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23年10月Nikon ZF發表老實說先不論其相機規格,光是極具復古的外表和質感看了就讓人想入手來一台,加上自己以前也是用Nikon十幾年的老用户特別有感,很難不心動,但是又考慮到他的2400萬畫素還有缺貨也訂不到,所以就這樣痴痴的等一段時間,等到還差一點加錢先下訂金去排隊,但之後好像等太久了到最後其實也沒什麼感覺了,而最近但是這一二個月又在網路上看大家的分享瘋狂的轟炸之下,又想入手這一台承襲一代名機Nikon FM2的無反數位相機,雖然網路上有很多台二手新機在賣但是詢問過和商家的價格之後,就覺得再等等看吧!尤其是詢問到有店家水貨竟然比公司貨還誇張的情況之下,決定還是等公司貨好了,結果就在推出的半年後入手了這台相機,而且是現貨馬上付錢購買完全不用等待(而且比網拍定價便宜二千元),所以這件事告訴我們除非必要不然其實不用搶第一炮,雖然現在入手沒有像之前大家入手那麼的有神秘新鮮感,但是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反而有一種終於等到你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沒有被共盤啊。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Nikon ZF 開箱手動測試文:操作手感
Nikon ZF這台相機看起來會有一種錯覺,好像和一代名機Nikon FM2差不多大台,但其實它比系出同門的Nikon Z7還有大一點也比Nikon FM2大,而且第一眼看很有質感,仔細看其實塑膠感有點重,這次測試搭配本家Nikon的夜神Noct 58mm F1.2,是我最喜歡的焦段雖然有點大支但Nikon ZF本身就不小台,所以搭配起來没有之前用Nikon Z7頭重腳輕的感覺,不過手持的感覺不佳側邊的握把太淺,使用時需要加上手把比較好,整體和Nikon Noct 58mm F1.2十分速配超復古果然是系出同門,快門有些輕輕按就觸受,攝影模式開關容易撥到,軍艦部的開關幾乎都没有鎖定功能容易誤撥,相機背面按鈕方便好用,不過快門轉盤、感光度轉盤到是機械感十足超經典,可以說這個細節就將其它品牌所謂的復古相機完全輾壓,另外明亮的EVF電子觀景窗和手把明亮易對焦手持感不錯好握,使用起來比實際上看起來大台,操作上都用A光圈先決模式,再搭配曝光補償去做增减轉盤很方便,在電子觀景窗就可以看清楚淺景深和構圖的感覺非常直覺,不用像用Leica M10R或M9P用測距式對焦總覺得不夠直覺,手動對焦速度相對變慢使用上需常用練習,外加式遮光罩有助於減少眩光問題,Noct 58mm F1.2轉接Nikon ZF手感很好平衡感極佳,不似Sony A7R3太輕巧容易小指放空所以不用外加把手,並建議使用峰值指引比較容易對準焦,近距離建議縮一格光圈比較容易對準焦,另外1/8000秒加上ISO32在光線充足之下使用F1.2光圈仍十分方便比M10R好用。
Nikon ZF 開箱手動測試文:相機規格
相機畫素:2,450萬畫素全片幅背照式CMOS
相機處理器:EXPEED 7影像處理器
相機感光度:ISO 100-64000
主體辨識:(人類、狗、貓、鳥、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火車、飛機)
快門速度:1/8000~900秒
閃燈同步:1/200秒
連拍速度:最高14fps(RAW)
防手震:最高五軸8級
錄影規格:最高4K 60p(DX格式)、4K 30p(6K超採樣)
支援N-Log、HLG
相機螢幕:3.2吋210萬畫點側翻式觸控LCD
相機EVF:0.5吋369萬畫點(0.8x放大倍率、100%視野率)
USB-C、3.5mm耳機 / 麥克風、HDMI-D
相機記憶卡:SD / micro SD雙插槽
相機電池:EN-EL15c
相機尺寸:144 × 103 × 49mm
相機重量:710g
Nikon ZF 開箱手動測試文:畫質表現
Nikon ZF是2400萬的畫素,使用SD記憶卡很方便,不過SD電池蓋有些兩光感,Nikon ZF在光線充足的時候曝光正常細節質感相當不錯,尤其是第一眼的鮮銳度上看起來很亮麗細緻的影像風格,但看久了有一點點膩的感覺有些加料的味道但比Z7自然些許多,另外但光線不足的時候使用高感光度感覺上超過1600,就有些明顯細節質感對比下降的感覺和之前使用的4000萬的高畫素Z7有些不同,在個人感覺在感光度1000還不錯,感光度1600還可以勉强接受,超過1600之後就不大行了,不過防手震很有感1/8秒都還可以,在高感度細節上就明顯比Nikon Z7好,比用Leica M9P、M240、M10R測距式數位相機好多了,尤其是用一些F1.2、F1.0、F0.95的超大光圈鏡頭更明顯,除了選單不熟需要再習慣之外,不過不同於 Nikon Z7上翻轉螢幕,Nikon ZF側轉螢幕在低角度和仰望拍攝是方便但個人不大習慣,反而是Nikon Z7上翻轉螢幕感覺比較好用,而螢幕畫素不高只能看看構圖和基本光線再細微的部分就有些勉强,色調上鮮豔亮麗層次上則銳利細緻,不過看起來反差有一點點大,所以調色只有微銳化之外没有增加些飽和度,感覺就效果不錯,但基本上不同的相機其實要有不同的調色方式,可能要再多試試。相機還內建了專用的黑白模式,只需輕輕一轉,就能以黑白影像的方式呈現構圖、圖案、光線和陰影,讓創作者輕鬆地使用黑白和彩色影像切換另外在RAW檔拍黑白還可以還原成彩色十分方便。
