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入手Leica M Monochrom Typ 246天天都帶著它,早也拍晚也拍最常去就是拍駁二藝術特區了,駁二白天平常也很多人,晚上根本沒什麼人除附近一些運動散步的居民,也因為沒什麼人又有許多裝置藝術加上夜光的照明很特別,就想用黑白來表現看看,拍得這些地方均是很暗的環境,但因為沒人又寧靜形成一種詭覺的氣氖。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Leica M Monochrom Typ 246 黑白拍夜之漫遊:景點簡介
駁二藝術特區是一個位於臺灣高雄市鹽埕區和鼓山區的藝術園區,目前有大義倉庫群、大勇倉庫群、蓬萊倉庫群三個聚落,以前衛、實驗、創新理念來打造國際藝術平台,建於1973年6月12日,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於2001年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催生推動駁二藝術特區作為南部人文藝術發展的基地,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接手經營後,便舉辦一系列的高雄設計節、好漢玩字節、鋼雕藝術節、貨櫃藝術節及高雄人來了大公仔等藝文展覽。於2002年3月24日完工,之後於2012年再整修蓬萊倉庫群開放以展覽和特約快閃店為主,於2013年整修大義倉庫完成開放參觀以商店街和藝術家進駐為主,目前往棧貳庫和棧伍庫延伸並建大港橋地標。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Leica M Monochrom Typ 246 黑白拍夜之漫遊:大勇倉庫群
2001年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針對舊建物的狀態進行空間的各項整建工程,於2002年3月24日完工大勇倉庫群於整修完成開放參觀是第一座倉庫區這些倉庫主要是台糖公司所屬的倉庫,曾用來堆放大量待運出口的砂糖,仔細找找便能看到C1~C5編號的倉庫群上有台糖的LOGO。如今規劃為問吧服務台及C5當代館,不再存放貨物而是滿滿的熱情與創意。可為是駁二的起家厝。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Leica M Monochrom Typ 246 黑白拍夜之漫遊:蓬萊倉庫群
在2012年整修營運的蓬萊倉庫群日治時代就已經存在,是哈瑪星的光輝時代有港口加上鐵軌運送,更引進了許多現代化設備建造了一棟棟的貨倉,堆放滿坑滿谷的香蕉、糖粉,以五分車運送至港邊,再以人力搬運上船出口。在閒置多年保存老鹽埕的記憶,現在已從倒塌危險的倉庫加上寬闊的鐵軌集散地成為廣大的遊樂公園,超適合放風箏和戶外活動,是駁二藝術特區第二座倉庫區近西子灣。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Leica M Monochrom Typ 246 黑白拍夜之漫遊:大義倉庫群
大義倉庫於2013年整修完成開放參觀是駁二藝術特區第三座倉庫區,不同另兩個園區走展覽路線,整區幾乎都是商店街和藝術家進駐,還有許多的互動公共藝術裝置,原是碼頭倉庫和拆船零件約修工廠在整修完成進駐商家和公共藝術展區近海洋音樂中心,隔壁同時規劃了大型的汽車機車停車埸,另外有最新的地標景點大港橋往棧伍庫延伸。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Leica M Monochrom Typ 246 黑白拍夜之漫遊:心得感想
駁二藝術特區從一開始只有大勇倉庫群時我就常去逛拍照,之後一直增加蓬萊倉庫群和大義倉庫群使的鹽埕區、鼓山區的整個老舊感頓時成為了變身文創的催化劑,讓整個高雄港沿岸地帶重新復活找回往日的風采,更成南部的文化藝術重鎮,不再是又老又窮的工業都市,這次用不同的以往彩色的方式改成黑白來表現,感覺晚上的光影變化更能表現出駁二昔日的蒼桑和現在的進步。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Leica M Monochrom Typ 246 黑白拍夜之漫遊:技術資料
一開始是從大義倉庫群開始拍攝大約停留了三十分左右,之後沿著輕軌捷運往大勇倉庫群邊走邊拍,最後走到蓬萊倉庫群拍攝完結束,大約花了共2小時右右共用了福倫達voigtlander vm 10mm f5.6、LEICA Apo Summicron-M 50mm f/2 ASPH、Leica Super-Elmar-M 21mm/f3.4 ASPH三支鏡頭拍攝,光圈都全開快門約1/4至1/60左右,全程手持拍攝ISO25000度,有溫色或泠色的黑白畫面均為JPEG直出,其餘純黑白畫面均用DNG檔拍攝轉檔,在低光源時用ISO25000度雜訊更明顯,雖然能調整反差明暗但仍有極限,因為亮部太亮會喪失細節,暗部太暗雖然可以拉回來但會出現嚴重雜訊,當然我個人是喜歡這樣的感覺,像傳統底片的黑白粗顆粒,當然如果不喜歡這種風格,建議大家還是要用三腳架比較好哦!高雄鳳山黃埔新村LEICA 八枚玉 CA Summicron-M 35mm f/2和M-Monochrom Typ 246時間記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