽星芒,比我手上的Ttartisan 11mm f2.8漂亮多了,而F2.8最大光圈算是勉强可用的,f2.8光圈中心銳利邊角模糊,f4光圈中心銳利邊角普通,f5.6光圈中心銳利邊角普通,f8:光圈中心非常銳利邊角銳利,f11-f22光圈中心非常銳利邊角模糊,F2.8最大光圈色調偏淡,建議可以縮光圈色調層次效果比較好,縮二級至三級光圈會層次銳利些層次也比較結實,魚眼誇張的桶狀變形加上強烈的虛化在同一平面上製造出局部模糊或清晰,創造出這種獨特奇幻效果。PS.要有傾斜的局部模糊效果用F2.8最明顯,縮小光圈景深增加傾斜不明顯。
測試地點:鹽一市埸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500光圈f2.8感光度4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三鳳中街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8000光圈f2.8感光度1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新興公園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2000光圈f2.8至f5.6感光度1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跳蚤市埸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2000光圈f2.8感光度4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三鳳宮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30至1/125光圈f2.8至f8感光度16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Nikon Ais 16mm F2.8魚眼鏡頭轉接Nikon ZF隨拍分享:個人看法
其實魚眼鏡頭是我最喜歡用的拍攝鏡頭之一,自己用過十支以上的魚眼鏡頭,不過現在手上也剩下Ttartisan 11mm f2.8可以在Leica M10R和Nikon ZF上使用,雖然效果不錯,但没有傾斜效果和星芒超醜,從没有用過有傾斜效果的魚眼,好像也没有類似的產品,這樣的組合可以說是第一次想說如果再加上傾斜的效果更特別,不過在入手的過程中有點猶豫,因為是Nikon卡口所以市面上有三種選擇,一個是原廠AIS的手動對焦版本 另外一個是原廠AF的自動對焦版本(不過在Nikon ZF是無法自動對焦),最後一個是副廠的Zenitar MC 16mm F2.8 Fisheye手動對焦版本,這三者各有利弊第一個是全機械性的其實最是我最喜歡的復古情懷十足,但是品項好加上配件齊全價格不便宜,第二個品項好的很多市面上很多,而且有比較新的鍍膜再加上CRC近距離矯正在拍照上有一定的幫助,第三種副廠的我看到的價格很便宜只要4000元,但我看了很多資料發現他的解像力很差所以就不考慮了,最後還是決定手動版的魚眼鏡頭因為它的質感真的漂亮、而且自己收到這一支的話還有原廠的金屬蓋,加上但幾乎沒有使用過的外觀感覺光看起來就很爽,雖然光學表現是算普通,如果喜歡用魚眼的同好朋友可以考慮搭配Kipon NIK-N/Z TILT 轉接環使用,會有異想不到的效果。PS.新的AF鏡頭與MF版本具有相似的8 片5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