測試地點:塩一市埸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8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100-1600度,拍攝JEPG檔有銳化無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玉皇宮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30至1/8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100-400度,拍攝JEPG檔有銳化無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新興公園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8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100度,拍攝JEPG檔有銳化無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大舞台市埸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8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100-400度,拍攝JEPG檔有銳化無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街頭廟會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250至1/8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100度,拍攝JEPG檔有銳化無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Nikon ZF 開箱手動測試文:個人看法
1981年的底片時代,尼康發表了135片幅的知名底片相機FM2,一直到現在幾十年了仍是許多底片攝影者的主力相機,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台底片相機,快門速度可以達到1/4000秒的,當時的旗艦機Nikon F3的快門速度也僅有1/2,000秒而已,而純機械結構的FM2除了測光需要電池之外,其運作使用完全機械化,是可靠性佳、故障率低、堅固耐用的傳奇相機,也是當時許多初學者指定的入門相機,需要全手動的來完成拍攝的每一個環節,也因為如此成為了一代名機。而四十一年之後Nikon Zf出現,在外觀的設計百分之百承襲Nikon FM2甚至超越,將累積了超過四十年的經典元素全部濃縮熔合,直接釋放出成就這台承先啓後的經典無反相機,可以說是披著歷史的舊時代情懷,内裝者創新的新時代創意,轉接老鏡更是氣質加倍相輔相成,許多小地方的細心特色更是一絕,例如:側翻轉螢幕可以反轉裝露出皮革呈現出類底片機的形態,菱角分明軍艦部和黃銅材質的快門轉盤和感光度轉盤散發出古典的光芒,可更換的相機蒙皮更是把這台數位相機變成流行的時尚單品,好像拿著這台相機整個人都變的更有氣質了起來,並且還有七種顏色可供選擇超帥的,雖然我只喜歡黑色,但不可否認Nikon ZF造就出無法模彷的情懷風格,没有任何一台數位無反相機可以比肩,也將純綷的攝影創作或是生活紀錄,進化成一種文青風、裝飾風、甚至名牌風,成為復古時尚的傳奇代表,甚至比Leica m機毫不遜色,我想之後除了Nikon自己可能没有其它品牌可推出如此迷人的文青聖品。
Nikon ZF 開箱手動測試文:要入手嗎?
這一次的評論没有談到什麼相機參數、錄影功能、自動對焦..等等先進功能(我也不大研究),因為最主要是在手動轉接的部分,而相關的自動功能和數位數劇,網路上資料很多也都說很多了,我沒有這些網紅專業所以就不獻醜了,我使用Nikon ZF主要是應用在人文街拍及都市風景上,除了喜歡它的復古外型之外,也考慮到轉接老鏡的問題才決定入手的,因為手上的相機除了Leica m9之外都是4000萬畫素以上,所以想試試2400萬畫素看看,以前轉接老鏡高畫素的相機很容易會有中央銳利邊角崩潰的情形出現,用GFX、Z7、M10R都有此情形,只是有些在淺景深裡磨糊了不明顯,這次簡單的測試明顯感覺到邊角崩潰的情形幾乎没有,個人覺得2400萬畫素是轉接老鏡的友善天花板,另外Nikon ZF會如此轟動,除了承襲FM2的復古外型還有以下特點,1.超高防手震:使用時超有感有好幾次用到超慢的快門,但照片出來確是没晃動實在厲害。2.超短法蘭距:讓每一家的不管廠牌單眼無反鏡頭,只要使用轉接環,幾乎都能裝在ZF機上十分方便通用性高。3.超薄CMOS玻璃:只比Leica(0.9mm)厚一點比其它品牌薄許多(1.1mm)讓廣角老鏡和一些數十年老鏡的邊角成像不再崩潰。4.自動轉接對焦環:可以讓大部分老鏡實現自動對焦,甚至Canon EF和Sony E的自動對焦鏡頭都可以使用自動轉接對焦環自動對焦,比峰值對焦還好用。實際使用上按鍵的分佈和操作挺方便的,只是可惜只有2400萬畫素,放大看時細節和Nikon z7比有明顯的差距,但高感度比z7好上許多,轉接老鏡其實也夠用之外,也不會有高畫素形成邊角崩潰的問題,尤其是在F1.2-F2光圈的時候,相對Nikon ZF的2400萬畫素就友善許多,層次細節也比較流暢順滑,所以高低畫素各有優劣,看自己的需求,如果常轉接老鏡或同時有Canon EF和Sony E的自動對焦鏡頭,入手Nikon ZF很適合可以說是內外兼具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