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進香(刈香)廟會,有許多廟宇同天同時在正中午超熱,也造成三鳳宮現埸擁擠要進香(刈香)容廟依序排隊進場(連外面的馬路都管制),在廣埸上先展開陣頭架勢先稟告或交流之後才入廟參拜,雖然是依序排隊進場但現埸人超多,而且不能太靠近所以拍攝上有許多限制,一開始先看到貨櫃車上的巨型神偶先用15mm拍攝後,換上了35mm f2七枚玉,直接先就在道路上排隊進香隊伍的陣容人物和動作、服裝、神轎、器材...等等做細節的拍攝記錄,然後迅速轉往三鳳宮前的廣場,就展開陣頭架勢正在舞動演練的進香隊伍拍攝,但拍了幾張之後因為有人牆隔離,所以就換上50mm f1.4 e43拍攝用大光圈來模糊背景突顯主題,在廣場上的乩童、人偶、神轎、陣頭反覆操演好不熱鬧,就這樣在準備排隊進場的陣頭和已經進場的陣頭來回穿梭拍攝,最後有一組廟宇要進入廣場前地先上佈滿了鞭炮,一進場鞭炮聲煙霧四起,執令旗者先進入反覆揮動旗幟,人影在鞭炮聲煙霧中時清時濛非常特別這時我用50mm f1.4 e43拍攝,陣頭依序進場各式陣式令人目不瑕及,其中以神轎衝刺進場、神偶來回繞行、乩童進行操五寶,最為有特色亮點,因為人多所以迅速換成了35mm f2七枚玉以f2最大光圈拍攝,製造一些景深效果加上天氣好尤其是神偶造型顏色壯觀鮮豔和肢體動作大非常有特色,最後換上了15mm f4.5越過了阻隔的人牆,拼命貼進拍攝搶拍到一些不錯的畫面,雖然被勸離但是心中不想放棄,所以這時只好拼命把手往前挪用Live View 對焦取景拍攝,並且將感光度提高至800度,並且使用連續快拍在一連串的拍攝之後,才依依不捨的收起相機乖乖的回去上班。
三鳳宮簡介:
三鳳宮是高雄市屬一屬二的大型知名廟宇,位於高雄市三民區河北二路上,初建於清胡聖祖康熙十二年(1673年),舊名為三鳳亭,所奉主神為中壇元帥,是南臺灣著名的道教聖地。於清康熙時主神中壇元帥分靈於鼓山區龍水港龍水化龍宮,一直以來為高雄火車站一帶的著名廟宇,原在建國三路上1964年建國三路拓寬,而遷廟至今河北二路的現址上,並於1971年後重建完成,正式更名為三鳳宮,也成為全臺灣規模最大的哪吒三太子廟。
進香(刈香)簡介:
進香是指善男信女到寺廟進行朝拜的活動,在民間信仰則指的是寺廟之間的交流活動,信徒迎請神明前往外地廟宇拜會、聯誼,藉此鞏固雙方情誼。當隊伍經過其他友好廟宇時,神明主轎及各陣頭會進行表演向其致意,而在地廟宇則以放炮或陣頭表演等方式迎接。因此進香不只是神與神之間的聯誼,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進香依照目的可分為兩類
聯誼:指神明前往外地拜會老廟、大廟或是友廟,可以是不對等關係的晉見,也可以是平等的聯誼性質。
刈香:指分靈廟或小廟前往祖廟或大廟搯取香灰帶回合爐,兩廟之關係是有主從尊卑之區分,又稱「割火」或「刈火」。當分靈的神像回到祖廟參加祭典,又作謁祖。這是因為,分靈的神像通常是原本神明的分身、分靈,透過[刈香]的過程,可使其汲取原本神靈的法力,同時也有向祖廟神祇述職,稟告各地情況的意義。另外,信徒往往也會安排自己家中所供奉的神像,隨同廟宇主神一同回到祖廟參加祭典,並在祖廟接受祭祀。跨縣市的長距離進香活動由於路途遙遠,通常會先以車輛先移動到目的廟宇所在地附近整隊後,再以遊行方式徒步進入抵達目的地。
拍攝資料:
這次其實是無預期上班前閒逛,恰巧遇到三鳳宮進香(刈香)廟會非常盛大(因為同時有多宮廟同日進香(刈香)),雖然只帶了輕量的裝備,一臺m240、voigtlander vm 15mm f4.5、Summilux-M 50mm f/1.4 e43、Summicron-M 35mm f2七枚玉一機三鏡,但也夠用只可惜只帶一臺m240如果帶二臺機身省卻換鏡時間,應該可以拍到更多不錯的畫面,攝影資料:快門1/125至1/4000,50mmf1.4至f2光圈、35mmf2至f5.6光圈、15mmf4.5至f8光圈,感光度200度至800度,因為陣頭動作大速度快加上近距離拍,尤其是用15mm超廣角鏡頭貼近拍攝需要更高的快門所以提高感光度至800度縮光圈拍攝,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