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0036.jpg
      大家都知道拍照一定要有光,但光其實是一種電磁波,簡單的說光通常指的是人類眼睛可以見到的電磁波(可見光),可見光只是已知電磁波譜上的某一段頻譜,一般是定義為波長介於400至700奈米(nm)之間的電磁波,也就是波長比紫外線長,比紅外線短的電磁波。有些資料來源定義的可見光的波長範圍也有不同,較窄的有介於420至680nm,較寬的有介於380至800nm。在電磁波中,電場與磁場互相垂直。而有些非可見也可以被稱為光,如紫外光、紅外光、X光這些大家常聽到紫外線殺菌、紅外線夜視、醫療X光..等等日常生活職埸使用。在我的看法攝影的可視光,應該說我個人對攝影光的特性,和以上單純以波長來規範有所不同,我是以軟硬調性和方向來源二則去做大概的分類,因為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方向,自然光源的軟硬調性會直接性的影響到畫面的質感階調,對於攝影主題的表現十分重要。

DSCF0030.jpg

       自然光的軟硬調性和方向、時間、來源有直接的關係,例如:大概分為三個時段早上、中午、傍晚的光不同,而早上、中午、傍晚和直射和反射的光呈現的質感也有所不同,當然這裡指的是自然光的部分,最主要的是早上、中午、傍晚的光如果直接照在攝影主題上,以早上6點至9點左右較為清晰層次細緻豐富軟硬適中但不銳利立體感强,中午10點至2點左右則也是清晰銳利十足是立體感强但階調就不那樣豐富偏硬,簡單的說是一種硬調的光線,下午傍晚3點至6點左右則和早上的光類似但偏軟些不過也是層次細緻豐富立體感强,當然這是以天氣好的形態去做比較,如果天氣不好的形態就不太需要比較光質光的調性,因為陰天或雨天的,而以光的調性幾乎不論時間可以說一律是偏軟而且層次細緻豐富遜於晴天。不過這不代表陰天或雨天拍不出好作品,在此文只是單純討論自然光的軟硬調性和方向、時間、來源。

DSCF9100.jpg

        而且太陽光直接照射或直接反射亦或間接反射在攝影主題上時,也會產生不同的光調性。例如:也是早上、中午、傍晚的光如果直接照在攝影主題上清晰層次細緻豐富軟硬適中但不銳利立體感强,但若直接反射層次細緻度銳利立體感都會有些打折,如果太陽光間接反射則在層次細緻度銳利立體感都會明顯的減弱,中午的光也是直射光清晰銳利十足是立體感强但階調就不那樣豐富,直接反射層次細緻度銳利立體感都會有些打折,間接反射則在層次細緻度銳利立體感都會明顯的減弱,一樣傍晚的光線在直接照射或直接反射亦或間接反射在攝影主題上時,層次細緻度銳利立體感會因為光線照射在攝影主題上的方式,呈現出强弱不同的效果,不如果有人工光源混合自然光源則又是另一種不同的光質感,當然這一切是建立在相同的相機鏡頭角度曝光才會一樣。使用好的相機鏡頭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彌補光線的質感不足,但如果在選擇好光源的時間、調性、方向,加上使用好的相機鏡頭則可以好上加好,呈現出更好的照片素質,但好的照片素質不等於好的畫面作品,再好的照片素質也是陪襯,必須要有好的攝影主題表現加上好的照片素質,才能創造出令人激賞的作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磁波 軟硬調性
    全站熱搜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