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都市的進步一些傳統的事物漸漸的轉變為不同的面貌,以人們生活中最需要的生活用品如何取得,可以說是生存最重要的事,而為了方便採買,從古至今都一樣逐漸形成了市集,最常看到聽到的就是菜市埸,而在台灣傳統的菜市埸除了可以提供溫飽的果菜、肉品、海鮮之外,更是婆婆媽媽聯絡感情閒話家常的活動中心,但近年來尤於人們生活習慣和觀念想法改變,慢慢的傳統提供溫飽的菜市埸,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需求,而出現所謂的創意市集,而關於創意市集的起源並沒有標準答案,有人認為與17世紀在英國倫敦販售藝術品或時尚物件的市集有關,也有人認為源自國外的跳蚤市場。在臺灣的創意市集,則以2002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美術節藝術市集」活動中看到雛型,之後越來越多不同類形的主題市集出現,而高雄身為最早台灣的兩大直轄市,自然也是不落人後,但忘記多久之前印象中高雄的創意市集,是從駁二藝術特區開始,在露天的開放埸域各家攤商排排陳列自己的創意商品或好吃美食,而自此開始了高雄創意市集的風潮。
一般在台灣提到市集大多人都會想到傳統市場或黃昏市埸夜市,但在十多年前開始,一股由年輕人主導策畫的創意市集風潮開始漫延,現場活動氣氛與販售的商品展現出不同於傳統市集的創意和風格,十足具有獨特特色內容而且豐富,也吸引許多不同領域的年輕創作者和消費族群參與,逛這樣的市集猶如參加一場嘉年華似,十分仍隨興自由且不受拘束的買賣方式,攤商與顧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像朋友不只是交易買賣更可以知心交淡,遊走市集閒逛尋找喜歡的東西或意外的驚喜,在悠閒自在的氛圍中享受一種優雅漫步的歡喜樂趣。不過隨著高雄創意市集的風潮吹起,高雄開始在各大公其埸合例如:夢時代、台鋁、巨蛋、宜事宜家、駁二、海洋音樂中心、美術館、愛河...等等,出現了每到周末或連續假期的創意市集,每次的攤商少則二三十家多則上百家,一開始出於好奇會去逛逛,久了就覺得有些大同小異慢慢的就少去了,除非有搭配一些特別的活動,例如:台鋁的老車老物市集、衛武營新春活動..等等,比較有主題性才會比較有動力前往。
這次逛的是新春限定 森之市 Mori Market市集活動,是少數在高雄我幾乎每一埸都去的創意市集活動,而且它似乎也都在高雄美術館舉辦居多,之前是在高雄美術館的正門旁的草地樹林舉辦,而這次在高美館內惟藝術中心舉辦,從攤商、視覺、佈置..等等都非常有特色而且有質感,其實最主要的是我個人覺得每一埸的創意市集攤商都不大一樣有變化,並且有自己的風格從視覺設計佈置擺設視別度極高,其整個埸地帶有一種日系的清新感覺,加入一些日式的復古元素,並且佈置古董桌椅道具擺設,形成主視覺的氣質焦點,另外在埸地的中央角落蘆葦乾燥花藝佈置,讓整個活動變的氣質典雅,夜晚連接樹木的燈泡串交錯穿插亮起,好像國外的月光市集神秘浪漫有魅力,在高美館內惟藝術中心的白色建築旁的小葉欖仁大道舉辦,兩旁小葉欖仁樹下排排者創意攤商,以森之市「走入城市的森林」理念,佈置場景給逛市集的人們感受日光徐徐的溫度與愜意美學的氛圍,與一旁美麗的輕軌龍貓隧道相互呼應在樹林間漫步,彷佛可以搭著輕軌穿越森之市的時光隧道再一次感受這座質感城市的森林之美。
大年初三日光徐徐,沉浸在溫暖灑落的森林裏,一個輕鬆愜意的午後時光,在微風輕拂樹葉影子中令人自在歡喜。這次大年初三專程在下午的時間去逛森之市 Mori Market市集,其實拍攝是其次逛市集才是主要目的,所以只有帶著最近常用的FUJIFILM GFX50SII和Canon FD 85mm f1.2L以及Nikon noct 58mm f1.2一機二鏡,一開始就邊逛邊拍在一百多公尺的長長市集慢慢走著拍著,在欣賞各式的創意工藝作品的同時也品嚐各種精緻點心飲品,也觀察尋找錯落在攤商市埸商品中的光影色彩形狀和感覺,在初春微冰的空氣陽光照拂之下,現埸實在太迷人清徹的日光灑落在現埸的攤商、佈置、樹林、人們之中好像每一個角度都閃耀著主角光芒,用相機鏡頭補捉這春節午後美麗的悠閒時光,在微風輕拂樹梢葉影晃動的氣氖中,享受專屬於一個人的浪漫自由。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GFX50SII、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500至1/16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100度,JEPG檔標準模式LR調整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