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Q3 43主觀看法(不喜勿入)

                最近Leica Q3 43的發佈,讓許多攝影的同好朋友們為之瘋狂,尤其是許多的徠卡迷們,不管是有沒有興趣買得起買不起,都對於這個規格十分的興奮,也造成了市場上的轟動,相較於之前的Leica Q系列從第一代Q到第二代Q2到第三代Q3,每一代都有改進,而且每一代都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在市場上總是佔有一席之地,以輕巧高品質著稱,但它先天性的缺點,就是沒有辦法換鏡頭,而且廣角鏡頭的焦段在實際使用上,還是有它的限制,雖然它可以做數位變焦但始終不如光學的效果,而這次43mm這焦段鏡頭相機的推出,可以說是完全點中或者是完全解決之前Leica Q 28相機的問題,其實以一機一鏡來說35mm最適合的方案,焦段如果略長一些大概40MM左右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萊卡為了要跟35apo做區域,選擇了43mm這個焦段,為了要讓他更有賣點所以搭配了apo,而且也跟之前的Leica Q 28做出完美區隔,成功開拓出一個新市場,但更深層應該是有其它考量,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Leica Q3 43主觀看法(不喜勿入):焦段差別

 


           其實個人覺得萊卡這個做法和理光一樣,理光也是一樣推出GR3 28mm焦段之後,才又推出GR3X 40mm焦段,而事實證明這焦段的規格,銷售量更好也讓許多同好朋友多了一個選擇隨身機的選擇,或同時擁有28mm和40mm二台,同理可證一樣的意思萊卡也選擇了這個方式,之前推出的Leica Q 28相信也一定很成功,不然就不會出了三代但這種固定式鏡頭的相機,不能夠換鏡頭雖然是先天的優點,因為這樣子可以很輕量化,但是也是他先天的缺點,沒有辦法換鏡頭雖然能夠電子裁切隔放畫面,但產生的焦距的透視感散景,不是實際焦段上面呈現出來的感覺,還有畫素的減少,所以其實使用上還是有差,而這次這個43mm其實這個焦段,就是瞄準想要一機一鏡,但是為了不想用35mm小廣角的設計,避免跟原有35mm焦段打對台,所以設計了這個43mm焦段,再加上APO的設計,直接把它的質感提高它的售價也隨著水漲船高比Leica Q3 28更貴,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其實是萊卡的想法,但說實在的其實大家都知道這種隨身鏡相機的市場其實很大,雖然現在手機很方便,但是手機不論是在畫素上質感上或是透視上還是跟不上相機的表現,所以最直接相機跟手機不同就是可以換鏡頭,假設一台隨身機如果沒有辦法換鏡頭,那他的焦段就必須符合大眾喜歡用或是常用的焦段,其實就是35mm、但是如果Leica用35mm的話,除了會跟原有的Leica Q 28焦段太接近之外,也會影響m鏡的銷量,變成兩邊都不討好、所以但是用標準鏡頭50mm似乎又太普通沒有特色,所以就出現了43mm這個焦段簡單的來說就是想吃35mm還有50mm的紅利,可以說是一舉二得。

 

 

Leica Q3 43主觀看法(不喜勿入):使用可能

 


        其實很多人用過這樣的隨身機之後,會發現Leica Q 28在旅行的時候拍一些風景還不錯,但是如果要拍些人文或者是比較近距離的拍攝話,它就沒那麼方便,雖然他有近距離的拍攝規格,而其實老實說如果Leica Q系統如果可以出一個24-35或28-35-50變焦系統或者是或是二焦段、三焦段的系統鏡頭,就如同萊卡M鏡頭上面的28-35-50焦段一定會大受歡迎,因為這樣子就能夠涵括日常生活旅行,可以常使用的焦段,再加上能夠自動對焦相信能夠受到許多年輕或者是年長的同好朋友的青睞,尤其是將方便用的焦段加上高畫素還有自動對焦以及萊卡的品牌一定會銷量很好,但是哪怕光圈小一點只有F2.8,我相信應該也會很受歡迎,只要外型能夠做得像現在差不多一樣大就可以,但是市場的需求往往都跟品牌廠商的考量不同的,最主要的是如果這樣的產品出現應該會大大影響到Leica M系統的銷量,除了相機之外鏡頭也會大受影響,因為涵括這些常用的28、35、50主力焦段,如果一樣擁有高畫質的品質和畫素又可以自動對焦,其實老實說對許多喜歡萊卡的同好朋友,可以說是夢幻一般的產品,但就像我所說的市場的需求有時候是跟品牌廠商的需求不同,對廠商品牌來說,策略定位很重要,所以會造就有一些東西出來的時候,而Q系統可以說是萊卡近年來最成功的相機之一,並且它精準的切割和共同跟SL還有m系統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可以說是萊卡的金雞母,也讓萊卡要多了一條賺錢的明星產品,所以前面所說的這種三焦段、二焦段的隨身相機,我想應該不會出現除非萊卡走投無路或想通了。

