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德日夜神的差異特色和選擇搭配(純綷主觀分享不喜勿入)


          因為科技的突飛猛進在電腦輔助光學設計之下,加上非球面鏡片的生產方式創新和加工組裝技術進步,使得現代鏡或稱新鏡都十分銳利和層次分明抗光性强,但隨著千篇一律的銳利色彩飽和而失去特色,一般的新鏡反而不那樣吸引人,相對於老鏡確在這個時候或應該說很久之前就開始了,老鏡一直以來因為早期光學的不完美或缺陷而造就出的特色美感,使得老鏡一有在攝影世界之中佔有一席之地,並且隨著時間越陳越香,所以網路上也才有這一句話,新鏡看銳利層次,老鏡看散景感覺,短短的十個字言簡意駭的描畫出新鏡和老鏡的不同,也可以道出新鏡和老鏡本質上的差異,而這次分享的是以超大光圈的L39和M卡口的夜神來比較其差異特色和選擇搭配,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其它那些天皇級天價級的上古神鏡和電影鏡以及改裝鏡就不在此列了。

DSCF2648.jpg

       因為最近相繼入手Voigtlander vm 50mm f1.0、Canon 50mm f0.95LTM、Canon 50mm f1.2LTM三支超大光圈的東方夜神,加上Leica M10R和Leica M9P以GFX50S2的交叉使用,有許多的同好朋友問我Voigtlander vm 50mm f1.0、Canon 50mm f0.95LTM、Canon 50mm f1.2LTM的效果如何,或是比較起Leica的Noctilux系列那一種比較好?,再加上之前用過後來賣掉的konica hexanon 50mm f1.2和Ttartisan 50mm f0.95使用的感覺印象,以及本來手上使用許久的Noctilux 50mm f1.2、Noctilux 50mm f1.0、Noctilux 50mm f0.95、Noctilux 75mm f1.25,前前後後近十支的德日夜神加上Leica M10R和M9P的交叉使用,畫面的感覺產生極大的不同,這次將這些超大光圈的鏡頭,俗稱夜神的鏡頭分成東方日系夜神Voigtlander vm 50mm f1.0、Canon 50mm f0.95LTM、Canon 50mm f1.2、LTMkonica hexanon 50mm f1.2和Ttartisan 50mm f0.95和西方德系夜神Noctilux 50mm f1.2、Noctilux 50mm f1.0、Noctilux 50mm f0.95、Noctilux 75mm f1.25,來做一個簡單的文字分享。

DSCF7322.jpg

       不論是東方日系夜神或西方德系夜神,也是有現代鏡和老鏡的差別,除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外,也因為時代的科技技術以及材料光學的落差,其表現出來的感覺既使同為西方德系夜神仍有不同,東方日系夜神也是如此,以上述的九支夜神,東方日系夜神老鏡是Canon 50mm f0.95LTM、Canon 50mm f1.2LTM、konica hexanon 50mm f1.2,東方日系夜神現代鏡則是Voigtlander vm 50mm f1.0、Ttartisan 50mm f0.95,而西方德系夜神老鏡是Noctilux 50mm f1.2、Noctilux 50mm f1.0,西方德系夜神現代鏡則是Noctilux 50mm f0.95、Noctilux 75mm f1.25,其本上東方日系夜神老鏡的色調和散景呈現是魚斑式的點狀風格而色調則渾厚濁亂的味道,東方日系夜神現代鏡散景呈現是粉畫水彩畫的暈染風格而色調則呈現出清新柔利的感覺。接下來西方德系夜神老鏡的色調和散景,色調呈現出濃醇油潤的風格,散景則是如油畫渲染風格。西方德系夜神現代鏡的色調和散景則是色調呈現出油潤清新的味道,散景表現出刀銳奶化的水墨畫輕染風格。PS.因為Leica M機没有日系的色彩模式,所以老鏡新鏡在搭配老機新機也會有不同的感覺,例如:以上鏡頭使用在Leica M10R(新機)和Leica M9P(老機)上會有不同的味道。如果老鏡搭配Leica M10R層次會銳利些,老鏡搭配Leica M9P層次會更柔和滑順,反之新鏡搭配Leica M10R層次會更銳利清晰,新鏡搭配Leica M9P則會層次柔中有利,所以入手夜神級鏡頭選擇上可以考慮要搭配的相機,產生的畫面質感和調性。

DSCF9169.jpg

       其實俗稱夜神通常指最大光圈在f1.2、f1.0、f0.95這之間的鏡頭,銳利度其實不是其强项,這類鏡頭最强的是其色調和散景呈現出的氛圍,在一至七公尺内在最大光圈下呈現出是最有氣氛但相對景深也很淺容易脫焦,一般印象中鏡頭的磨糊景深是指被攝主題的前後沒有對到焦的地方,但大光圈的夜神磨糊景深在則不止是這樣,而是在被攝主題的前後和同一平面的四週才是,所以就算縮光圈至f1.4時景深也只有幾公分,所以它的磨糊範圍其實很大而且離拍攝主題越近越明顯,而在配合上背景紋理、光線質感、取景角度,這類大光圈鏡頭很容易製造出深刻的氛圍感,並且是其它鏡頭做不出來的,但在對焦時需注意避免脱焦,所以建議離主題太近要縮一格用f1.4光圈比較保險,雖然散景的效果不比f1.0的感覺,但至少比較不易脫焦,另外在現有的三種對焦方式:1.黃斑測距式對焦、2.EVF電子觀器、3.Live View峰值對焦,以上我覺得以Live View峰值對焦成功率最高大約有八成,而EVF電子觀器大約有九成(視EVF的刷新率慢黑屏時間而定),最後是黃斑測距式對焦大約只有六至七成,如果有上在腳架上則成功率更高,但我想用這支鏡頭用腳架的機率因該不高,而且這也失去大光圈的意義。

DSCF9965.jpg

       不論是東方日本製或西方德法製,大家都知道夜神的稱號傳奇就是來自f1.2、f1.0、f0.95的超大光圈,但實際拍攝時更要摸清楚它的特色才能夠完全發揮的魔力,不然很容易失敗拍不出想要的感覺,所以超大光圈是它的特點但也是它的弱點,在景深也很淺的情形之加上呼吸效應的影響,很容易脫焦但這種問題只有多練習才能掌握,但另外有一些地方可以注意可以更發揮它的魅力,1.所以建議離主題太近約三公尺內要縮一格光圈比較安全容易準焦、2.主體與背景的顏色明暗對比就是被攝主體與背景要有足夠的對比、3.主體在順光和逆光的角度因為逆光會造成主題輪廓有光照射明顯突現主體,而順光時則主體突出感不明顯、4.讓被攝主體在t米之內的距離拍攝。簡單的說如果使用黃斑測距式對焦時已經無法判斷是否對到焦的時候,就是離被攝主體太遠了這時候夜神的優勢和整體的感覺就不易容發揮出來了。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至於許多前輩所建議推薦的Zunow 5cm f1.1、Nikkor 5cm f1.1、Fujinon 5cm f1.2、Konica 60mm f1.2這些量產上古神鏡,因為財力有限加上也借不到所就無法在此分享了,請大家多多包涵。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sir 的頭像
    wangsir

    wangsir的部落格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