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剛發明都是單色的黑白照片因為技術之後才有彩色照片的出現但因為成本太高在當時仍然少用,在20世紀中期後彩色照片變得越來越流行。21世紀後彩色照片已是視覺的主流影像很少攝影者用純黑白拍照,黑白照片現在是變成藝術或懷念的用途而黑白電影、卡通、電視劇則更少見一般使用黑白攝影,可能是為了表現懷舊風、歷史性、滄桑感、時尚個性。所以黑白在現在的彩色畫面被認為是視覺藝術中一種特別的存在形式,黑白攝影意指黑白二色的攝影手法,但通常被稱為黑白但實際不單是黑白二色中間還包含從深至淺的豐富灰階,也可以說是黑灰白的攝影手法。雖然黑白的人文街拍拍得好非常吸引人,但要拍得出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光視覺適應彩色世界轉成黑白就需要時間乖,也不是拿著M9M M246 M10 Monochrom的黑白相機就可以輕鬆的拍出有意義內涵故事性的黑白照片。而很多同好朋友常常在彩色照片轉黑白再加上高對比度的軟體調整或使用黑白濾鏡來改變色階亦或是用底片沖洗放相中用溫度藥水時間相紙去控制階調,但這些都是一些輔助外力的方式。若想拍到到一張吸引人的黑白街拍又有含意的畫面則是一項專門的藝術和技巧。不管是彩色或黑白底片或數位在三十年的攝影歲月中,感覺出一些拍攝黑白街頭攝影的觀點和大家分享,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1.有目的地有思考的去拍攝黑白照片,而不是拍完在用後製去製造感覺,盡量拍攝時想好要表現的效果,再用去後期進行調整而不是拍完照片再去用後製去創造畫面感覺,所以按下快門前的思考判斷儘量能先做完善的想像呈現的故事性想表達的意思在按下快門,這樣才能夠更精進自己的美感技術並且可以更換不同的埸地或主題拍攝也可以增加靈感。
這是高雄鼓山車站一開始我就設定要拍黑白因為車站本身是銀灰色三角形結構造形加上大部分是金屬材質反射效果強,所以特地挑近中午拍攝讓陽光可以透過玻璃窗大量製造反射光影並且可以產生星芒,所以我使用Voigtlander vm 10mm f5.6來加深景深製造跨張的延伸感並且產生漂亮的星芒 拍攝相機:SL2 光圈:F5.6至F11 快門 1/8至1/60、感光度 400度至8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無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2.適應現場的光線狀況並運用它不管是陰天、雨天、正中午不是理想的黑白街頭攝影的環境,像是早晨傍晚或晚上這種有戲劇性光線在當下看感受深刻容易有感覺,當光線條件不好時儘量可以運用觀察力看出畫面中的感覺故事性,例如頂光的光芒、陰天的反差、雨天的光影夜晚的氣氖都可以營造出不同的味道,所以化阻力為助力逆向思考也可以展現出不同的感覺。
3.發現不同的層次畫面對比度,先觀察畫面中最亮和最暗的部分以及最大面積的色階以及相互的連結意境,以確認照片中最亮白色到最暗黑色的對比度範圍,因為不是所有的黑白照片都需要超高對比度,可以盡量捕捉豐富的光影層次對比,但有時不要把你的意志強加於環境主題,讓光線決定你照片的外觀和感覺用相片說故事或者說是引導反而會有不同的感覺。
以下的黑白建築空間是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當時用的是Voigtlander vm 10mm f5.6和Leica m246感光度250000度本來只是要測試Leica m246最高感光度,後來發現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內的黑白主色的色調加上採光和造型,使用純黑白拍攝十分有意境加上超廣角鏡Voigtlander vm 10mm f5.6的130度誇張視覺效果,以最暗最亮的黑白弧線圓形型態在24x36的片幅中恣意流動四溢表現出即靜且動的美
4.改變視角如果你常常用眼平的角度拍攝會習慣這種感覺,但符合所有人看人事物的習慣角度,但這樣取景角度太過單一或這說是普通,可以試著站在高處或是高舉雙手增加高度用Live View 取景對焦或是蹲低用Live View 取景對焦也可以置於腰部用肓拍的方式攝影,這些都可以展現出不同於平常眼睛視角的感覺,可以讓你的街頭攝影風格別具一格更有變化。
