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iss Distagon T* 15mm f%2F2.8 ZM 二手開箱文

           最近又新認識了好幾位喜歡攝影的同好朋友,有的考慮要入手徠卡,有的已經入手徠卡,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手動對焦問題,正確來說是如何用好手動對焦,在廿一世紀的現在使用手動對焦拍照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甚至說没有自動對焦不會拍照也不跨張,所以許多同好朋友在進入Leica的世界,大部分不是考慮要入手SL、Q、M那一個系列,而是大部分都只考慮M系列,因為M系列才是徠卡的經典所在,不過使用Leica M機最大的障碍不是價格而是手動對焦,在2025年的現在仍然有生產製造手動對焦的35mm全片幅數位相機,而且一台全新的都超過二十萬以上我相信可能只有徠卡,但徠卡憑什麼如此逆天?憑它的設計外型、光學特性、歷史背景在21世紀的現在仍讓許多同好朋友痴迷不已,我也是,但面對實際問題手動對焦,對於徠卡老手一定沒問題,但對於徠卡新手一定問題超大,可以說是能不能用好徠卡M系列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多次和同好朋友研究討論之下,這裡整理出Leica M機的四種手動對焦方式,給大家參考,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Leica M機的四種手動對焦方式: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

 

         從1953年第一台徠卡M機M3出現上市之後,幾乎已經基本定調徠卡M機的傳統結構特色,七十幾年來陸續推出的M1、M2、M4、M5、M6、M7、M9、M240、M10、M11都有没有被淘汰,歷經數十年仍然保有許多經典特色,而其中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說没有光學觀景窗就不是徠卡M機了,是從底片M機一直到數位M機幾乎没什麼變過,也是徠卡最經典的地方,也最被許多品牌模彷的地方,不過也是現在新進同好朋友頭痛的地方,而什麼是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其實就是光學觀景窗黃斑對焦=光學觀景窗疊影對焦,就是透過OVF觀景窗中的兩個半透明黃斑小影像(大概只有OVF觀景窗的十分之一大小左右)重疊在一起時,就表示對焦完成可以按下快門,是一種結合人眼對距離判斷來輔助的對焦系統,所以很考驗眼力而且老實說也很容易出錯,和單眼相機的所見既所得反光鏡對焦完全不同,尤其是除了有没有對準焦之外,景深的變化上也看不出來,所以如果有老花眼可以跳過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考慮以下的方式:螢幕峰值式手動對焦,估焦景深式手動對焦,電子觀景器手動對焦。(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可以考慮加1.25X或1.4X倍鏡方便對焦)

 

Leica M機的四種手動對焦方式:螢幕峰值式手動對焦

 

         從Leica M240開始,之後的M10、M11都有螢幕峰值式手動對焦,經過十幾年的改進已經成為許多喜歡徠卡M機的同好朋友,最常用的手動對焦方式之一,操作上將相機內峰值對焦功能打開之後,可以選擇峰值的強度跟顏色,然後再調整對焦位置的時候,在景深範圍內的地方也就是準焦的地方,會有紅色邊框顯示,可以藉此可以用以判斷什麼區域在對焦範圍內,所以開機時會聽到相機快門簾打開的聲音,接著機背 LCD 便會出現鏡頭Live View取景的畫面。按下機背的 LV 按鈕可暫時停止 Live View 功能,用家可用回觀景窗的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方式,而且加上更可將畫面放大最多十倍方便檢視對焦點是否準焦,操作上跟一般無反數位相機手動對焦類似,對於不習慣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的新手同好朋友來說可能會覺得更為容易,手動對焦的成功率可以大大提高,不過這種手動對焦方式,也不是萬能的在拍攝活動建議還是要依賴自動對焦迅速的機種,所以加入加入螢幕峰值式手動對焦之後,Leica M 就變成了一台可以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的無反相機了。

 

Leica M機的四種手動對焦方式:估焦景深式手動對焦

 

