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創新模仿復刻主觀分享

      創新模仿復刻在各行各業各種產品,這些過程手法在創新進步的過程中,幾乎都是不可閃避的,在科技進步發達的現在,其實真正創新的東西不多,秘密也不多,許多的創新都是站在原有的基礎上去發展,而且在創意缺少的現在,抄襲的卻很多!以攝影鏡頭來說最近這種情況就挺多呢,但印象剛接觸攝影時正是底片時代的黃金發展期,日本或是德國相機品牌稱霸市場的時候,創新創意一直都是日本德國這些品牌的神主牌甚至是DNA,可以說各品牌一直推陳出新,爭奪市埸第一或規格創意第一耐用第一,品牌模仿的情况反而比較少,或許說明目張膽不多,因為在當下的這些品牌,都有各自的品牌氣節和傲氣不會追隨其他人起舞,或是不屑模彷其它品牌,不像現在攝影鏡頭市場,尤其在數位時代之後各種的模仿復刻似乎司空見慣,以下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oigtlander Nokton 35mm F1.5轉接

Voigtlander Nokton 35mm F1.5轉接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S optics ism 50mm f1.0 & Leic

MS optics ism 50mm f1.0 & Leic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S optics ism 50mm f1.0轉接Sony

MS optics ism 50mm f1.0轉接Sony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TArtisan 35mm f0.95 & Fujifil

        入手Fujifilm X-Pro2無反相機,因為習慣50mm焦段所以入手了Voigtlander 35mm f1.5,結果拍起來效果不錯,所以又想再找一支35mm焦段來搭配X-Pro2用,不過花幾萬元來再買一支不常用的鏡頭好像不划算,因為全片幅的35mm焦段我仍然少用,所以開始把目標放在APS-C鏡頭上,心想就算不好用也才幾仟元還可以接受,而且幾乎都是超大光圈,選擇性高有中一、七工匠、銘匠、美科、星曜大陸鏡頭品牌,有f0.95、f1.2、f1.4大光圈規格,不過因為APS-C鏡頭都是固定的卡口,無法像Leica M卡口鏡頭可以轉接各式的無反相機,所以就開始考慮要入手Sony E卡口還是Fujifilm X卡口?最後還是選擇富士,原因很簡單因為比較好看XD,因為X-Pro2外型是測距式相機外觀,搭配其銀黑斑馬紋路的鏡頭外觀,整個一機一鏡藝術感十足,而這支TTArtisan 35mm f0.95,擁有f0.95的超大光圈和35mm焦段,用在X-Pro2焦段上剛剛好,是我喜歡的50mm標頭焦段,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S optics ism 50mm f1.0轉接Nikon

MS optics ism 50mm f1.0轉接Nikon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第一支宮崎光學 MS Optics ism 50mm f

        早期從宮崎光學50mm f1.1剛出來的時候就在注意了,這個日本獨立鏡頭品牌,其17mm、24mm、28mm...餅乾鏡又超特別,但直到ms optics 50mm f1.0出現才認真在研究它,因為f1.0光圈和40mm長度以重172公克的規格,很難讓人不注意到它,而且又是徠卡M卡口更是吸引人,最主要是可以用在徠卡M上之外,還有透過轉接環,幾乎可以用在所有的無反相機品牌上使用,但是因為之後先去研究萊卡了,也陸續入手一些萊卡鏡頭,所以也慢慢淡忘此鏡,這次會想到這支鏡頭老實說,主要目前是研究入手副廠M鏡為王,講白了就是不想在花大錢買Leica M鏡XXXDDD,雖然徠卡M鏡真的很棒,但是花數倍的價格是否有數倍的價值就見仁見智了,這次無意中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出手這支鏡頭,又勾起以前的印象,所以花了點時間去研究它,才發現這支鏡頭真的很特別,尤其是畫質上很有老鏡的感覺,所以研究了一下之後就去交易了,發現這支鏡頭成像散景真的很特別,當然這種萊卡卡口的鏡頭,要先用萊卡的相機來試試看才行,手上四千萬畫素的Leica M10R,用這種新造老鏡不知道效果如何,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oigtlander 12mm f5.6轉接Fujifil

        Voigtlander 12mm f5.6,是我用Leica相機的第一支超廣角鏡,從Voigtlander 12mm f5.6 L39開始用,再來的Voigtlander 12mm f5.6二代,到現在的Voigtlander 12mm f5.6三代,分別用在Leica M9、M240、M10R和Sony A7R3上,此鏡每一代都質感做工很不錯,光學表現很好,而且價格不貴比起Leica除了規格上勝出之外,價格更是便宜徠卡許多,也讓我從一代用到三代,並且再入手10mm f5.6和15mm f4.5這兩支超廣角鏡,可以說是我的超廣角鏡之不動三本柱,在未入手Laowa 12-24mm f5.6和Leica 16-18-21mm f4之前,出門拍照這三支最少我一定會帶一支出去,成為我拍攝的利器,尤其是拍一些風景建築主題時,但因為Fujifilm X-Pro2不是35mm全片幅,而是較小的APS-C感光原件,所以實際12mm焦段需乘於1.5X,才是實際等於35mm全片幅的18mm超廣角鏡頭,以福倫達泠洌的質感,配上富士亮麗的色調,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效果呢?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non TSE90mm f2.8婚紗人像攝影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網路數位時代的攝影速成之反思

文章標籤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