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四個過程:找喜歡拍、拍得好看、深入主題、實驗創新

      攝影(英語:photography)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底片相機或者數位相機進行攝影,很多人想學攝影除了考慮要入手什麼品牌的相機鏡頭之外,要拍什麼題材是許多初入門的同好朋友最常遇到的問題,但找到要拍的題材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拍的好看拍出漂亮的作品,然後拍出漂亮的作品之後呢?很多人到了這裡就開始出現所謂是撞牆期,意指拍的好也拍的漂亮了確僅此而已似乎無法再突破創造新的感覺了,相信有些同好朋友會遇到這種情形,其實我也遇過這種情形,也苦腦過甚至一段時間没拍照,之後想通了後才有繼續拍照,我把這個過程規纳到四個過程:找喜歡拍、拍得好看、深入主題、實驗創新,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攝影的四個過程:找喜歡拍


      想信初學攝影的許多人都是因為想拍什麼而學習攝影,例如拍人像、風景、街拍之類,當然也有人是因為想學攝影而找題材來學習攝影,所以不論是那一種都是找一開始喜歡攝影主題來拍,是攝影的四個過程中最先開始的,而因為喜歡會很努力用心的去拍,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學習進步取得成就,直到不管如何拍都不好才開始研究是那裡有問題,再進入攝影的四個過程中:拍得好看。


攝影的四個過程:拍得好看


      攝影的四個過程:拍得好看可以說是在學習了解基本的曝光、光圈、快門、感光度、構圖、光線.....等等主客觀條件之後,學習如何熟練的掌握這些主客觀條件,去產生漂亮的畫面或作品並且獲得成就感,有人會一直在這裡獲得成就感滿足不會再進入下一個過程,取決每個人的個性、觀點、勵練、想法,也有人覺得無法突破而放棄攝影的也有,也有人覺得無法突破不想放棄攝影而遇到撞牆期,就可能進入攝影的四個過程中的深入主題,去尋求突破原有的想法或限製。


攝影的四個過程:深入主題


      攝影的四個過程:深入主題,個人認為就是遇到撞牆期之後的解決方式,換個方式去看攝影主題去了解它而不只是單純的拍攝而已,所謂的深入主題簡單的說就是深入研究你拍攝的主題的意思、方向、風格、内涵....等等,就是不再單只是拍出表面的漂亮結構紋理,而是了解主題内在的意思内涵可以發現更多表現的角度或感覺,進而多出多種的表達方式或觀點,除了拍出表面的漂亮也展現出内在的意義,不過其實也有另一方式就是換另一種攝影主題也是可以,但也有可能再遇到撞牆期。


攝影的四個過程:實驗創新


      攝影的四個過程:實驗創新,其實在深入主題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實驗創新的因子了,在研究攝影主題方向、風格、内涵...等等,了解之後用不同的手法角度去表現原來的攝影主題時也帶了實驗創新的情形,但更廣意的實驗創新的意思,不單單只有用攝影手法而已,更必須去了解、參觀、學習、不同的藝術手法或創作方式,來觸類旁通或熔會貫通在原有單一的攝影藝術思考,例如:繪畫、雕塑...等等的不同藝術創作,變成多元的藝術思考進而表現在攝影上,豐富作品的表現意義和手法。

攝影的四個過程:找喜歡拍、拍得好看、深入主題、實驗創新
      以上攝影的四個過程:找喜歡拍、拍得好看、深入主題、實驗創新,其實限於自己文筆太差無法更精準的描述出我的觀點和經驗,只能夠粗淺的表達出大概意思,忽然想到武俠小說中,主角在追求至高的武學境界需要勤加修練之外,得遇名師指導或觸類旁通都是不錯的方式,如同金庸武俠小說中《倚天屠龍記》的男主角張無忌,在因緣際會學習了乾坤大挪移、太極拳、劍和聖火令神功心法最後熔會貫通,交叉運用克服難關,這樣的比喻或許有些不倫不類,但其實每個人不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嗎?PS.金庸在《倚天屠龍記》內這樣描述:「張無忌見到一頭兀鷹向下俯衝,離他身子約莫三尺,便即轉而上翔,身法轉折之間極是美妙。他忽然心想:「這一下轉折,如能用在武功之中,襲擊敵人時對方固是不易防備。」……他知此後除了繼續參習九陽神功、更求精進之外,便是設法將已練成的上乘內功融入謝遜所授的武術之中,因之每見飛花落地,怪樹撐天,以及鳥獸之動,風雲之變,往往便想到武功的招數上去。這時只盼空中的兀鷹盤旋往復,多現幾種姿態。」我覺得這就是觸類旁通或熔會貫通的一個例證比喻,不一定從攝影上取獲得進步的契機。最近看了一些藝術創作,也運用了攝影的手次但確是其中的一個媒介而已,並不是表現的主體方式,讓我體現出攝影只是創作的手法而不是唯一,或許我們無法像這些藝術家去創作但可參考借用給自己新的想法和靈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攝影的四個過程
    全站熱搜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