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入手試過許多Sony A7系列,Sony A72、A7R3、A7S2、A73、A7R3,可以從1200萬畫素的高感光機型、2400萬畫素的一般畫素機型、4000萬畫素的高畫素機型的無反相機都試過了,而且都是轉接手動鏡頭使用,幾乎都是用徠卡 M卡口的原廠和副廠鏡頭,而早期會用Sony A7系列,是因為在當時A7系列實在小巧好用轉接有很方便,一直到現在因為入手Nikon zf和z7試用過效果不錯,所以才將Sony A7R3賣掉,但對於Sony A7系列仍有一台我十分有興趣的機型,就是Sony A7C,或許說是二手的Sony A7C,早期此機剛上市售價近五萬元,老實說買不下手,現在入手則因為A7C2和A7CR的推出,Sony A7C二手價降到三萬多元感覺就可以入手,而且品項超好價位上整個CP值超高,以其小型袖珍的體形重量,搭配我常測試新相機的Voigtlander 50mm F1.0,不知道效果如何?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Voigtlander 50mm F1.0轉接Sony A7C隨拍分享:操作使用
自從入手Nikon zf和z7之後,賣掉Sony A7R3之後手上就没有Sony的無反相機,一直到這次入手二手的Sony A7C,才讓我的防潮箱裡再出現Sony的無反相機,其實入手Sony A7C單純是因為它小型袖珍的體形重量,搭配徠卡 M卡口的鏡頭,感覺很速配,這次搭配的是我最常用的Voigtlander VM 50mm F1.0,也是我喜歡的焦段,不過50mm F1.0比較大支,裝上Sony A7C有些頭重腳輕,從正面看有種相機被擋住的感覺,不過外觀感覺像是同品牌外觀還不錯,另外比較小EVF電子觀景窗沒有A73、A7R3舒適,小手把握感不大好有點不大方便,建議加把手比較好,實際操作都用A光圈先決模式,再搭配曝光補償去做增减,整體使用起來操作手感不錯,Voigtlander 50mm F1.0對焦環阻尼良好輕重適中好轉動沒有任何的遲緩,在電子觀景窗就可以看清楚淺景深和構圖的感覺非常直覺,但休眠時開機有些慢,近距離建議縮一格光圈比較容易對準焦,另外1/8000秒加上ISO50在光線充足之下使用F1.0光圈仍十分方便比M10R好用。
Voigtlander 50mm F1.0轉接Sony A7C隨拍分享:色調層次
Voigtlander VM 50mm F1.0,是福倫達的M卡口超大光圈鏡頭,屬於現代鏡的味道,50mm f1.0的大光圈有一種夢幻的散景風格,而2020年9月上市的Sony A7C雖然已經出來4年的時間,雖然只有2400萬畫素,但這次實際拍攝上,感覺比前一代一樣2400萬畫素的Sony a73,明顯細節上更細緻銳利,層次上更順滑柔和些,也印證了Sony每一代的無反相機,不只在功能上進步,在畫值上也有十分明顯的改進,在最大光圈f1.0就是可用光圈,Voigtlander VM 50mm F1.0轉接Sony A7C的組合,呈現的味道有一種銳利而清新的立體感,在全開f1.0光圈情形之下,呈現的散景味道也非常朦朧夢幻,除了f1.0有些暗角但中央銳利畫面邊角普通,縮至f1.4光圈中央極銳利畫面邊角落銳利不錯,使用在Sony A7C上整個畫面清晰度明顯提升,曝光過度容易亮部出現些許光暈建議曝光可減半格保留細節後製再調整。
測試地點:菜市埸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Sony A7C、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30至1/1000光圈f1.0,感光度4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美術館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Sony A7C、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4000光圈f1.0,感光度1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跳蚤市埸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Sony A7C、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500光圈f1.0,感光度4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凹子底公園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Sony A7C、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500至1/4000光圈f1.0,感光度5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Voigtlander 50mm F1.0轉接Sony A7C隨拍分享:個人看法
會入手Sony A7C其實就是喜歡超輕量的外觀和小巧的重量,基本上去掉軍艦部整個相機外觀,視覺上變的袖珍許多,實際重量也很輕外出拍攝超有感,並且轉接Leica M鏡很搭配,而且可以用天工環能讓M鏡自動對焦,可以說是可玩性相當高的無反相機,也是索尼最特別的無反相機,而且目前市埸沒有同類型產品,還有最有感的是A7C的感光原件是BSI CMOS,它的優點就是轉接大部分的Leica M卡口的廣角老鏡,在畫面邊角不會色偏紅移或崩潰磨糊,這樣的畫面感覺對使用老鏡十分友善,另外入手Sony A7C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可以搭配Leica M10R來個雙機拍攝很便,而且有Leica M10R没有的側翻轉銀幕和機身防手震以及高ISO,可以說在實際拍攝方便許多,少了後製軟體處理的過程,使用手動對焦鏡頭,不論是單眼鏡頭或Leica M卡口鏡頭,在實際拍攝只需構圖、放大區域、對焦並拍攝。Sony A7C加上超輕量的外觀和小巧的重量,配上小型的徠卡 M卡口鏡頭,真的比Leica M10R更輕巧袖珍,而且加上天工環能讓M鏡自動對焦,實在超方便,自己也準備等到自動對焦轉接環二代再來入手,我想應該會更靈敏而且重量應該可以超過500克,手上的所有夜神鏡都可以使用了。PS.自動對焦環,有人說如果超過500公克的鏡頭也是可以使用,但是馬達的負擔比較重,如果這樣常使用這些重的鏡頭第一個很耗電第,二個對焦不太準,第三個很容易壞掉耗損比較嚴重,所以我個人覺得未來應該會出第二代,會針對這些問題在再以克服,才是最完全的自動對焦轉接環,這樣我手上的大光圈鏡頭就都幾乎可以實現自動對焦,這也是我現在不買自動對焦轉接環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