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攝影發明以來從底片時代開始相機的功能可以說只是個黑盒子的功能,對於顏色層次上的變化不太直接的關係其實不大講難聽點根本是一個連接鏡頭和底片的裝置,對顏色層次幾乎不會有直接的影響,反而是底片的種類佔了百分之五十的效果,另外百分之五十是鏡頭,但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相機和鏡頭一樣很重要有一半的重要性,數位相機等於是相機加上底片的合體,對於顏色層次上甚至是立體感有著很重要的份量。此文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相機的前身為暗箱又稱暗盒。就是利用一個黑暗的房子的一堵牆上的孔,將外面的景物投射到平面上。暗箱發展至18世紀已經十分完備方便攜帶的暗箱紛紛湧現,成為業餘畫家和畫壇巨匠在旅途上的良伴。至19世紀初英法等國的攝影先驅開始以暗箱進行實驗,拍攝一系列的照片。最早期的相機,其外觀和畫家用的暗箱十分相似。事實上有不少攝影先驅都是畫家出身。前面提到鏡頭和底片以及相機的大概關係,到了2021年相機從原本單純的暗箱進化到有高畫速、高感光度、高速快門、防手震、高層次、像素轉移......等等。許多的先進功能,讓相機幾乎快比鏡頭重要了,再加上電腦軟體的進步,許多光學上的不完美或拍攝上的不夠好有很多地方都可以修正,攝影的困難度漸漸的變低取而代之困難是難以短時間做到的美感素養。而使用Leica有許多同好朋友大為不大修片或做大幅度改色,都喜歡純焠的色調層次,雖然Leica也進入了數位時代也發出展SL的無反相機了,但對於單純要求細致的層次、洗鍊的顏色、豐富的立體感仍然與時俱進。
前面廢話了一大堆主要訴求的是SL2無反相機和M240測距相機在顏色層次的差異,大家都知道SL2無反相機和M240測距相機的機械操作差別,但顏色層次的差異卻很少有了著墨,自己在網路上也很少看到,這次以經常交換使用SL2和M240這兩種相機,以主觀的看法簡略的文字試著表達出我的個人看法和兩種的差異並且簡單描述徠卡的未來發展。
Leica SL2和M240顏色層次的差異:Leica M240的顏色層次
徠卡現行最新的測距相機是M10系列而Leica M240早就停產了,但M240是從M9進化過來的除了從1800萬提高至2400萬畫質寬容度都提高,而且首次有了Live View 取景以及EVF電子取景器、峰值對焦和數位錄影雖然沒有很好用但仍然方便使用上變的很靈活,並且可以透過原廠轉接環可以使用R、S系統的Leica鏡頭,可以說是M系列數位相機劃時代的進步。雖然M240換成了CMOS的感光原件,顏色層次立體感,確實不如M9的CCD而在低ISO的畫質M9比M240好,但還是有它的特色如果說M9像彩色正片晶瑩剔透的話,那M240就像彩色負片層次細致綿密的話在使用上彈性很高層次的寬容度高,高ISO時但暗部容易有誰訊,顏色則粉嫩溫潤有早期Leica鏡頭拍攝彩色負片的感覺,當然使用現代的ASPH和APO的鏡頭顏色層次會變的更立體而且銳利但油潤,整個可以說在任何場合都很合適也符合M相機的要求,不過感光度最多1000度就極限了,1600度則會有色偏雜色的問題。
Leica SL2和M240顏色層次的差異:Leica SL2的顏色層次
SL2是SL系列的第二代,也是徠卡第一臺4700萬畫素的相機,想當然顏色層次必有特殊之處,SL2畫質層次顏色和M 240不太一樣比較接近M10系列,但又有一種獨特的清晰風格,顏色上清新自然層次綿密柔順,畫質當然是比M240的2400萬畫素等於是跳一個等級以上差距十分明顯,而且使用APO等級的鏡頭,有一種更強的清晰立體感好像要浮出畫面似的和日系相機只有銳利細緻的但立體感層次就比較平感覺像剪貼似的。有一種中片幅的清晰感覺,不過曝光不足或過度就容易色偏有雜訊層次細節損失會比較多,而且使用沒有ASPH非球面鏡頭之前的原廠鏡頭或副廠鏡頭,畫質的過渡層次細節有明顯的不太夠感覺有點使不上力,感光度最多1600度就極限了,3200度則會有色偏雜色的問題。
Leica SL2和M240顏色層次的差異:心得分享
雖然大家都知道徠卡可以透過設定或自動感應設定特定鏡頭內建數位優化,甚至可以在後期在電腦軟體上做修正,但在基本的細節、層次、銳利度上和明暗過渡的感覺都是非常的自然而立體這可以說是徠卡的招牌特色,在使用APO等級或ASPH非球面鏡頭加上高畫素立體感十足可以說Leica近幾年發展的重心,其中又以SL系列的APO鏡頭和M系列35AA的APO鏡頭看得出Leica的企圖心,而且這種光學技術外溢至超大光圈鏡頭例如:Noctilux 50mm f0.95、75mm f1.25、Summilux 90mm f1.5,增強其整體的景深層次立體感有些APO等級的效果,是目前徠卡傾全力投入的新目標,還有複刻一些Leica的歷史銘鏡吸引喜歡老鏡的同好朋友,並且在相機上在細節、層次、畫素再向上提升,並且以M10系列為例用多型號相機群(M10P、M10R、M10M、M10D)來吸引同好朋友買單,一以不同的定位屬性並且於操作功能加精進更加的完善。傳統攝影發明已經超過百年了,而數位攝影也已經發明了超過二三十年了,在不斷的科技進步之下更好的相機、鏡頭一直出現,說實在要拍出好的照片不難但要拍出美的作品需要攝影同好的用心修鍊才能得到,再漂亮的細節、層次、銳利度還是要人去運用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