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底片時代學習攝影時,許多人的第一顆入手的鏡頭都是標準鏡居多,而標頭也幾乎是每一家相機鏡頭品牌,都會全力開發的招牌焦段,除了光學上的優質外選擇性多更是一大特點,以量產的方式在市面上的標準鏡頭,從f0.95、f1.2、f1.0、f1.4、f2、f2.8、f4都有可以說是選擇性超高,但時至今日更多學習攝影的人,入手的第一顆鏡頭不再一定是標準鏡,而是標準變焦鏡比較多例如:28-70mm f2.8、24-70mm f2.8、28-70mm f2、28-135mm、28-200mm涵蓋廣角、標準、望遠的居多,變焦鏡頭變成了首選,因為方便而受到許多攝影的人喜歡,除了高畫質之外又方便,但也因為這樣所以有些攝影者反而對使用固定焦段鏡頭變的陌生,而失去了另一種創作的方式。之前入手Olympus om 90mm f2使用起來令人驚豔,而第二支當然要找最知名的Olympus om標頭,外號魚鱗王的55mm f1.2,以獨特的散景而聞名,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Olympus om 55mm f1.2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外觀操作
Olympus om 55mm f1.2約1974年左右推出,最大光圈為f1.2是最快速的大光圈Olympus om Zuiko鏡頭,鏡頭採用獨特的光學設計,由 6 組 7 片組成,Olympus設計理念都是以呈現精緻小巧的風格,整體的體形大小比一般其它相機鏡頭品牌f1.4的標準鏡頭,還要小一些感覺十分輕巧,用起操控機械結構非常細緻,使用起來手感滑順柔和,鏡尾結構卡口鍍鋅金屬質感十足,光圈環光圈一格式設計檔位清晰明確没有半檔位設計,但前置式光圈環設計和Leica m鏡一樣,很方便實際拍攝不會因為鏡頭太小而不好手持,雨側的鏡頭釋放鈕輕巧細緻,菱形對焦環滑順好用,不過轉接GFX50SII上拆卸有些不方便,用OM-GFX轉接環接 FUJIFILM GFX50SII,快拆式遮光罩使上和Olympus om 90mm f2一樣(我這支没有含遮光罩), Olympus om 55mm f1.2最大的優勢和最重要的是提供攝影者,尤其在底片時代的低光環境下提供更快速快門以降低感光度的提高畫質層次,並且呈現淺景深的奶油虛化效果,還提供更亮的畫面,方便觀看對焦和構圖。
Olympus om 55mm f1.2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鏡頭規格
規格類型:G-Zuiko AUTO-S 55mm f/1.2
鏡頭焦距:55 mm
鏡頭結構:6 組7片
鏡頭視角:43°
光圈葉片:8片
最近對焦距離:0.45
最大光圈:f/1.2
最小光圈:f/16
濾鏡尺寸:55mm
長度直徑:47mm x 65mm
重量:310克
F1.2光圈
F2光圈
F2.8光圈
F4光圈
F5.6光圈
F8光圈
F1.2光圈
F2光圈
F2.8光圈
F4光圈
F5.6光圈
F8光圈
Olympus om 55mm f1.2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層次顏色
在入手前做了許多功課,也看過幾支Olympus om 55mm f1.2,發現這支鏡頭普遍有三個問題,一是幾乎都有發霉清洗過或擦拭痕跡,有的無法清洗乾淨留下痕跡,在實際使用上多少會影響畫質尤其是f1.2時,二是因為是特殊放射性鍍膜鏡片,時間久會發黃無法復原,但市埸均號稱是黃金鍍膜,實際是放射性鍍膜鏡片變質,不過色温可以靠數位相機白平衡和後製修正,三是外觀幾乎都有嚴重的使用掉漆痕跡,如果只有簡單的磨差掉漆痕跡還可以,如果是因為撞擊而掉漆建議要注意,因為幾十年的鏡頭時間久了多少有些老化,如果有撞擊怕會影響鏡片和機械結構,所以儘量找外觀漂亮的比較保險,因為有發霉痕跡可以清洗,但有撞擊掉漆是無法修補的。層次顏色銳利度的整個表現算不錯,很怕逆光容易有光暈光斑,從f1.2光圈中心不太銳利邊角有點糊暗角明顯,f2的光圈中心呈現銳利邊角普通有點暗角,f2.8光圈由中心十分銳利畫面邊緣銳利,光圈收到f4時銳利度達到最高, 跟現代鏡頭的銳利度差不多,層次過渡綿密厚實,f1.2光圈虛化散景十分優美,層次顏色有油畫的味道散發柔和又厚實,但亮部容易暈開有聖光,建議拍攝加遮光罩,不要曝光過度以免亮部細節喪失,在弱光環境上魚鱗般的散景非常的迷人,有一種很獨特即柔和又厚實的表現力。
測試地點:駁二雄店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GFX50SII、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16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100至1000度,JEPG檔標準模式LR調整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三鳳宮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GFX50SII、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4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100至1600度,JEPG檔標準模式LR調整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洲仔濕地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GFX50SII、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4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100至400度,JEPG檔標準模式LR調整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三鳳中街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GFX50SII、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4000、光圈f1.2至f2、感光度ˋ400至1600度,JEPG檔標準模式LR調整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Olympus om 55mm f1.2 轉接 FUJIFILM GFX50SII:個人看法
Olympus1919年在成立至今已超過百年,是日本的相機品牌大廠,在1972年發表OM系統出了許多名鏡,而標準大光圈鏡頭,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就是Olympus om 55mm f1.2俗稱魚鱗王,是因為f1.2的大光圈散景,呈像很像是魚鱗的樣子而得此外號,也成了其招牌風格也是著名的攝影的特殊散景之一,鏡頭玻璃使用好的光學材料,添加鑭、釷等稀土放射性元素是輻射性鏡頭,雖然有容易懼光、鏡片發黃、刮傷發霉,但整體表現依舊瑕不掩瑜,或著應該說要玩老的手動鏡頭,首選有强烈的特色效果感覺,銳利度其實是其次,因為要銳利度的話現代鏡更銳利,所以除了銳度就是焦外虛化和色彩層次了,Olympus om 55mm f1.2有些偏藍紫色的色調,類似徠卡的風格味道,雖然立體感没有徠卡好,不過絢麗的魚鱗特色,使得呈現的畫面視别度極高,雖然如此在使用上需注意,但招牌的魚鱗散景需要用到f1.2最大光圈,並且盡量接近攝影主體,並且找背景中有亮光或點狀物就很容易出現魚鱗般油畫筆觸的效果,所以魚鱗效果在拍攝時的背景像人像、小物特寫、花草植物...等等。如果在主題背景距離上掌握不好,魚鱗不但表現不出來,反而會顯得效果出不來,所以在應用上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對光影的掌握觀察,所以魚鱗王在近中距離拍攝特色性最强,遠距離拍攝就比較看不出來獨特性。如果要標準鏡頭體形小巧又大光圈最重要特色强,那Olympus om 55mm f1.2不會令你失望,你只會後悔後悔没早點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