 

Leica Q3 43主觀看法(不喜勿入):拋售潮?

 

             所以一個的鏡頭相機系列、在加上不同的小變化打造出不同的相鏡頭機規格產品,就可以再賣一次,不得不說這個是萊卡的厲害之處,而且可以賣得更貴賣得更好,還可以推出其他的精品款式黑白相機、等於是一台相機至少出三個款式,而且開發費用還可以共同分攤,這個就是廠商厲害的地方,但也沒辦法市場就必須如此,如果沒有賺錢就沒有辦法再開發新的東西出來或者是維修,只是這樣的產品出現,說真的如果之後再推出三焦段的鏡頭相機可能性不大、那前面買的人就會感覺很.......,就像現在很多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Leica Q 28系統,看見這Leica 43mm出來之後應該會感覺很不舒服,或者是手上的相機馬上就貶值,而且會想把它賣掉換這台43相機  ,二手的Leica Q3 28目前已經賣到16萬五千了,可以說是有史以來降價幅度最快的Leica Q系統了,現在加上Leica APO 43mm出現我想可能會貶值的更快,沒辦法43mm這個規格實在太香了,身邊已經有朋友入手或者是已經購買反應都還不錯,看來萊卡的眼光還是很精準很厲害,這個相機目前看來很成功。但老實說會不會出現之後,大家實際使用後覺得沒那麼好,出現拋售潮就很難說了,因為這種全片幅的隨身機,雖然功能強大規格超好,不過他先天無法換鏡頭的問題,我想其實到最後還是會我現在實際拍攝時,可能會有不方便之處,除非你只使用一支鏡頭。

 

Leica Q3 43主觀看法(不喜勿入):先天限制

 


              如果你是旅行要用的話,這個43mm焦段也可能不完全適合(如果你喜歡一機一鏡或43mm不在此列),因為它不夠廣,加上沒辦法換鏡頭其實這個先天的限制,只會出現在使用之後才會感覺到,當你還沒入手之前,你只是看到全片幅的相機加上六仟萬的畫素規格十分的強大,而且43mm焦段又非常的實用,但實際使用上還是會有可能出現焦段不方便,哪怕他有APO哪怕他是6000萬畫素,這會被他先天性的固定規格侷限住,不過我也有遇過有人說那沒關係再多帶一台相機出去就可以了,其實我覺得這樣也很奇怪、因為你選擇這種相機就是為了輕便方便,如果再多帶一台相機就不是輕便也不是方便了,只會更重更不方便而已,所以我個人是這麼覺得這台相機出來以後,不知道會不會其他相機一樣一陣風潮之後,有很多人丟出來賣,因為我個人覺得它的價格其實有一點點貴,雖然以徠卡來說這樣一機一鏡不算貴算便宜,但他無法換鏡頭的先天限制其實還是她的一個很大的弱點,也可能會影響到他之後的 二手價格,Leica Q 28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雖然兩台有些不同,不過我個人如果再過十年可能無法用手動M,我會來一台二手Leica Q 28加上一台二手Leica Q3 43的超方便組合,搞不好到時候兩台二十万有找,所以可以自動對焦的徠卡還是有它的魅力不是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eica Q3 43 Leica Q3 28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sir 的頭像
    wangsir

    wangsir的部落格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