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x 17底片相機的文青浪潮


               之前Pentax說要重新設計生產底片相機,我一開始以為是傳聞,以為是我聽錯,在現在底片相機幾乎都停產的現在,結果經過證實是真的,老實說覺得有點驚嚇,在這個21世紀,無反相機蓬勃發展的現在,還能夠這樣子反流行科技的推出傳統底片相機,不由得令人敬佩也有又擔心Pentax就此完蛋,不知道真的是傳承傳統底片攝影藝術,還是抓不著未來的方向迷航,尤其是Sony、Canon、Nikon幾乎三分天下的如今,就像Pentax之前說專注在單眼數位相機一樣,所以這傳聞好久之後Pentax 17底片相機終於正式發表!從銀黑色的外觀機身設計,有向自家Pentax經典致敬的意味,呈現出科技和古典並存的經典質感,而採用半幅格式是其最大特色。預計7月中旬左右發售,建議售價約NT$16,000左右,據說已經預定曝滿。而看了一堆網紅代言的影片和文章之後有了這篇文,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1.半幅格式設計:


          早期主流的底片相機是(36x24mm)規格35mm底片可以拍36張,也有少數的底片相機是(17x24mm)規格使用35mm底片可以拍72張,而PENTAX 17就是採用半幅格式設計,按一次快門,可拍攝一格原35mm底片 (36x24mm) 的一半就是(17x24mm),也是Pentax 17名字的由來。另外有一個水平的捲片機構,所以如果直接拿著它拍攝,就會得到直式的畫面,而許多稱這樣可以讓用戶可以像日常使用智慧型手機一樣拍照,還有現在社群大多是直的照片,讓構圖更加直覺,更貼近現代社交媒體的展示需求。有了與時俱進的設計概念,老實說這只有不了解以前底片相機歷史的人才會這樣認為,因為這樣的設計很早就有了,甚至有些半格相機更先進。


2.享受獨特手動操作:


          Pentax 17是底片相機,有些配置和動作,老實說本來就是如此了,一些早期用過底片相機的先進同好前輩都知道,像什麼配置機械的手動式捲片桿,可以享受底片相機不同於數位相機,獨有的手感操作,並且是拍一次快門,曝光一格底片,捲片一次,再繼續拍攝,其設計傳承了Pentax底片單相機的相關機構,讓使用者可享受順滑的操作手感和聲音,有一種操之在我的感覺,文青魂直接上身。而且採用簡單的裝片方式,即使是第一次使用底片相機的人也可以放心地安裝底片,其實這是癈話,不過對於沒有使用過底片相機的朋友,可能會覺得超級特別,但在老一輩的同好朋友,其實是拍照的例行公事。


3.採用區域對焦:


          Pentax 17的對焦方式,是使用手動選擇區域對焦。區域對焦環上從近到遠以圖示形式標示之,讓用戶可以直覺選擇最合適的對焦焦距。在微距拍攝模式下,最近對焦距離僅約0.25m,而透過附贈的手腕帶並將其拉直,即可獲得相當接近0.25m的最近對焦距離。其實這種所謂的區域對焦方式了,看起來好像拍攝又直覺又方便,其實說穿了就是使用小廣角鏡頭,有一定的景深所以不用太精細的對焦,就可以涵蓋畫面的景深,用區域對焦圖示來對焦只要轉到相對應的區域對焦圖示即可,不然老實說像這樣的相機,也不可能加裝太精準的對焦系統,所以簡化操作細節也是降低成本,不然就不是NT16,000左右可能是NT16,0000。

 

4.明亮光學觀景窗:


        Pentax 17光學觀景窗,採用Albada亮框觀景窗設計。從中可以發現內建兩個對焦框,一個除了正常的拍攝對焦框之外,還配備了尺寸較小的另一個對焦框,主要是用於近拍使用,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正常的拍攝用,一個近拍的拍攝用,同時,透過光學觀景窗還可以看見確認鏡頭,上方的區域對焦圖示,讓用戶拍攝時眼睛也無須離開觀景窗,其實這類的雙眼相機,必須要有正常和近拍的框線光學觀景窗,因為拍攝的鏡頭和取景的鏡頭不是同一位置,所以本身就會有所謂的視差,這種視差則越近越明顯,所以近拍的時候,底片相機在無法像手機數位相機預視,容易會有明顯視差,類似像Leica m6或Contax G2之類,底片相機時代統稱為雙眼相機。

 

