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mm片幅大光圈鏡頭轉接FUJIFILM GFX50SII


        自從2016年Hasselblad X1D無反中片幅相機橫空出世,除了震憾了所有的攝影品牌也吸引了許多攝影同好的注目,除了M43、APS、35mm片幅無反相機之外,又多了一個優質的影像記錄選擇,接著FUJIFILM GFX50S無反中片幅相機推出,直接降低了無反中片幅相機的使用門檻了,價格和35mm片幅無反相機旗艦機差不多,但感光原件大了1.7X倍雖然不是底片中片幅的尺寸,但是33X44的規格也是一種突破和創意,也因為這個規格尺寸而出現另一種新的用法或玩法,就是35mm片幅大光圈鏡頭轉接無反中片幅相機,因為不是真正底片中片幅的尺寸感光原件,所以可以有些大光圈鏡頭可以勉强的使用而無成像圈,也加上較大的感光原件形成更朦朧更淺的景深散景,不同於35mm片幅的效果令許多人著迷,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35mm片幅大光圈鏡頭轉接FUJIFILM GFX50SII:手動對焦


       33X44的尺寸無反中片幅規格從Hasselblad X1D無反中片幅相機開始到現在已經是主流了,而35mm片幅大光圈鏡頭拿來轉接使用超過一半都是用手動鏡頭居多,所以手動對焦加上大光圈鏡頭,可以說是一些不常用手動對焦或幾乎只用自動對焦的同好朋友望而卻步,其實現在的數位相機的鋒值對焦和放大對焦都很方便,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可以直接上手十分方便,當然如果用到全開光圈或近距離拍攝對焦建議用小一格拍攝比較保險,儘可能不要只看EVF來手動對焦因為有很大的機會看起準焦但實際是脫焦,而且如果時間允許建議可以多拍幾張更保險。


35mm片幅大光圈鏡頭轉接FUJIFILM GFX50SII:夢幻散景


       原35mm片幅鏡頭焦段尺寸乘於0.79才是換算33x44中片幅上的真正焦段,例如50mm X 0.79=39.5mm差不多是40mm左右,而大光圈鏡頭則除了景深更淺之外,其景深更淺散景更加夢幻朦朧,也因為如此許多同好朋友就是被這樣的感覺吸引的,我個人實際用Ttartisan 50mm f0.95和Voigtlander 50mm f1.0、Summilux 75mm f1.4、Noctilux 75mm f1.25...等等這些超大光圈的鏡頭在轉接FUJIFILM GFX50SI上使用,雖然會有程度上不一的暗角或小黑角情形出現,但呈現的散景確比在35mm片幅相機上更迷人瑰麗,如果刻意的找有光影的背景或逆光拍攝,在近距離時則效果更加强烈,可以說一般在35mm片幅相機上看不到的感覺。

    
35mm片幅大光圈鏡頭轉接FUJIFILM GFX50SII:呈像暗角


       一般成像上可以涵蓋33X44規格尺寸的鏡頭基本上縮光圈解像力都不會太差,應該都承受的住中片幅5000萬畫素的考驗,但是如果是全開光圈時像f0.95、f1.0、f1.2就不一定了,基本上如果是舊款的老鏡頭没什麼多層鍍膜和口徑太小或非球面鏡片,不要說一億萬畫素了可能連5000萬畫素都很吃力,所以如果要專程入手一支鏡頭轉接中片幅相機,建議先租借試試看或查資料確定是否可用,不要有明顯的黑角成像圈即可,暗角或小黑角其實後製軟體都可以處理不用太在意,而且如果使用大光圈鏡頭四週邊角的解像力降低的現像有很大的情形會溶化在散景中看不出來,如果要求四週邊角的解像力高建議用中片幅鏡頭或移軸鏡頭比較保險。


35mm片幅大光圈鏡頭轉接FUJIFILM GFX50SII:個人看法


          35mm片幅大光圈鏡頭逆幅轉接中片幅在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越來越多人測試分享這樣的效果,越來越多人以轉接環將不同廠牌的相機鏡頭轉接使用,可以將相機鏡頭的可玩性提昇到極致,挖掘挑戰鏡頭的影像圈極限已經是許多同好朋友的樂趣,這種35mm全片幅搭配33X44中片幅的效果,結果我的經驗大部分的情形感覺質感比我想像中好,最主要的是沒有明顯的成像圈黑角只有暗角的話,在中片幅上呈現出不同35mm片幅的距離空間,加上中片幅5000萬畫素的細緻度,彷彿將超大光圈的的虛化散景味道展延出另一種多重層次風貌特色,細膩清晰立體感十足,是現在許多攝影同好的樂趣,創造出不同的視覺感受,所以不同的顏色和夢幻的散景以及清晰的層次,是一種異於於原廠鏡頭的逆幅轉接特色,讓淺景深的散景變化上又多一種不同的層次風格,尤其是近對焦距離在逆幅轉接的效果放大之下也有類微距的感覺,也讓攝影者多了一種創作的新方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sir 的頭像
    wangsir

    wangsir的部落格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