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Leica數位相機用過三台M9二台M240一台M10R一台SL2還有其它轉接無反相機品牌,最常被問到不是使用感覺、操作、價格而是色彩層次,尤其是Leica M9是最常被問到,每一次用新的相機都會被再被詢問和M9比較感覺如何,像這次用GFX50S2就被幾位同好朋友私訊聊了許多,也產生了一些看法以及使用手法。個人覺得M9對於許多攝影迷不單是一臺相機而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不論之後出多好的後繼相機也無法取代,其經典的歷史定位雖然電子機身性能極差,但絲毫無損它的地位,就像Leica的M3一樣在M2、M4、M5、M6、M7、MP陸續推出仍無法取代它的在徠卡迷心中的位置。老實說到目前為止我個人試拍過的相機裏目前沒有看到和Leica M9一模一樣的層次色調立體感,只有類似但離M9的CCD產生的味道仍有些距離,因為常被同好朋友詢問加上自己也用過M9、M240、M10R的差別這裡就以Leica M9的CCD色調立體感為主題,簡單的描述個人對M9的CCD色調立體感之主觀看法。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在Leica的進化至數位進程中M9樹立一個歷史里程碑,不只是M9是數位相機歷史上第一台搭載全片幅感光元件的數位連動測距式相機,外型和以往的 M 系列底片相機造型幾乎一樣雋永經典,並且延用傳統經典的材料和造型線條更是Leica第一臺搭載CCD全片幅感光元件的數位相機也是最後一臺XXXDDD,念人懷念RRR。而這臺當時最小型的135全片幅數位相機從2009年9月發售到現在都12年了仍然讓許多人念念不忘,更有許多人一直在用或賣掉又買回來(我就是><"),CCD壞了修好繼續用甚至有壞二次也是修好繼續用也大有人在,而且只有1800萬畫素和其它硬體規格更是跟不上時代,就算在當時也只能算勉強達到基本的規格水平。那到底是有什麼特異功能到現在還有許多人在用,究竟M9有什麼魔力呢?說穿了其實就是就是CCD的顏色層次,其實大家都知道M9的CCD濃郁淳厚的色彩和暗部細節以及成像風格是它最吸引人的,顏色上可以說是濃而不豔層次細緻,可說是CCD的獨特魅力所在,至今也無任何一台相機可以複製的一樣,就算是像M240和M10也做不到如何調色合成也弄不出來,但針對M9的CCD色調我覺得與期說是顏色不如說是立體感。就以十幾年前的感光元件技術CCD的技術很成熟但也很昂貴,可以產生高解析度與忠實的色彩呈現不過容易發熱且高感度會產生雜訊耗電量高,不過在那時候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但之後的CMOS技術進步(原本用於低階監視器和一些影像機具),CMOS於成像的技術日趨成熟下成本大幅下降耗電量較低數據傳輸亦較快,使CCD的佔有率從2010年代起不斷下降,到全球最大的CCD生產商索尼更宣佈於2017年停止生產CCD,自此市場上的相機幾乎都改成CMOS感光元件,量產CCD相機成為絕響,而M9也一直在2021年的現在被擁有的主人珍惜使用中。
其實我用不同的相機轉接Leica鏡頭不完全是為了要模仿萊卡的顏色,而是要找出類似的立體感但是又有不同於Leica的味道,有一種取二者所長混搭的概念嚐試不同的色調立體感,至於M9的CCD味道說真我很喜歡也很懷念但不留戀。為什麼呢?因為相機是工具而不是特色也不是拍好作品的唯一原因,Leica的特色是顏色更精準的說是色彩層次加上立體感,這也是徠卡和其它Canon、Nikon、Sony不同的地方,日系品牌的顏色都很美很濃豔但看久了有些膩或者雖然銳利但有點像剪貼,少了一種空氣立體感畫面少了一種氛圍,這應該就是兩者的差異。有朋友問GFX50Sii接Leica M鏡,顏色接近m9 還是m10?其實兩種都不像,我覺得m9的色彩立體感是來自CCD 的感光元件還有當時Leica他的獨特顏色調校,我覺得在當時的市場環境Leica會選擇調整像傳統底片的感覺,畢竟當時喜歡用老鏡的徠卡迷多,並且對其濃郁淳厚的色彩還是印象深刻留戀不已,在徠卡的立場上以傳統Leica味的感覺是比較保險的方式,來切入數位市場才能保持其市場的特殊定位以及兼顧老用戶的想法,並尋序漸近的方式慢慢蛻變在數位時代站穩腳步。所以從M9到M240一直到M10,只有在M9和M240雖然顏色上還是有差但是感覺上還是比較接近底片那種渾厚的味道,只是差在相機規格提升還有CCD換成了COMS,但對色彩風格的要求他還是比較偏向傳統底片的味道加上徠卡高質量的光學相輔相成產生的立體感才是Leica最強的地方。
從M9一直用到M240到現在M10R開始畫面才比較像是有數位相機的感覺m10r 可以說是萊卡為了高畫素兼顧傳統妥協的產品,感覺和傳統萊卡的味道有些不同但是他也必須如此不然會跟不上數位時代高畫素的要求。目前我仍然很喜歡Leica的顏色和立體感,在用M10R或用Leica M鏡轉接其它相機時,我會在拍照的時候多注意取景、構圖、光線、曝光、的問題去營造更強的立體感,在調色以銳化、飽和、對比三要素去交叉使用,還有拍攝DNG檔是必要的後製和層次的空間保留比較多。用這些方式去調出我最喜歡的顏色和立體感。當然選擇適合的攝影主題也很重要,所以沒有全能的相機只有適合的相機善用你手上的相機就是你最好的相機,因為再好的鏡頭相機都有其極限,但人的想像則是沒邊界,運用你的想像用你手上的相機把握當下拍出最美的畫面,就是屬於自己最棒的人生故事。
PS.其實我覺得沒有任何相機可以取代m9,除了它本身的顏色立體感真的很特別以外,另一方面是他的歷史定位身為第一台萊卡M系列的全片幅相機,大家對他的即有印象應該是不太可能改變,再加上當時的時空環境還有現在後繼機種的推出使用不同的感光元件所造成的差異也多少會影響現代人對m9的懷念多少有一些歷史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