5.內建七種拍攝模式


            Pentax 17具有七種不同的拍攝模式,包括給予新手使用的「Auto全自動」模式、適合拍攝黃昏、夜景或煙火的「慢速快門」和「B快門」模式。同時,它還配備了獨立的曝光補償轉盤,讓用戶可以根據拍攝對象和意圖快速調整曝光補償,美其名是Auto全自動,其實就是一些固定的拍攝模式套用,但太複雜的環境其實有一定的阻碍,例如:快門只有1/350-4s,B快門和最大F3.5光圈加底片的感光度去組合拍攝數值,在極端的拍攝環境其容錯度很低,一不小心就拍壞了,加如對基本的快門、光圈、感光度、測光没概念的話,使用底片相機必須注意,因為它是底片相機在無法像手機數位相機預視,按下快門就決定。

 

6.注重細節質感機身


             Pentax 17具有底片相機的經典機身設計,頂蓋和底蓋由堅固的鎂合金製成,覆蓋大面積蒙皮,整體的轉盤捲片把手十分經典,增加復古視覺舉握持能力。鏡頭前端還可以安裝40.5mm的各種濾鏡,而一旁的握把內可安裝一顆CR2電池,以維持相機的基本運作。我只能說Pentax 17又漂亮又復古,我看了也有想來一台的衝動,所以在Pentax 17上有著銀鹽的靈魂,在這個數位影像充斥的時代,手機就可以拍攝出不錯的照片,此機的出現可以讓消費者,有全新機械感十足的底片機可以使用,不僅資深攝友能重拾底片機的樂趣,年輕世代的年輕族群也輕易的上手,體驗底片攝影的魅力,不過以這樣的價格可以來個Nikon FM2 + 50mm f1.4還有多,而且也有深深的銀鹽靈魂。


7.25mm F3.5定焦鏡頭


        此機搭載3 枚鏡片、9 枚光圈葉片加上HD鍍膜與高度防水和抗油性SP鍍膜的,25mm f/3.5乘上 1.4 才是等效35mm全片幅焦距37mm左右的小廣角,Pentax 17僅在 Auto 模式下支援自動對焦,好處是你不用擔心對焦的問題,壞處是無法決定光圈大小與閃燈的使用時機,所以多數時間我還是選擇用「P 模式或 Bokeh 優先」來作業,所以如果要純手動想要操控性多一些,也是必須有些基本的快門、光圈、感光度、測光概念,才可能用的好,至少一捲72張有三分之三是ok的。

 


Pentax 17重點規格

底片格式:35mm(36x24)
照片尺寸:17x24
對焦區域:0.25m、0.5m、1.2m、1.7m、3m、∞
對焦靈敏度:EV 2.5 - 16.5
快門速度:1/350-4s,B快門
閃光指數:GN 6(ISO 100)
電池:CR2
尺寸:127 x 78 x 52mm
重量:290g


             基本上我覺得這台相機,基本上在設計規畫還有表現出來各方面的感覺上,都很棒,行銷也是,很有意境故事情懷,但是再有網紅推薦的時候,個人感覺似乎有些地方過於簡化,只是一直美化它,把它所造的似乎太美好太容易上手,不過因為他不是手機也不是數位相機而是一台,切切實實的底片相機,而且是一台手動的底片相機,幾乎很多功能都必須手動設定,雖然也可以用全自動設定,但是在使用上就會有一些局限性,那說真的還不如使用手機還來的方便,會使用這台相機無非就是想體驗底片的感覺,還有操作的手感,以及歷史的情懷,但是如果不好用,我講真的多少都會降低許多人對此相機的好感,另外我覺得使用半格的底片設計有一部分是出自於將節省成本,因為現在底片實在是太貴了,如果用全片幅35mm的規格下去設計的話,有很多人都會望之卻步,為什麼因為底片真的太貴了,再加上現在35mm底片的費用沖洗掃描加起來其實也要差不多一捲500塊以上,但是用比較多的張數的話,可以彌補這個問題,一般的人就會覺得其實可以多拍一倍的量蠻值得的,但是其實掃描或洗照片的費用也會增加,不過前提是你要拍的漂亮才有用。不過用這類隨身型底片機街拍的有一個優勢,就是在街頭中的存在感真的超低,對於可能入鏡的路人不會太大的有壓力,但說真的論相機規格對Pentax 17其實沒太大的意義,只是吹毛求疪,因為它本來就不是性能取向,而且論CP值也不是它的強項,因為市面上還有其它半格機的選擇,不過此機的質感、完整度、可靠性、機械感,在目前的市場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絕,就看你的需求是什麼?是拍照器材、時尚配件、文青工具、潮流聖物,相信許多人會買学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Pentax 17 底片相機
    全站熱搜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