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連日的下雨好幾天沒拍照了,逞著早上剛下完雨天氣放晴藍天白雲超棒,就拿著相機往鳥松濕地走,因為剛下完雨整個鳥松濕地感覺超清新,好像大自然被刷洗過一遍似的顏色超鮮豔,從正門的解說平台木屋沿著步道走,拍攝了沉沙池池內種植了許多常見的水生植物多達數十種以上,而且也常能觀察到水生昆蟲和鳥類是一處水生動植物生態的大自然櫥窗。接著走到內到內的植栽保留區,為園區內地勢最高人為干擾最少的地點。以木本植物為最多,例如:相思樹、大葉桃花心木、構樹、竹林…等,許多樹棲性鳥類在此鳴叫、嬉戲。最後繞道林間濕地區,是將原本低窪容易積水的木棧道區改為林間濕地,不但創造新的棲地景觀,也增加不同濕地的面貌,各種大自然的紅、黃、紫、橘色動植物,以青綠的樹木綠地為基調加上藍天白雲的襯托之下,畫比了一幅幅大自然的風景,整個鳥松濕地變得十分有朝氣。
鳥松濕地原是台灣自來水公司澄清湖淨水廠的沈沙地位於澄清湖、正修科技大學及高雄長庚醫院之間,由於淨水廠提升設備之後不再需要沈沙地,後來經地方團體支持改為濕地公園,面積約3公頃,位於臺灣高雄市鳥松區。2000年9月24日啟用,是台灣第一座以人工濕地為主題的公園。以自然生態教學為主,觀光遊憩為輔的公園。紀錄了93種鳥類、250種以上的昆蟲及340種以上的植物,是個戶外教學及自然觀察的好場所。本公園由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所認養。鳥松濕地是我最喜歡去的高雄濕地公園之一,因為面積不大大約三十分至四十五分就能走完,但雖然面積不大整個濕地公園內有許多不同的昆蟲、動物、植物樹林花卉之外,最重要的是有不同形態的生態環境例如:水生植物生態池、沉沙池、中央步道、小池和大池、植栽保留區、林間濕地(溪流區)、賞鳥屋、植栽保留區...等等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植動物可以拍攝,之前還看到許多拍鳥的攝影同好帶著大砲來這拍攝,有時候運氣好不用大砲鏡頭就可以拍攝到一些鳥類,而我則是喜歡來這散步運動順便來拍攝。
因為疫情只能往戶外人少的地方跑,而鳥松濕地在澄清湖旁相對人比較少,但因為面積不大但整個濕地的地形風貌變化很大,而且枝葉茂密集中很適合拍照,如果天氣好拍起來效果更好,這次是帶Leica Tri-Elmar-M 16-18-21mm f4 ASPH和TTArtisan 90mm f1.25加上Leica SL2就出去了,一開始先用16-18-21mm f4拍攝整個大場景的風格在16mm和21mm中切換拍攝十分方便,尤其是綠樹森林搭配藍天白雲感覺很舒服,還有水生植物的水池穿插遠方樹林、塑膠筏、雲朵形成類似印象畫的感覺,而沉沙池的裡面的睡蓮與水生植物感覺更類似莫內花園,彷彿是運用自然的色彩用光線作畫的藝術風景畫。另外用TTArtisan 90mm f1.25加上七工匠神力環拍攝一些枯葉、花卉、果實的特寫視覺效果很立體非常貼近,這次意外的拍攝到鳥、鴨、公雞,其中最好玩是公雞除了在鄉下在都市中絕少看到,一身純白色鮮紅色雞冠的公雞,彷彿在早上破曉的時候一直咯咯叫。展現出雄糾糾氣昂昂的氣勢非常特別。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SL2、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750,16-18-21mm f4光圈F4至F8感光度100度至200度,90mm f1.25光圈F1.25至F2,拍攝DNG檔轉JEPG檔無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