         估焦景深式手動對焦可以說是以預測的意思去手動對焦,有三個方式:1.縮光圈、2.設定距離、3.手動跟焦,1.縮光圈:可以縮光圈加大景深來提高對焦的成功率,甚至用超廣角鏡頭不用縮光圈就可以涵蓋超大的景深,可以直接構圖直接拍,2.設定距離:其實設定距離就是陷阱式對焦,就拍攝主題的人事物的移動範圍以最大光圈或配合縮一格或二格縮光圈,看對應鏡頭上的景深尺設定清楚的距離,在拍攝時可以時拍攝主題的人事物固定在這個範圍,不需要對焦直接可以拍攝,3.手動跟焦: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像拍電影的方式雷同,其實就是是比較動態式使用方式,可以運用在動態中的人文街拍上,但和上前面的1.縮光圈和2.設定距離有關係,縮一格或二格光圈拉大景深加上事先設定鏡頭距離,再隨著拍攝主題的人事物的移動做手動跟焦,不管用Live View 對焦或EVF電子觀景器黃斑測距式,都可以加上事先設定鏡頭距離的基礎上手動跟焦時,除非在非常近的距離,不然超廣角的景深對焦誤差一點或甚至一些時幾乎能夠涵蓋,近而提高拍攝的成功率也就是不用對的很準,並且可配合ISO200或400拍攝提高快門速度,可以拍攝一些比較動態的畫面。

 

    
Leica M機的四種手動對焦方式:電子觀景器手動對焦

 


          從Leica M240開始可以外接電子觀景器,是數位M機的一大進步,也等於是將數位M機變成一台可以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的無反相機了,所以一直到M10、M11都有EVF電子觀景器手動對焦,大大增加手動對焦的可用性,也方便轉接其它不能黃斑測距式手動對焦的鏡頭,例如Leica R系列鏡頭或其它的單眼鏡頭,使得數位M機的可玩性可用性大增,雖然加上電子觀景器的數位M機外型實在不好看,但在數位M機上算是一種很好用的功能,而且每一代都有改進許多,而且可以低角度取景算是很方便,不然數位M機也没有翻轉螢幕可用。不過不是每一代的電子觀景器都好用,伽Leica M240初代的電子觀景器畫面質素流暢度都只是一般水平不好用,被稱為最不常用的必買配件,只有M10的EVF電子觀景器好一些也只是甚用而已,認真說只有M11的EVF電子觀景器算是逹到好用的程度,目前Leica M10系列經過軟體更新可以使用M11的EVF電子觀景器,所以如果你考慮用電子觀景器手動對焦,建議您至少考慮M10或M11的數位M機比較好。

 

Leica M機的四種手動對焦方式:Leica M11V的改變

 

          之前Leica M11V的謠傳資訊,像是取消OVF使用EVF電子觀景窗和沒有按鈕的大型觸控螢幕 LCD,個人感覺或許傳統的Leica 數位M機慢慢的可能被取代,搞不好M12就完全取消OVF了,不管是黃斑測距式機械結構成本太高,或是與時俱進的改進使用EVF電子觀景窗,在某種程度上Leica也是昭告天下,讓所有徠卡迷友知道,即使是百年的老店,徠卡也必須要與時俱進才能存活,追求潮流改變或是追隨現在的主流方式。其實這樣有一點像是從M10傳統的底蓋結構改成現在的M11使用彈出式電池固定底蓋,雖然整體的外觀來說幾乎看起來沒有變化,但是在使用上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別,雖然不可否認M11的改進使用上其實是更方便更有彈性,但在傳統M機的數位迷思身上,其實對於傳統的喜歡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留戀,也是使用徠卡M機的一種信仰,可以說使用徠卡M機的人一部分是追求極致的光學魅力,一部分是追求經典的機械質感,有時候真的需要進步改變我覺得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改變的太多而去影響到原本的特色,其實很容易得不償失,其實在萊卡的歷史上最早就在底片機的時代,曾經出現過一次其實跟這一有一點類似,也是加入許多科技性裝置的Leica M5,但是最後萊卡迷為何不買單,而緊急的在推出接近傳統的底片Leica M4才挽回市場,因為Leica M4擁有徠卡傳統的靈魂,所以我覺得Leica 數位M機的使用同好朋友,可能不同於其他日系相機使用者的心態想法,因為使用萊卡的相機並不追求更快的對焦速度,更多的連續拍攝張數或者是更高的畫素檔案,而是追求的是一份油潤的層次和通透的立體感以及傳世經典的機械手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eica M機 手動對焦方式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sir 的頭像
    wangsir

    wangsir的部落格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