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是我常常拍攝的題材,所以每當手癢就去逛逛拍拍,而我常去的地方不遠,例如:鳥松溼地、洲仔濕地、澄清湖、凹子底公園、保安濕地、台糖花卉中心...等等,都是我常去花草攝影的地點,花草主題攝影幾乎四季可拍,早上的光線最美又乾淨又自然,加上晨曦露球往往簡單的花草植物可以表現出浪漫的味道,而其味道的產生除了長焦段的壓縮感之外,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散景,什麼是散景,散景亦稱焦外成像,一般表示在景深較淺的攝影成像中,落在景深以外的畫面,會有逐漸產生鬆散模糊的效果。散景效果有可能因為攝影技巧或光圈孔形狀的不同以及光學設計的不同,而產生各有差異的效果。基本上景深和散景兩者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以下是我常用花草攝影散景的三支鏡:Minolta RF 250mm F5.6、Pentax-A SMC 135mm f1.8、Petzval 80.5mm f1.9 MKII,不同的焦段、結構、光圈,呈現出特色各異效果突出的魅力風格。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Minolta RF 250mm F5.6

 

        Minolta RF 250mm F5.6這支鏡頭的特色,除了小巧輕盈之外,它獨特的散景更是一大特色,使用上多注意使用,就可以創作出二種不同散景風格,一種是二線式散景、二種是甜圈圈式散景,在前景和背景如果没有點狀的物體或光點的時候,反射式鏡頭就會出現類似二線性的散景,就是前景背景的物體邊緣,會呈現明顯的强烈擴散感(有些像是水墨畫的暈染味道),如果在前景背景如果有點狀的物體或光點時,就會出現印象中類似甜圈圈式散景,一圈一圈似的擴散光點,也就是俗稱的甜圈圈式散景,但要很注意逆光或光線直射鏡頭會降低銳利度和層次反差。Minolta 250mm F5.6是一支幾十年的老鏡,常用在Nikon zf和GFX50S2上,雖然是反射式鏡頭,雖然有250mm不過光圈只有f5.6,但在色彩層次仍是屬於前段班的水平,以反射式鏡頭算不錯,拍攝事後用軟體銳化一下效果不錯,不然直接拍看EVF或螢幕您可能會覺得是鏡頭有問題,因為看起來會色彩很淡層次不佳,基本上是需要後製的鏡頭,但確是我入手最久,拍攝花草最常用的鏡頭。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Pentax-A SMC 135mm f1.8

 

        Pentax的手動鏡系列的色調層次是以輕柔粉滑的質感為主,入手Pentax-A SMC 135mm f1.8幾乎都轉接FUJIFILM GFX50SII用,雖然是最近入手但拍攝花草幾乎是我不能不帶的鏡頭,轉接中片幅相機上換算就大約是105mm f1.2左右,是特別的攝影規格,呈現出不同於35mm全片幅的跨張虛化壓縮感,近距離拍攝暗角比較不明顯,中遠距離拍攝暗角比較明顯,但可以軟體處理,Pentax-A SMC 135mm f1.8的最大光圈F1.8和四週失光暗角明顯中心銳利邊角普通,f1.8抗光性略有不足需注意會亮部有點光暈,縮光圈至f2.8會四週失光暗角但不明顯,從中心銳利邊角銳利度明顯提高,中心和邊角色彩層次均匀,反差細緻滑順層次柔美細緻立體感,建議加Nikon AF 85mm f1.4 if的HN-31遮光罩剛剛好不會增加暗角,還可以有效遮光,磨糊散景表現出前後景形成如粉彩畫的肌理質感,搭配富士色調上表現不太重鹹不太清淡有一種醍醐味剛剛好的味道和Nikon Z 135mm f/1.8 S Plena類似,整體味道柔順圓潤絕美。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Petzval 80.5mm f1.9 MKII

 

         Petzval 80.5mm f1.9 MKII也是我拍攝花草時的主力鏡頭之一,用在Nikon zf和GFX50S2上,其獨特的光學設計讓銳利的中心部分完美過渡至邊緣的柔焦部分,具備七級散景調節環的黑鋁版,可以有一級至七級的旋渦效果,可以從一二三級的渲染式散景逐漸加强至四五六七級的旋渦式散景,七級的變化堪稱是多重變化鏡,在控制散景效果上十分容易如水墨如旋渦渲染的散景和水彩般的色調層次,而水彩般的色調如畫似的畫質表現非常迷人,並且又以80.5mm焦段加上f1.9光圈,帶來現代鏡頭無法模彷的淺景深魅力。還可以插入以改變散景形狀的創意造型光圈葉片,帶來心形、星形、鑽石,可以增加不同散景的形狀造型,畫面中心部分呈現水晶剔透般清晰銳利,但到四週邊緣會有暗角細節和明顯鬆散磨糊,而縮小光圈至f4至f5.6會較銳利暗角解像力明顯改善許多,層次質感溫潤順滑色彩渾厚豐實,抗耀光弱逆光時容易昡光、鬼影,十足老鏡的味道。雙光圈系統加上散景控製,可以混搭使用有多種不同的畫面風格,基本上拍攝主題若要清楚只能置於中央才會清晰銳利。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


        
花草攝影散景三支鏡分享:個人看法


        進入2024年科技越來越進步,許多光學設計和數位修正功能越來越厲害,相機畫素越來越高,鏡頭解析度越來越利、色彩層次越來越標準,電腦軟體數位修正越來越厲害,基本上拍一張不錯的照片幾乎没什麼難度,另外鮮豔色彩、銳利層次、HDR、美膚....等等特效一大堆,使得照片看起來都很標準一致的標準,但很標準不過没特色,反而是一些老鏡,能夠創造出特色,雖然以紫邊、色散、變形、銳度...等等各項現代光學標準,可以說沒有一項比的上現代鏡頭,但其保留了經典的散景及淺景深效果以及光學缺點,讓畫面中除了主題所有東西都失焦,提高視覺集中度,為影像畫面賦予深度形成立體感,增加矇矓浪漫之美,來創作出現代光學標準以外的經典畫面特質,而Minolta RF 250mm F5.6、Pentax-A SMC 135mm f1.8、Petzval 80.5mm f1.9 MKII這三支老鏡,就是我用來創作經典畫面特質的,可以說是每一支都很有特色,是我拍花草最愛用的三支鏡頭,雖然一起帶出去很重,但我甘之如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花草攝影散景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sir 的頭像
    wangsir

    wangsir的部落格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