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Nikon ZF幾天以來,就不斷密集的用不同的鏡頭去測試,除了想摸熟它也想看不同的感覺,而大部分都是以75mm、50mm大光圈鏡或超廣角鏡來測試居多,這次換一下口味用反射鏡來試試,這次用反射式鏡頭是Minolta 250mm F5.6來測試Nikon ZF上的效果,反射式鏡頭是一種迷你的長鏡頭,因為小巧輕盈的體積和重量而受到歡迎,而Minolta 250mm F5.6更是最小支的種類和其它品牌反射鏡不同的是沒有超重的鏡身和極長的焦體積只有50mm標準鏡頭大小,雖然價格也不便宜但深受許多創作者的喜愛,之前這支鏡頭都在中片幅的FUJIFILM GFX50SII上使用,這次轉接Nikon ZF測試看看,以下評論無任何科學數據或實驗室資料,完全是個人使用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Minolta 250mm F5.6轉接Nikon ZF測試分享:操作手感
Minolta 250mm F5.6轉接Nikon ZF,操作手感上十分輕盈完全没有負擔,直接拍看EVF或螢幕明亮好對焦,不會因為5.6光圈會太暗,操作上基本都用A光圈先決模式,再搭配曝光補償去做增减,整體使用起來操作手感很棒但在實際使用上仍然要退很遠,不像用FUJIFILM GFX50SII換算大約200mm比較方便些,拍攝題材很挑而且也必須考慮到前後景的搭配,所以不太適合在狹窄的室內使用,加上f5.6光圈小於弱光環境也不太適合,即使在陽光充足時我都會用感光度200來提高快門速度,我手上這支Minolta 250mm F5.6是EF卡口,但為了方便轉Nikon ZF鏡頭是用EOS轉Leica M轉接環再轉Z卡口,裝上Nikon ZF小巧輕盈操作手感不錯,並且配上加長版遮光罩逆光效果佳,加長版遮光罩會有明顯的暗角和黑角,在逆光時會容易眩光並且不易對焦,所以使用要小心逆光或反射光線直射鏡頭,以免色彩層次降低。
Minolta 250mm F5.6轉接Nikon ZF測試分享:色彩層次
Minolta 250mm F5.6是許多玩家口中的銘鏡,而且價格不便宜,很難想像小小的一支看起來没什麼特別,確非常有獨特的魅力,雖然是幾十年前的停產老鏡,又是反射式鏡頭,比起折射式鏡頭雖然天生解像力不佳色彩層次比較差一點,不過Minolta 250mm F5.6色彩層次還算是不錯,在數位軟體又可以適當的調整,加上Nikon ZF本來的色彩層次就偏銳利豔麗的感覺,雖然只有2400萬畫素色彩層次仍不錯,進LR調整明暗和微銳化效果就OK了,如果適當加飽和度效果更好,加上特有甜甜圈的背景效果,有一定的fu,如果選好攝影主題有前後景襯脱則效果更好,250mm的焦段轉接在35mm全片幅壓縮感強,在大部分Nikon ZF直出的JEPG檔色調層次不輸給Leica,而且更有其Nikon新的色彩特色,在不同距離和主題的背景之下,有一種帶暈染的山水畫風格,而且遠近距離的效果都不同。
測試地點:保安濕地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2000光圈f5.6感光度200度,拍攝
JEPG檔有銳化無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鳳山公園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4000光圈f5.6感光度200度,拍攝JEPG檔有銳化無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測試地點:鳥松溼地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Nikon ZF、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30至1/1000光圈f5.6感光度200度,拍攝JEPG檔有銳化無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Minolta 250mm F5.6轉接Nikon ZF測試分享:個人看法
Minolta 250mm F5.6是35mm全片幅中最小支的反射式鏡頭,而且價格在NT.35000至50000左右,可以說是市售最貴的反射式鏡頭之一,但最近變的比較便宜,加上可以上轉接環用在不同的相機上一時之間深受許多攝影同好喜愛,而自己也是之前都是用在Leica M10R、SL2和M240以及Sony A7R2上,用在Nikon ZF上到是第一次嘗試。這一陣子一直在是這台相機,越是越發現這台相機不只是外型好看而已其實他的設計上有許多的巧思巧妙的融合傳統的經典設計元素還有現代的科技運用完美的結合在這個相機裡面,至少在使用轉接手動鏡頭的時候十分的友善 而且方便,不得不佩服Nikon最近實在是厲害終於想通了,從Nikon Z9、Z8、ZF每一台都很有話題性而且功能超強,我都想他是不是設計研發行銷的人員是有在拍照,我覺得他設計很多東西都是只有真的在拍照的人才會在意的地方才會喜歡的地方,可以說這台Nikon ZF是為拍照而生的相機,或許也可以說是為了耍帥而生的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