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下著微雨天空一片灰暗天氣時睛時陰,一下子出太陽一下子下大雨實在不是拍照的好日子,不過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開機照慾症發作越來越厲害,只好帶著相機外出緩解照慾症的症狀,本來是要前往駁二逛逛沒有設定要拍什麼主題,單純就是作作手指運動和眼球運動,剛好經過菜市場想說經過順便晃晃再走,就沿著入口走到了市場內拍了幾張,結果正要離開突然發現之前看到的製麵店有開之外有師父正在工作,真的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相機拿起來就狂拍。以冷水和麵製作的手工麵條,可以煮也可以炒是一般人家常就可以製作的基本麵食之 一。關於麵條的最早文字記錄是東漢時期,在2005 年考古研究員曾在青海民和縣喇 家遺址中發現了距今有4000 多年歷史的麵條,據研究當時是由粟所製成。麵條的粗 細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切分好的麵條可稍稍拉長,若有保存的需要,則可撒上麵 粉後分成小份冷凍,所以製麵也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手作藝術工夫。
這次拍攝真的是專程不如碰巧剛好看見已經製作好的麵條掛在樑上,遠遠的看到有了這次手工製麵師父工作記實的機會,整個製麵廠不大只有一位師父工作陳設很是傳統一旁的擀麵機和掛在牆上的工具日歷以及麵粉老舊的桌子椅子在小小的空間中呈現出製麵小店的歷史歲月,從正面先拍攝客人買麵和夥計在呈重背後背景就是師父工作位置恰到好處,拍了幾張就往旁邊站在店外以不進入店內為原則於巷弄中往裏拍,正巧師父擀完麵糰壓平成一層層的麵皮用不銹鋼的模具壓製著水餃皮很是第一次看到甚是有趣,接著轉換了至側面拍攝師父雙手用模具壓著麵皮呈現出勞作的動態感,接著再來我看師父完全沒有反感,就小心的從右方跨入拍攝側面將水餃皮包裝入袋,再來就拍攝店內的製麵機、地上的麵粉、牆上的工具在一層層的白色麵粉堆疊之下透漏今天工作的幸苦過程,本想這樣就完事了結果更驚喜的是師父將做完水餃皮的其它不規則的麵皮,重新揉搓之後再放入製麵機再次壓平成一層層的麵皮,在陳舊的老機械上皮帶轉動者滾輪壓製出長長的麵皮反覆製Q彈,再放在桌上再用模具壓著麵皮,這次我選擇不拍攝特寫和半身,以全景的方式將製麵店中的陳設、麵粉、麵條透過老舊鐵屋頂洩漏的陽光,完美刻劃出製麵師父的工作幸勞,整個畫面完美極致許久未拍到令人感動的照片和主題了。
在還沒入手Leica 28-35-50mm f4之前,對我來說一機一鏡的最佳組合,不是35mm就是50mm這兩鏡頭再做選擇,而購入Leica 28-35-50mm f4之後,這支鏡頭就成了我的鏡頭蓋也是一機一鏡的最佳組合,常常沒有設定要拍什麼主題我都會帶Leica 28-35-50mm f4出門加上Leica SL2或M240,這次轉接Sony A7R2是這陣子一直在試A7R2,就一直帶著剛好這次拍手工製麵師父工作,拍了一些喜歡的畫面,在拍攝時因為鏡頭光圈小所以直接將感光度調至1000度配合f4光圈拍攝,28mm、35mm、50mm的滑順切換十分靈活整體鏡頭相機的搭配手持非常輕巧好操作除了EVF的刷新率太慢和快門太大聲外幾乎沒什麼缺點。這次拍攝時是先用50mm先試探性的有距離拍攝幾張之後,看製麵師父沒有反感就稍微再靠近拍一些現場的工作秤和包好的麵條,再逐漸往師父工作的正面拍攝用50mm拍特寫35mm拍半身,儘量不移動身體不吸引注意和不干擾師父工作,最後再用28mm拍攝一些全場景的感覺,完整表達出手工製麵師父工作記實。技術資料:拍攝相機Sony A7R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125光圈f4感光度10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