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同好朋友問我為什麼要入手FUJIFILM X-Pro2來轉接Leica M鏡,因為X-Pro2是APS-C規格的旁軸式數位相機,而不是其它全片幅的無反數位相機,所有的焦段都要乘於1.5倍才是同等35mm全片幅的焦段,以客觀上來看在這個全片幅數位相機普及的2021年,買一臺二手富士的旁軸式數位相機而且又不是最新的X-Pro3,這感覺起來十分的奇怪,其實我接觸第一臺單反數位相機就是FUJIFILM S2,很巧也是APS-C規格,之後又陸續用過S3、S5PRO說主觀些我也算是富士相機的老用戶,所以對富士的色彩加徠卡的光學會有什麼不同的效果,加上模擬軟片效果讓我更加好奇,是否可以拍攝出類似軟片效果呢?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FUJIFILM X-Pro2 富士轉接Leica M鏡:轉接M鏡
富士本身有推出一種可以讓多種M卡口鏡頭在X卡口相機機身上使用卡口的FUJIFILM原廠轉接環,此轉接環採用了三段式結構,材質,從而讓各部分以精密度高,而且還具有能夠與相機機身進行訊號通信的電子觸點,以及可以讓使用者輕鬆選擇必要設定和功能的功能鍵,可根據預設的焦距更改光學取景器模式中顯示的亮框(無鏡頭拍攝、焦距設置、各種影像修正等)。並且可以變形修正,是專門用來修正在使用廣角鏡頭時常見的“桶狀變形”,以及使用長焦鏡頭時常見的枕狀變形可以為桶狀變形和枕狀變形從三種修正階段中選擇(強、中、弱)或者設置為關閉,是很棒的FUJIFILM原廠轉接環但很貴一個大約7000至8000台幣左右,大概是一般副廠轉接環的十倍價格,如果你有要用變形修正功能可以考慮FUJIFILM原廠轉接環,如果不用變形修正功能則用副廠轉接環即可精密度就夠了。雖然X-Pro2和M10R外型差不多但因為轉接M鏡需加上轉接環所以鏡頭實際長一點約0.5公分左右,感覺有點大支以裝Leica Summicron f2系列光圈f2以下鏡頭大小還不錯,如果裝Summilux 35mm f1.4還勉強OK,若用其它Summilux f1.4系列則顯的有些大支,而像F1.0夜神則會更大,所以如果要保持如上M系列相機上的輕巧需注意鏡頭尺寸和手持平衡感。
FUJIFILM X-Pro2 富士轉接Leica M鏡:對焦實測
身為號稱東洋Leica的FUJIFILM X-Pro系列,除了外型操作上有點類似外,在對焦的部分則採用混合式觀景器設計也是我一開始最好奇的地方,而且因為Leica用太久了已經非常習慣測距黃斑式對焦了,在X-Pro2我雖然知道是有OVF光學觀景器和EVF電子觀景器設計,但有點搞不清楚雖然上網看了許多資料和影片但沒實際用還是摸不著頭緒,後面和二手賣家面交直接測試才了解它的特別之處,雖然兩者都不那麼完美但各有巧妙之處,OVF光學觀景器使用富士自動對焦鏡頭會有框線並隨著對焦距離變化而修正視差,若切換另一個OVF輔助對焦模式會在光學觀景器右小角出現一個顯示中央對焦區放大對焦範圍的小EVF電子畫面可以用於手動轉動對焦至小EVF電子畫面清楚就是對到焦了是一個很方便的設計,而EVF電子觀景器則是236萬像素可以用峰值輔助對焦十分方便,而且有電子觀景器外,只要撥一撥機面的切換鍵,就可以切換到光學觀景器,在使用手動對焦鏡頭可以視環境主題做切換,並且讓攝影者可以使用 EVF 時的資訊同時,更直接與拍攝主體溝通。
FUJIFILM X-Pro2 富士轉接Leica M鏡::實際拍攝
實際拍攝X-Pro2的APS-C規格的2430 萬像素,在電腦螢幕上的感覺和M10R的清爽乾淨或M240的油潤渾厚不大一樣,有些介於兩者之間當然層次的細緻度和立體感是遠不及LEICA的級數,但FUJIFILM的層次色調看起來就是舒服,簡單的說就是像底片一樣的柔順,可能和我之前拍過底片的印象有關,始終覺得色彩和階調有種綿密的層次感覺。
測試地點:駁二特區 使用鏡頭: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X-Pro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4000光圈f1.4至f2感光度2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高雄LKEA 使用鏡頭:Apo Summicron-M 50mm f2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X-Pro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30至1/1000光圈f2至f2.8感光度200度至8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鳳山市場 使用鏡頭:Summilux 28mm f1.4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X-Pro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8至1/1000光圈f1.4至f2感光度200度至16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鐵道二街 使用鏡頭:Voigtlander vm 10mm f5.6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X-Pro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8至1/60光圈f5.6 感光度1600度至32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十八王公廟鹽埕區 使用鏡頭:Leica 28-35-50mm f4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FUJIFILM X-Pro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4000光圈f4感光度2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FUJIFILM X-Pro2 富士轉接Leica M鏡:相機規格
