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的F卡口創立於1932年,於1959年在上市的Nikon F單眼底片相機上開始使用F卡口,這台相機俗稱大F,經過手動對焦時代到自動對焦時代再進入數位單眼時代, 尼康可以說成也Nikon F卡口敗也Nikon F卡口,相信傳統又照顧所有廣大的用户一直使用F卡口數十年,從手動對焦時代雄佔市埸到自動對焦時代逐漸失勢,最後在數位單眼時代被超越,這整個過程真的是非常戲據化,一直到八十幾年後的2018年,Nikon的Z卡口推出無反相機Z6、Z7出現,之後又有Z5、Z9、Z8、ZF才逐漸的收復部分的市埸,加上各種超級規格的鏡頭上市像58mm f0.95、85mm f1.2、50mm f1.2、135mm f1.8...等等,現在隱約可以在市埸上和Canon、Sony三分天下了,但在無反相機的浪潮之下,尼康傳統的F卡口手動鏡頭仍然被一些喜歡老鏡的同好朋友使用,甚至越來越多,除了享受手動對焦的樂趣之外,也可以仔細欣賞手動鏡頭的質感,在尼康的手動鏡頭中Nikon Ais 50mm F1.2說是CP值高不為過,擁有50mm f1.2的規格但價格在10000元左右真是價廉物美,這次入手這支鏡頭除了轉接在Nikon ZF上使用,也使用Kipon NIK-N/Z TILT 轉接環在上,試試傾斜的效果,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Nikon Ais 50mm F1.2轉接Nikon ZF隨拍分享:操作使用
尼康自1981年起就開始生產AI 50mm f1.2 ,生產了約15萬支AI/AIS 50mm f1.2手動對焦鏡頭,除光圈環外幾乎都是金屬材料製作,在尼康AF時代只有50mm f1.4自動對焦,在當時如果想要用更大光圈的標準鏡頭只有此鏡,除了封神的Noct 58mm f1.2,此鏡外觀幾乎一樣只是AI版的光圈F16字樣是藍色的,AIS版改成橙色,外觀結構由上至下對焦環、金屬環、免耳、光圈環是尼康手動鏡時代的標準簡約風格,此鏡AI版有七片光圈葉片AI版的九片光圈葉片,光圈環從F1.2至F1.4一格之後(但無F1.4的標示)依序F2、F2.8、F4、F5.6...一格式設計檔位清晰,對焦環柔順好轉手感一流,最近的對焦距離是0.5公分,可以很近拍攝也不會失焦,對焦行程非常的短,鏡頭前玉很大片建議用濾鏡避免刮傷,後玉也是在無限遠時有點凸出,使用上需注意,轉接使用Kipon NIK-N/Z TILT 轉接環有傾斜固定鎖和旋轉固定鎖,傾斜固定鎖放鬆之後用手移動做傾斜動作,360度旋轉固定鎖則是往上拉旋轉九十度固定,就可以以30度為一刻度來旋轉,確定位置旋轉復原後會固定不會晃動,不過兩支固定鎖都因為很小支使用上不是很方便需注意,雖然Nikon Ais 50mm F1.2加上轉接環整體變長但是小巧精緻,最短拍攝距離為50cm拍攝時靈活度高。
Nikon Ais 50mm F1.2轉接Nikon ZF隨拍分享:鏡頭規格
鏡頭焦距:50mm
最大光圈:f/1.2
最小光圈:f/16
鏡頭視角:46
鏡頭結構:7片6组
最近對焦距離:50cm
最大放大倍率:0.130
濾鏡尺寸:52mm
鏡頭尺寸:68mm X 47mm
鏡頭重量:360g
遮光罩:HS-12/HR-2
f1.2
f2
f2.8
f4
f5.6
f8
f11
Nikon Ais 50mm F1.2轉接Nikon ZF隨拍分享:色調層次
Nikon Ais 50mm F1.2也是一支幾十年的老鏡頭了,所以各方面的表現自然無法比拼現代鏡的水準,但是有其獨特不可取代的韻味,F1.2在全開光圈時,中心銳度普通邊角磨糊,亮部容易過曝有一點霧霧的暗角明顯,F1.4光圈時,中心銳度普通邊角磨糊,亮部容易過曝改善暗角改善,F2光圈時,中心銳度銳利邊角普通,但亮部容易過曝明顯改善暗角明顯改善,F2.8光圈時,中心銳度銳利邊角銳利幾乎無暗角,F4是最佳解像力但散景不行,雖然F1.2紫邊和綠邊色散明顯,但奶化油溶的超淺景深散景仍相當有味道,有老鏡的感覺明顯二線性的散景風格,不過在數位後製的方式可以修正加强銳度、暗角,所以這支鏡頭可以說是設計在微光環境使用,並且轉接在2400萬畫素的Nikon ZF上,整體上色調透亮銳利層次綿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光線充足的時候效的更明顯,似乎比高畫素的無反相機來的好,避免銳度不夠有些糊糊的,尤其是在f1.2光圈的時候更明顯。使用傾斜時控制局部景深效果更突出,尤其是在中遠距離時,反而是在特寫近距離時因為f1.2光圈淺景深所以感覺局部景深效果不明顯。
測試地點:鹽一市埸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500光圈f1.2感光度4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三鳳中街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8000光圈f1.2感光度1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跳蚤市埸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2000光圈f1.2感光度4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鳥松溼地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4000光圈f1.2感光度100度,拍攝JEPG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Nikon Ais 50mm F1.2轉接Nikon ZF隨拍分享:個人看法
F1.2的超大光圈除了在微光環境使用上很有優勢,在使用底片單眼相機的時代,也比較好手動對焦,透過光學觀景窗內的裂像磨砂玻璃對焦,隨著光線亮暗度的變化有一種自然透亮的感動,是使用無反相機感覺不到的fu,是單眼相機的獨有魅力,早期的尼康手動鏡有著精密的製造和不錯的光學表現以及經典的外觀設計,尤其外觀設計放在現在看仍然是文青懷舊感十足(反而是現代Z鏡感覺太先進或者說是單調),加上價格不錯規格多深受許多人喜愛,相信是許多五、六年級甚至七年級的同好朋友在學習攝影初期,大部分都用Nikon FM或FM2加上50mm f1.4或50mm f1.8,可以說在當時這樣的一機一鏡組合,在當時算是學習攝影的標配,隨著AF時代數位時代來到,手動鏡算是逐漸的消失許多人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對焦的現代鏡頭,而手動鏡確在無反相機時代因為轉接方便,又開始大肆復活出現在許多攝影者的手中,除了收藏家之外,許多同好朋友都在用,加上懷舊底片風興起更是將手動鏡推向最高點,許多早期的手動鏡開始出現在市埸上,而Nikon龐大的手動鏡頭群自然成為了其中的主流之一,所以Nikon 50mm f1.2 AI/AIS 算是在Nikon龐大的手動鏡頭群,是一支知名度高的標準鏡頭,除了價格相對親民,產量多二手多好取得,並且又是Nikon少數擁有F1.2超大光圈的標準鏡頭,可是如果你買來只是收光圈到f4.0後使用,那麼其實Nikon 50mm f1.4 或Nikon 50mm f1.8 都會是比較性價比的選擇,而轉接Nikon ZF除了使用傾斜效果比較麻煩之外,不管是使用上或是光學表現上都是及格以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