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鹽埕區大仁路臨時攤販菜市場別名又叫大舞台大菜市(大舞台戲院是一間位於高雄市鹽埕區的已歇業電影院,其建築外觀特殊於民國88年3月結束營業後閒置至令,因為位於大舞台戲院對面是目前高雄鹽埕現存最大的菜市場。不過平常是從下午三點左右至午夜12點是人車通行的大馬路,但在清晨十二點會搭起帆布棚在5點多左右到中午兩點多的時間內,各式的攤販和廠商會在一大早的時間點,來到這裡擺設各種古早味的帆布攤位例如:雞豬牛肉,魚蝦海鮮、熟食點心、衣服皮包、花卉盆栽、水果蔬菜十分熱鬧而且選擇多,這種生活五十年如一日的勤勞可以說是傳統菜市場的精神,也是給予第一次到大舞台大菜市的第一印象。大約在一個月前左右扰已經來拍過這裡,當時是近十一點來拍攝,現場仍然熱鬧人非常多在垂直直落地的陽光和黃色、黑色、綠色、在滿滿的帆布映入眼簾的大帆布之下,各種攤販和廠商在這裡使出混身結數不停的招攬客人做生活叫賣聲不停,在人聲鼎沸的么喝聲和令人十指大動的食物香氣以及五顏六色的雞豬牛肉,魚蝦海鮮、熟食點心、衣服皮包、花卉盆栽、水果蔬菜之中,彷彿像是進入時光隧道展開時光旅程,這在位於擁有數十年歷史的舊大舞台戲院旁、見證鹽埕區的沒落和再起。
但這次不是來拍早上的氣氖而是專程來拍大舞台菜市場休息拆除帆布棚的過程,因為之前有先問過拆除帆布棚的時間,所以這次在十二點半左右來拍攝順便等候,現場人明顯少很多有些攤販廠商則已經開始清理打包準備要休息了,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攤販廠商都已經撤走了留下空空的折疊桌子,陸陸續續一直有人收拾大包小包用推車用貨車載走,現場看到一位菜攤阿伯在整理蔬菜要打包逆光的感覺讓蔬菜看起很新鮮,將蔬菜整理挑掉爛葉清洗後蓋上一層報紙一把青菜一層報紙最後放上碎冰保泠第一次看到,詢問了阿伯說這樣最保鮮才能進冰庫冰起來,還有魚販正在用塑膠鎚將保鮮用的冰塊敲碎裝桶準備撤掉空氣中彷彿有著一陣魚腥味,然而傳統市場豬肉攤是一定少不了但現場看豬肉攤收的比較慢仍有二、三家在切肉、掛肉、販售中,鮮紅的肉骨、豬皮、排骨一旁的刀具和砧板傳遞出溫體豬的肉香味,攤販和廠商在桌子間不斷推著搬著貨物,而多位清潔人員不停的打掃垃圾整個感覺有些悠閒有些忙碌。
近下午一點左右拆帆布棚的工人來了就陸續推著推車兩人一組共四個人,先將一整排的桌子腳架先收走疊放整齊後推回倉庫,這樣來回了好幾次才收完一半的市場空間,而另一組則開始拆帆布棚,帆布棚分為前後兩大區域而每區域則分為左中右三部分,先拆右邊的帆布只見的工人熟練的拆鬆固定的繩子和支架,將帆布一邊放下再放另一邊之後拆鬆固定的繩子在地上兩人合力捲起來,這樣依序的將左中右三部分拆下來捲好放好,前面提到這個市場平常是大馬路所以在還在拆除過程汽車機車就不斷的往身旁開過有點危險,另外因為前段有部分是黑色的帆布所以光影顏色比較不突出,而拆到黃綠色帆布時整個角度、顏色、形狀、光影感覺大爆發,並且加上工人大哥有順序的拆、拉、捲、收產生了很特別的美感,老實說第一次拍攝這樣的主題感覺很深刻也很特別,尤其是拆中央最大的黃綠色帆布最有感覺,帆布呈現波浪狀還有顏色、形狀、光影有一種獨特的街拍美感是我近期以來極少看到的,就這樣拍到下午一點四十分左右,剩下一半未拆的帆布棚未拍因為有事就先離開了很可惜沒有拍完。
這次拍高雄鹽埕大舞台菜市場休市拆帆布棚記實帶了Noctilux 50mm f1.0、75mm f1.25和voigtlander vm 12mm f5.6三支鏡頭,因為上次是帶 Apo Summicron-M 50mm f/2 、Apo Summicron-M 90mm f/2 和voigtlander vm 15mm f4.5所以這次刻意帶夜神出來,不過只用了75mm f1.25和 12mm f5.6二支鏡頭,首先用75mm f1.25拍攝各式的攤販和廠商準備收攤的動作和一些物品,在拆帆布棚的工人快來的時候換成了12mm f5.6,用超廣角的感覺拍攝一些在大帆布棚下攤販推車收拾離開搬貨的畫面,最後拍攝拆帆布棚的工人拆帆布的過程在拍的時候,我儘量以工人為中心繞著拍攝,拍攝到一些不錯的畫面,但可惜的是用75mm f1.25時在帆布棚內時感光度用100度至400度就夠了快門還有1/60至1/250秒,在用12mm f5.6時在帆布棚內時感光度用800度至3200度就快門只剩下1/15至1/60秒左右有時人物動作太快無法定住而且有點雜訊放大更明顯。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SL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250,75mm光圈F1.25至F2、12mm f5.6光圈F5.6至F8感光度100度至32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