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的Noctilux系列出了以光圈來分總共出了四代,分別是50mm f1.2、50mm f1.0、50mm f0.95、75mm f1.25共四種,徠卡在五十年前用雙非球的光學技術淬練出Leica當時最大的光圈鏡頭Noctilux 50mm F1.2的夜神後,又以新材料鏡片就推出了Noctilux 50mm F1.0共有四個版本分別是50mm f1.0 e58、50mm f1.0v2、50mm f1.0v3、50mm f1.0v4可說是最多人使用的夜神,再來到2008年推出了最大光圈的Noctilux 50mm F0.95,成為了徠卡第一支突破f1.0的標準鏡頭,一直到最後推出了Noctilux 75mm F1.25。這一系列可說是驚天地泣鬼神XXXDDD,可說是徠卡的鏡頭代表作之一,其中以成像細節我最喜歡75mm F1.25,但論氣氖味道50mm f1.0V4才是我的最愛。 Leica M9系列出了M9、M9P、ME三種版本其功能操作上可以說幾乎完全相同只有外觀上有些不同,在經歷過CCD的問題之後,仍然有為數不少的M9、M9P、ME仍在服役中。我知道Leica Noctilux 50mm f1.0 V4 & Leica M9P的組合,表現出的味道氛圍很特別,但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近十多年前最後一次用這個組合,雖然之前在M9P上一直試了許多鏡頭,但Noctilux 50mm f1.0 V4可以說是我最有感覺的,好像穿越時空回到從前,複習好久不見的老味道,彷彿遇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心中有一種感觸、感動、感傷,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我現役的Leica M9P是用M9系列的第三臺,之前因為CCD的緣故而脫手入手兩次最後也因為CCD而再次入手,不過價格少了一半可說是便宜不少只是它是十多年的相機,手上這顆Leica Noctilux 50mm f1.0 V4其實是第二支了而且是二手鏡,以前最早時曾經買過一支全新的才九萬並且是銀盒包裝,之後因為不會用加上年少無知有眼不視夜神就把它給賣給了朋友,如今二手已經多了一倍的價格也是慘慘的給他買下去,因為真的真的很愛它的味道,而它的表現沒有讓我失望過,除了自己沒對準焦之外,雖然我不常用它但只要帶出去極少讓我失望,可以說是上的了廳堂下的了廚房,除了大家熟知的奶油散景之外,還有略為旋轉的感覺可謂它的標準特色,Leica Noctilux 50mm f1.0 V4在F1.0時的全開光圈沒有非常銳利的焦點,但明暗的過度有一種浪漫優雅的焦外層次。配上M9P的色調濃郁厚實立體感細膩生動,可以說是十分有個性更有特色,而縮至f2.8至f5.6配上M9P的色調濃郁厚實之外,明暗的過度層次則是彷彿絲綢般的順滑柔和,層層疊疊的透亮質感。可以說是一支風貌多變的夜神。也因為如此成為了我的最愛。
測試地點:三鳳中街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9P、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30至1/4000光圈f4感光度160度至4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六合夜市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9P、A模式光圈f1.0至f1.4,快門1/15至1/125光圈f4感光度160度至4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三鳳宮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9P、A模式光圈f1.0至f1.4,快門1/30至1/500光圈f4感光度160度至4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徠卡夜神Noctilux的特別是在於近五十年前就能擁有f1.0的超大光圈,在底片時代可以比F1.4光圈的鏡頭,以提高一級快門使用更低感光度的底片,獲得更純淨更高解析的畫面。但時至今日普遍的無反相機或M240、M10、M11在感光度1000至1600甚至ISO3200至6400以內都呈現出極具水準的感覺,以現在的鏡頭幾乎都擁有銳度細節極強的效果,那用Leica Noctilux 50mm f1.0 V4 & Leica M9P組合還有什麼優勢呢?我的答案是感覺或氣氖,以現代水準數位相機高感光度高畫素很容易,鏡頭銳度十足細節清晰層次分明根本不難,但以上這些50mm f1.0 V4 & Leica M9P剛好都沒有,如果以解析度、像差、暗角、變形、感光度、畫素...等等這些可以數據化的資料以現代的標準來看,徠卡50mm f1.0 V4和M9P都不夠標準,那為什麼成為了我的最愛?因為它所製造出的氣氖和質感,極具個性和特色,但個人覺得徠卡夜神Noctilux 50mm f1.4 V4在使用上仍然要注意,發揮它的特點,不是一昧的開F1.0大光圈在微光的環境就可以拍攝就能拍出十足十的氣氖,而M9P也不是只用ISO160才能拍出色調厚實立體感強烈的風格,事實上使用Noctilux 50mm f1.0 V4,我深深的體會到,相機鏡頭只是工具,如何發揮它的長處不是相機鏡頭而是人,在使用50mm f1.4 V4和M9P時老實說我會選擇主題(人文街景)、環境(弱光多重光環境)、光線(明暗反差大),在拍攝現場觀察最適合的背景(形狀沿伸感)和距離(1米至7米),因為這個組合不是萬能更精準的說算是很挑場合的組合,一但挑對了其特色容易表現無遺,反之缺點一下子就突顯出來了,所以好的照片就一定是清晰銳利的嗎?以現代標準是認爲準焦細節層次銳利才是判斷照片好壞的重要主觀標準,但我覺得不一定是看你要表現的味道而定,以現在衡量相機鏡頭的好壞標準來看,徠卡50mm f1.4 V4和M9P這個組合有過無數好評,但若跟現在的相機鏡頭相比,這個組合的成像素質毫無疑問會被列為不及格,但也正因爲擁有太多缺陷,才造就它獨一無二的完美。如同電視劇''茶金''劇中的名句:東方美人茶是被蟲咬過的茶,它天生就是受過傷的茶,但正因如此,造就了它獨特的味道。茶跟人一樣,傷口讓人脆弱,也使人堅強,就因為有道傷痕,你才變得獨一無二。套用在50mm f1.0 V4和M9P上或許可以這樣說,因為像差暗角明顯、低畫素感光度,這些先天缺點,而造就了它獨特的味道,也才變得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