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是一座歷史的古都,累積從過往到現代的時代記憶,整個城市在中西文化之中交互作用,發展出獨有台南藝術文化,基本上就是一個都會美術館,從大大小小的古績建築和許多文創建築,在大方向看見新意的表現小地方體驗出傳統的美麗,而生活在這裡的人事時地物的故事,也都十分耐人尋味而且有趣這次是因為公事到台南176 lab老物倉庫買東西,正巧碰上改裝出清大拍賣外,更是看到許多壓箱的寶貝露面,讓整個空間有一種50、60年代的懷舊感。買完公司要用的東西後,就不要臉的提出拍攝的要求,結果有買賣有交情,就不客氣的狂拍。
這家店(176 lab)的前身叫時之町最早之前是一座工工厰兼獨層挑高倉庫在日據時代是間碾米廠,後來改作鐵工廠吊重物的天車,仍被留下來,往高處看整金屬鋼構加上吊車,可以感覺出濃濃的歲月感,寬廣的空間裡更整展示各種大小的舊貨老件,古早的展示櫃裡放著各種玩具,還有各式的老物件像老木香和老鐵箱堆疊成箱,標本、畫框、醫療類老件特別有感覺陳列於此,從味道還沒散的藥櫃、早期用來教學的人體模型各種古老物件高低坐落其中,細看遠觀皆有趣味加上各式的壁飾燈具,收藏許多的老物件大至古家具,小至牙齒標本都有十分琳琅滿目,而物品年代從幾十年到上百年都有,每一件都透露出時間流動的歷史美感。隨手拿起一件東西其背後所蘊藏的歷史故事與時代情感,像走了一趟時光隧道般穿越過去。在這時間走的特別慢彷彿有些停止似的回味舊時光的美好,傳達出時光靜謐的感動。
這次其實原本要去蝸牛巷或是台南美術館二館,剛好下雨就也剛好將這間老物倉庫的過去和現在記錄下來,這次帶了一台m240和Super-Elmar-M 21mm/f3.4 ASPH、福倫達voigtlander vm 10mm f5.6和LEICA Apo Summicron-M 50mm f/2 ASPH,結果只用了10mm f5.6和APO 50mm f/2,先從門外拍攝外觀先用10mm,接下來拍攝櫃檯和陳列商品以及展示櫃,昏暗燈光加上黑漆漆鋼鐵結構,超有氣氖最後使用50mm f/2拍攝舊貨老件的局部特寫,大約花半小時,攝影資料快門1/8至1/60,50mm光圈f2、10mm光圈f5.6,感光度1000度至16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無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而21mm/f3.4從頭到尾都出動。PS有興趣的同好朋友要先問一下店家是否可以拍攝,我是因為常和他買東西所以可以拍攝,所以要先電話詢問一下免得白跑一廠。另外它在巷弄內建議停在外面的停車格再步行進去比較好,而且要先上FB確認是否有上班喔。
台南176 lab老物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