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一些至交好友,都已經發現我的脫坑計畫,其實只有半套,應該是說它的不完全脫坑,只能夠脫坑相機的部分(不過也留有一台M10R,應該不會再入手Leica相機),脫不了鏡頭的部份,或許應該說萊卡的精華就是鏡頭,不是說Leica的相機不好,而是它的鏡頭更加的傑出、反而我覺得相機的部分雖然也很棒,但是總是少了一個味,話說網路上盛傳M12,要改成觸控螢幕、取消實體按鍵,取消實體用電子快門、防手震...等等,之前個人就有主觀的分享,這樣還是Leica嗎?這樣應該是一台無反相機吧!應該是說改到最後、只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反而失去Leica本身的特色,其實或許這樣對市場性來說是好的,但是對許多老玩家的心中,其實這樣的改變不一定是好的,但可以吸引更多的Leica新人加入,不過還有有一個好處就是,之後應該可以撿一些二手的m11或M10,我只能說時代的進步科技,科技的演變沒有好不好,只有喜歡不喜歡,只要負擔得起,其實都可以入手不管是什麼品牌,都好用的順手就好。
其實說真的離開萊卡目前為止,其實根本不可能只是相機的部分,暫時脫離徠卡的魔掌,鏡頭的部分仍然讓我十分的喜歡,可能一時半會脫離不了,而且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整理把一些不常用的鏡頭焦段,做個出手慢慢的整理出這些鏡頭,都是比較會常用的焦段,也控制一下徠卡無性生殖症候群,其實對我現在來說,已經不太希望我是喜歡用收藏的方式來對待鏡頭,因為我覺得這些東西沒有用很可惜,不管他有多高貴有多名貴解像力超高,如果沒有拿出來用其實都沒有意義,它的本質就是拿出來拍照,拍照才會有有存在的感覺,而不是供在那裡,坦白說我覺得萊卡的鏡頭許多又小巧又精緻,而且十分耐用一樣的鏡頭,日系品牌可能用個十年二十年之後,就會有一點問題或是報癈,但是萊卡的鏡頭只要保存的好,持續用了十年二十年之後,還是相當的好用而且耐用,這個我覺得就是想到最大的差別,還有發色的獨特、層次的細膩、超卓立體感這些都不是一般鏡頭可以比的,尤其日系品牌,相比之下更是有差異。
現在Leica M鏡的自動對焦轉接環用法,把以前Leica M系列鏡頭最難克服的手動對焦部分,做了一個很好的處理,雖然不是最終極的方式,雖然不是在Leica相機上,但是確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而且深受歡迎,並且一直持續的改進推出下一代,最重要的是他讓萊卡不那機車難搞又貴又難用,至少少了用Leica M相機的價格貴和黃斑對焦難搞,這就是時代的科技進步,光是自動對焦這一項就是一大進步,加上一些副廠鏡頭的進步,就是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取代萊卡的特色,不過萊卡百年的特色,也不是那麼容易被取代,其他的副廠再怎麼努力,哪怕在現代鏡的標準上,都已經能夠超越萊卡,但是百年的名聲是不可能容易被超越的,而且萊卡也持續在進步,只是進步的方式,有些越來越沒有特色,越來越商業化,只在鏡頭部分還能夠看到一絲絲萊卡的堅持,有持續的改進更新,不然Leica相機只是在功能上畫素上進步,但没有像Leica M鏡的有特色。
個人覺得,現在要性能超强的鏡頭相機,不難,市埸上的選擇很多,只要預算夠,直接可以入手,但有特色有歷史的不多,現在的消費者除了性能其實要求的更多,最近就像Nikon推出zf就是除了性能之外,給予消費者更多文青復古的感覺,在以過去的歷史,來發揚光大或者說發揮創意,這其實我覺得是一種很棒的方式,因為這個是一個品牌的無形資產,可以讓品牌不只是比功能和價格還可以比情懷,相較於日系其他品牌沒有這麼悠久的歷史,或是類似的產品,可以打復古牌,一些没有可以依賴的悠久歷史品牌,只是拼命的出一些復古的相機款式,其實都是類似模彷或是山寨,所以其實擁有有價值的品牌,不一定能夠看清楚自身的價值,沒有擁有價值歷史的品牌反而可以看清楚的藍海市場,就像Sony推出A7C系列一樣,就是有看見市場中的空缺,所以推出一系列的產品,來搶佔市場呢。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其他的品牌,推出相對的產品,其實很可惜這類全片幅小型機就讓 Sony單一品牌獨大,少了可以比對的對手,這樣也不是消費者的福氣。PS.另外有一點Leica全新的相機跌價的幅度,雖然不比日系品牌高,但因為單價高所以跌價的金額都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