主要賣點:2430 萬像素 APS-C X-Trans CMOS混合式觀景窗設計、全新 253 點對焦系統、77 點 Phase Detection、1/8000s 機械快門
推出日期:2016 年
感光像素:2430 萬像素
感光元件格式:APS-C X-Trans CMOS III
感光元件大小:23.6 x 15.8 mm
感光元件種類:CMOS
最大解像度:6000 x 4000
自動對焦:253 點 AF、77 點 Phase Detect、Multi-area、Center、Simgle、Continuous、Live View
曝光模式:1.支援光圈先決、2.支援快門先決、3.支援手動曝光
快門速度:1/8000 ; 1/32000 至 30 秒,支援 B 快門
ISO感光度:100 (擴展) / 200 / 400 / 800 / 1600 / 3200 / 6400 / 12800 / 25600 (擴展) / 51200 (擴展)
LCD螢幕:3.0 吋 LCD 視野率為 100 %
儲存媒體: SD / SDHC / SDXC
電池種類鋰充電池
重量(含電池):495 克
相機體積:140.5mm (W) x 82.8mm (H) x 45.9mm (D)
FUJIFILM X-Pro2 富士轉接Leica M鏡:缺點優點
X-Pro2缺點
1.拍攝寫入速度休眠喚醒速度和M240差一些比M10R慢許多。
2.電池續航力邊看邊拍大概只能拍攝300張左右,如果不常檢視照片或用OVF,大概可以拍到 400~500張左右。
3.但太亮或太暗環境EVF電子觀景器會有點不好用會反應速度偏慢需調整亮度。
4.塗裝容易碰傷建議保膜尤其不是鈇版材質。
5.高ISO表現大概1600度是我可以接受的和M240差不多。
6.用OVF光學觀景器每換不同焦距手動鏡頭就必須重新設定。
X-Pro2優點
1.混合式觀景窗設計可以自由的在 OVF 跟 EVF 之間切換十分方便。
2.OVF因為旁軸的構造和Leica M一樣可以先看到拍攝畫面以外的事物,在街拍時非常好用,可以預先構圖,等待物體進入。
3.經典的傳統轉盤設計,不用像DSLR要用按鍵或滾輪來調整曝光的三個重要數據:快門、感光度、曝光補償
4.售價便宜二手價大概兩萬左右,可以當備用機並且配件便宜
5.增加電子快門快門速度最快可達1/32000秒,機械快門也提升到1/8000秒
FUJIFILM X-Pro2 富士轉接Leica M鏡:主觀看法
對於富士相機的顏色,從以前的底片時代我就見識過了,從彩色到黑白從正片到負片從50度到1600度,至少用超過十種以上的底片了,所以有一些經驗和印象,這次入手FUJIFILM X-Pro2其實考慮很久,第一個其實喜歡富士的軟片模擬風格和濾鏡效果所以在GFX50R和X-Pro系列考慮許久,後然考慮到體形重量價格和之後轉接Leica M鏡的問題選擇了X-Pro系列,第二個是APS-C規格不是全片幅我考慮很久後來覺得其實在FB上貼貼圖寫寫部落格用Leica全片幅老實說是自己看爽的所以覺得可用就行,第三個在X-pro1、X-pro2、X-pro3之閒選擇因為X-pro1是太舊的機型所以不考慮,X-pro3則除了價格比較高之外就是那個奇怪的翻轉螢幕實在不實用,所以決定二手的X-pro2旁軸式數位相機,第四個是想試試看富士的色彩加LEICA的光學會有什麼不同的效果。X-Pro2機身上最特別的是整個設計可以說要完全經典復古精神。X-PRO2的自動白平衡挺準的,X-PRO2拿起來握感其實蠻好的加上手把更好,並且事先設好AUTO ISO上限,拍攝時再手動去調整ISO這樣操作方式非常方便而且又輕巧,最重要又可以當M10R的備用機二手CP值高,另外如果曝光正確有時直出軟片模擬風格JEPG檔效果也不錯可以省下轉檔後製的時間。
富士X-Pro系列的RF旁軸數位相機其設計本來就不是針對專業用家的設計,在外觀上一大部分是以復古精神去設計經典外觀的傳統美感,所以會在操控便捷性有一定程度犧牲和不便,如果要求性能強大就以Canon、Nikon、Sony DSLR 都改成電子按鈕滾輪反而更整體好操作,所以為什麼富士要堅持機械式轉盤和Leica類似的設計除了模彷Leica M的形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你在拍照攝影這件事上可以更優雅的方式去享受拍照的過程和樂趣!所以3C數位產品的定位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尤其是相機鏡頭更是如此,FUJIFILM知道和Canon、Nikon、Sony比拚規格技術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於其在35mm全片幅的紅海市場殺到刀刀見骨血流成河,不如創造藍海的APS-C規格和33x44中片幅的市場區隔不用和市場老大老二老三殺的你死我活,所以富士選擇走自己的路推出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相機或著是瞄準攝影者次一級的需求,不用太專業但一定要好用容易上手並且要便宜來佔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