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博大精神而歷史悠久和中國文字使用的時間一樣長久。自從上古商周甲骨文發明以來是公認最早可以溯源到漢字的起源,中國書法的字體經歷了由篆書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四個發展階段,都是因應當時的朝代和社會所演化出來的一種藝術。而且每個階段都產生了質量具佳的書法家和書法作品,但可惜有許多沒有保留下來,但保留下來的這些書法家和書法作品除了名留千古外也建構了中國書法的深厚傳統基礎和歷史。在古代書法不止是傳達紀錄的媒介更已經是一門成熟的藝術創作和學問,有豐富完整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很多理論著作是書法家藝術實踐的總結,極大地影響了後人的書法學習和創作。
書法是書寫文字的方法,一種書寫的藝術。書法縱向穿透兩個層面使用與審美,橫向跨越文字兩個層面。書法除了是書法家用以創作的主要表現和作品形式,也是一種研究書寫者心理與性格的工具。各地域依其在地歷史與文化發展出自有的書法特色,而書法至今仍廣泛應用於生活與藝術文化等層面。一種賦予符號有和諧協調、富表情、靈巧孰練風格的藝術。筆跡的經歷是美學的演變,受人、時、地的技巧、物料、傳播速率所局限。在中國文字和中國書法幾千年的歷史中未被淘汰而持續進步非常難得也因為如此使得許多中華文化歷史得以保存,讓後輩子孫可以見證昔日中國文字書法的優雅經典。
印象中的手寫春聯是那種紅紅素色的紙,用優美的字體書好寫具有傳統的文字之美,和市面上傳統印好的春聯不同,現在印刷技術進步許多人都用品印好的春聯,傳統上手寫春聯愈來愈少見,高雄市三鳳中街在農曆春節前都會有書法師傅在街上為民眾手寫春聯,特別是紅包袋甚至結婚用的包禮紅包都有客製化的版本,以及民眾自創的對聯這裏面都蘊含著印刷品沒有的人情味和量身書寫的生命力。在以前印刷品不發達的時代幾手許多像告示、春聯都必用手寫,在三鳳中街看書法師傅聚精會神地寫下了各種的春聯,紙上飽滿又有精神的字體帶著一種手工的韻味,寫出了有別於印刷品的文化風格。雖然今年逛年貨大街的人群比較少但在這個小小的攤子,有許多民眾購買春聯的準備把過年的味道帶回家裡,在紅通通的紙上每一個字除了代表書法師傅的功力涵養之外更多一份喜氣,也是一種書法文化的一種無形傳承。拍攝現場只有一盞日光燈十分昏暗,但用f1.25光圈加上感光度400至800度手持拍攝還可以,最大光圈的淺景深將畫面的焦點聚集在書寫的動作、手腕、毛筆、紅紙上很有氣氖,加上黑色的墨、紅色的紙、金色的漆交織出一種濃濃的年味,拍攝時在畫面上就感覺的到。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SL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125,光圈F1.25感光度100度至8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使用鏡頭:LEICA Noctilux-M 75mm f/1.25 ASPH(謝謝林居福書法師傅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電洽09376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