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狹人稠人與人的交流十分的密集,加上許多先民均從大陸渡海來台灣發展,因為信仰和乞求平安或為了還願所以陸續蓋豪宅以及興建廟宇,為了寺廟裝飾上的美化需要,就專程從大陸請來了老師傅來施工因此引進了剪黏和交趾陶的寺廟裝飾藝術。而剪黏的技法來台灣的時間比交趾陶晚,但在寺廟裝飾方面卻取代了交趾陶,是因為交趾陶製作方法比較困難、失敗率高而成本又高加上又屬於軟陶製品放在戶外屋頂上,容易受風吹日曬雨打灰塵而被砐壞掉,整體的耐用度比剪黏差許多。剪黏最初只是交趾陶的代用品,因為交趾陶昂貴及泥塑不耐用的緣故,所以有匠師老師傅想出了用灰泥塑形用剪裁的陶瓷片貼在上面,這就是名稱的來源既省錢又好看,在形式上刻意模仿交趾陶的感覺,在製作時會儘可能把陶片接縫的地方遮掩掉儘量表現完美的感覺,加上這種寺廟裝飾大部分都在屋頂上無法靠近細看所以遠觀非常漂亮而且氣勢十足。一開始剪黏藝術只流傳在民間使用,是一種在民宅上裝飾在建築工藝起源已很難考據,相傳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在福建的漳州、潮州一帶,清朝時就採用剪黏裝飾寺廟,在清代中葉隨移民傳入台灣,大約已有一百七十幾年的歷史。
在現今臺灣的寺廟中黏貼藝術最常見的龍和鳳二種傳說中祥瑞的聖獸,相傳青龍有壓制火神祝融的功能,因此一般廟宇都會放置剪黏做成的青龍。由此可見,臺灣人相當注重趨吉避凶祈求平安。而剪黏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早期的剪黏是利用破碎的瓷片或碗片和酒瓶有顏色的玻璃片,師傅用工具把玻璃材料修成需要的黏貼形狀,然後在手工一片一片的黏貼在塑造好的水泥粗柸形體上面,所以也有人說它是立體的馬賽克。所以剪黏是一項非常耗工耗時的藝術工藝,老師傅們必須把瓷片牢牢的黏貼在屋頂上,所以工程進行時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在屋頂上作業。台灣早期雕塑藝術並不發達,後來因為再加上台灣匠師發覺利用窯變或破損的陶瓷成品直接拼組,因為碗片、花瓶片的曲度、形式及色澤變化較多,製作時往往有意料之外的效果,更能滿足創造的欲望,因此形成風氣間接地使剪黏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日據時代以後彩色玻璃及塑膠片相繼出現,並廣泛地被運用為剪黏的材料。這種既輕且薄的工業產品雖然細緻精巧,但也使得剪黏變得繁瑣豔俗失去原味。現在剪黏材料變成明亮薄薄的玻璃片或壓克力片,雖然可以讓色彩常保亮麗,但卻失去古樸的味道。
Minolta RF Rokkor 250mm F5.6這支鏡頭光圈雖然只有一個固定的f5.6光圈,但相比較於大部分的反射鏡以500mm起跳的焦距加上F8的光圈,其250mm的短焦距加上f5.6的大光圈,還有1.5m 的最近距離在拍攝可以比較靠近其景深相對較淺使用上非常靈活,所以這支反射鏡頭除了小巧輕盈上外,它的畫質也比較一般反射鏡頭層次顏色銳利鮮豔許多,加上在數位軟體和相機上色彩、反差、層次都可以後制再強化,整體的畫面效果會更好。而且在脫焦的背景上會出現甜甜圈的散景,而寺廟黏貼藝術上的大量黏貼玻璃片或壓克力片會形成像像似油彩畫似渲染的虛化散景呈現如夢似幻十分迷人相當有藝術感,所以在拍攝主題的背景上如果有反光光點或點狀片狀,如果有整片大面積的背景,會變化成不同於折射式鏡頭的淺景深效果。技術資料:拍攝相機Canon EOS R、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4000光圈f4感光度200度至4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