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駁二市集%26;銘匠光學TTArtisan 11mmf2.8 21mm f1.5 35mm f1.4記錄

圖片中輕軌車旁至少有六個人架腳架一字排開拍攝85大樓和輕軌角度都一樣


如果你認為拍照或著是拍風景一定要用腳架的話,那建議你看到這裡就可以了,因為再來要說的攝影觀念不是主流或許說是非主流都不是根本不入流,只是我個人學習攝影多年的看法和手法。除了早期學習攝影和用大炮拍鳥之外,我很少使用單腳架或三腳架拍攝,為什麼呢?其實是怕麻煩而且又重,我寧可多帶一支鏡頭或相機也不太想帶腳架出門,所以就一直用手持拍攝到現在,用了Leica之後更是變本加厲,連夜景都懶的帶腳架了XXXDDD。因為不帶腳架出門所以也衍生了一些邪魔歪道的手法出來,跟和我一樣懶的攝影同好分享自己的想法。以下提到四大手法和大家分享1.感光度設定、2.拍攝角度、3.緊靠穩定、4.拍攝速度。


1.感光度設定:

 

使用Leica m240時尤其是拍風景或人文街景,那怕是睛天我有時候會用感光度320度或400度拍攝,因為除了提高快門速度外,還可以縮光圈增加景深,因為其實現在的相機感光度都很優秀200度和400度老實說根本分不出來,若只是貼FBIG社群軟體,用400度拍效果也不錯,而且還可以降低手震迷焦的機率。

 

2.拍攝角度:

 

手持拍攝其實攝影角度不受腳架限制,可以高舉或趴低用Live View 拍攝甚至爬到樹上,或是更接近攝影主題這樣角度變化更大,我有時候甚至為了更特別的角度用單手拍攝,其實說穿了就是大部分的攝影朋友不會這樣做,所以你會發現同樣的地方不一樣的人去拍,拍出來還是差不多很像,沒有什麼突破或特別的角度特色,因為每個人都用了同樣的角度一樣的手法拍攝當然會一樣。

 

3.緊靠穩定:

 

有一些情形像夜景或低光源環境感光度已經提高極限,我會選擇找東西牆壁欄杆靠著,增加穩定度在不得以降低快門的情形之下,有時間我甚至會用機車背包來固定鏡頭或相機,所以視現場環境找適合的物體支撐也是一種方式。


4.拍攝速度:

 

我的想法拍照不是慢慢來,因為有一些地方、時間、光線,是不容許慢慢拍,尤其是一些有時效性的活動或攝影主題,例如:廟會、比賽、街景、人文,所以我習慣不要腳架這也是原因之一,而且在一樣的時間可嚐試更多不同的角度變化,不必像用腳架慢慢調整慢慢拍。

 

PS.有些拍夜景極光星雲拍生態微距不在以上的概念中請自行跳過


在主流的攝影觀念裡,尤其是拍攝風景必須用三腳架,用小光圈慢速快門增加景深和解析度甚至用黑卡來局部曝光,為了拍出一張完美的畫面,可以等上好久的時間,這樣不是不對至少在現在的主流的攝影觀念是對,而且幾乎所有的教學都是這樣,但主流的攝影觀念只有教條式的技術指導,卻無臨埸變通的教學,所以有許多拍風景的人追著時間、陽光、角度、地點在一樣的地方,拍著一樣美的照片很美但大同小異,很美但沒有個性和自己的靈魂,技術雖然日益精進但沒有進化而是一再重復,這篇文章不是再說什麼觀念是對的什麼觀念是錯的,而說的是一種概念,攝影是一種藝術而不是傳統技藝,不是越照舊越好照以前的人留下來的傳統照本宣科,任何形式的藝術應該是一種進步的形式,而不是莫守成規,而是在不同的時代應該有著不同的觀念。大家說是嗎?


 

arrow
arrow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