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日治時代,當時的台灣總督府為加速來自港口和山林的人員及軍事物資的運輸與安全性、運送木材和農作物...等成品,以及台灣豐富的物產而開始鐵橋的興建。除了苗栗的鐵橋之外,最有名的是位於高雄屏東之間的高屏舊鐵橋,高屏舊鐵橋原名為下淡水溪鐵橋,興建於1911年初,下淡水溪鐵橋位於台灣鐵路管理局屏東線九曲堂車站至六塊厝車站間,是百年日治時期亞洲最長的鐵橋,橋面橫跨高屏溪(舊稱下淡水溪),俗稱高屏舊鐵橋。由日籍工程師飯田豐二設計興建,歷經三年完工,全長1526公尺,為單線鐵橋,以23個橋墩分隔24個橋孔而成,於1914年正式啟用,1987年台鐵重建高屏溪橋後功成身退,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是目前台灣唯一列為二級古蹟的鐵道用橋樑,下淡水溪舊鐵橋旁設製了舊火車車廂,介紹鐵橋歷史和溪畔生態彩繪以凌雲國小教學理念,並在田園中設置下淡水溪鐵橋車站與舊火車廂,讓遊客更認識下淡水溪鐵橋的歷史與生態。
每年在屏東舊鐵橋都會有花海,大約在3至4月份,一般含有波斯菊花海有時會有向日葵十分壯觀,大概有超過1000坪夢幻花海,花海的位置就在舊鐵橋與新橋的中間大片草地之中(下淡水溪鐵橋),原本是整片草地種植一整片大波斯菊的黃色花海,遠看隨風吹動搖曳生姿超美!如果天氣好在早上可以順光或逆光拍攝雲彩和火車以及鐵橋,傍晚夕陽西下時則有機會拍攝到火燒雲喔。站在鐵橋上往下看彷彿鋪了一條色彩繽紛的天然地毯,美的宛如明信片上的畫面。四週則是保有純樸的田野風景,由許多的稻田草地綠景,加上平原式的地理形態呈現出寬廣的視覺享受,空氣中充滿輕鬆自然的清新感。
這次下淡水溪鐵橋波斯菊晨光日拍,準備了Leica M10R和Ttartisan 11mm f2.8、Leica 16-18-21mm f4、Minolta 250mm F5.6,三支效果完全不同的鏡頭,因為考慮是大片的花海想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準備Leica 16-18-21mm f4來拍攝廣闊的感覺,而Ttartisan 11mm f2.8魚眼鏡頭則針對桶狀變形表現出如地球表面的效果,Minolta 250mm F5.6則是利用反射鏡特性壓縮波斯菊並展示出甜甜圈的散景風格。下淡水溪鐵橋花海是在FB上看到有前輩分享,找了時間一大早就出發拍攝,沿著公路穿越稻田綠樹遠遠的就看到舊鐵橋下一大片黃澄澄花海超壯觀,早上天氣不錯有些雲和許多人在拍照,一開始先用Leica 16-18-21mm f4來拍攝廣闊的角度,以花海、鐵道、鐵橋、藍天白雲的元素塑造出寬廣的味道,之後用Ttartisan 11mm f2.8來花海、鐵道、藍天或花海、鐵橋、藍天白雲來拍攝出地球表面的效果,並且以低角度仰望拍攝讓花成主角圍繞著鐵道藍天形成不同的視覺衝擊,最後用Minolta 250mm F5.6來突出波斯菊花的朝氣蓬勃和搖曳生姿的美麗,用反射鏡頭的光學特效拍出的壓縮充滿浪漫空氣感,最後在旅人的漫步在金黃花海的身影中結束了早晨和波斯菊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