這是在衛武營拍攝第一張是眼平視角,之後漸漸昂角拍攝玻璃成為了三角型的金字塔形映出四週雲彩的形態,下一個是貼平玻璃像鏡子對映出四週雲彩的形態感覺很特別。技術資料:拍攝相機鏡頭Voigtlander vm 10mm f5.6 、Leica M10R、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4000光圈f8至f16感光度1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無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5.改用其它焦段的鏡頭來改變拍照習慣和視角,有些半強迫性的思考轉換,好像是平常開著跑車一下子改或房車或超跑,必須調整自己才能駕取,例如常用35mm改用50mm要習慣有些壓縮感收縮的視角,常用28mm改用21mm適應更寬的視角,常用50mm改用75mm要接受視角更窄更淺景深,這樣有時反而能創作出不同以往幫拍的視角畫面,可以更靈活的運用不同的鏡頭創作。
6.學會透過不斷拍攝測試尋找專屬於你自己的攝影風格,而不是你看過熟悉的黑白街攝影一些同好朋友或攝影佈大師的風格,不過如果還沒有拍到屬於你的風格,也不要強迫自己可以先從模彷喜歡同好朋友大師的風格開始逐漸拍出自己的攝影風格,也可以看一些其它的藝術創作吸取不同的靈感。
7.尋找光影、紋理、線條、形狀利用現場的環境,街頭攝影不只是人不要只關注人的因素,可以用幾何和反射光影之類的畫面元素去創造不同平常視覺的空間感,關察畫面中黑白之間的有趣之處像對比度、光線變化、形狀規律、元素互動,營造出更有美感或故事性的效果有明顯的光影、紋理、線條、形狀對比可以增加相片的可觀性。
這是高雄的前鎮之星自行車道以而新興時尚城市風建設腳踏車和路人的藝術造型天橋,在主要造型以弧型鋼架往天空延展和流線弧形的結構棚架,取意於瓜類藤蔓攀爬的形態加上雲朵和天空多層次的自然美感,入口和電梯入口以及旋轉樓梯,都有其獨特的造型整體來說又有剛硬線條又有柔軟曲線增加多變性搭配不規則的雲朵更加有衝突之美但也有溶合之意。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246、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4000光圈 f5.6至f11 感光度32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對比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8.看見畫面中的涵意和故事性,運用觀察力、行動力、反應力,在觀察街頭的人事時地物發現特別的涵意和故事性,快速或預測行動至適合的位置角度,迅速調整相機鏡頭並想像效果按下快門,但完美的優美階調和有黑白涵意以故事照片,不是靠運氣是靠自我訓練培養美感,因為靠運氣只能用等的靠自我訓練則可以在平凡的人事物看見不平凡的故事。
這三個街友是我無意間下班經過看到用相機快速的從正面、側面、後面拍了三個角度呈現不同的畫面感覺,有接近特寫的感覺也有中距離全身的構圖以及遠距離主題帶環境的方式來表現 。第一位是用M10R+APO50mm f2、光圈:F2 快門 1/8至1/60、感光度 1600度至6400 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第二、三位是用M246+28-35-50mm f4拍攝相機:SL2 光圈:F4至F5.6 快門 1/15至1/60、感光度 6400度至125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縮圖200K,全程手持
在21世紀的現代攝影中幾乎所有大部分拍攝的相片都是彩色的,黑白是極少數而且大部分都是用後製完成,有許多同好朋友是拍彩色效果不好才轉黑白,而不是一開始用黑白底片、黑白相機或事先設定想好黑白效果,加上軟體太方便反而使許多攝影者,都是事後製造感覺而不是事先設定,這樣反而會退步而且會太依賴軟體反而無法進步。黑白相片便是拍攝光和影明與暗,所以當相片沒有色彩只有黑和白之時,將會更具美感有一種脫離現實的意境,更富故事性以及藝術性。所以黑白相片的內容很重要透過相片的主角和環境去說故事,而攝影者則是把這個截取出來呈現在畫面上,另外盡量利用黑白相片僅餘的光和影去訴說一個故事,因此建議剛開始拍拍攝黑白的朋友可以找場景簡單的畫面,讓攝影主角更明顯更容易提升故事性,還有適度的在空間上留白或留空間也會讓照片更有延伸情感更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