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009305.jpg

          初學攝影時拍攝彩色底片居多,但接觸過Henri Cartier-Bresson和Ansel Easton Adams以及原直久的作品後,甚至幸運的看過原作的美麗,對黑白的人文街拍和山水風景深深著迷在當時彩色攝影當道的時代,一種單純確韻味十足的影像魅力,讓我一頭栽進這個迷人的黑白世界,之後參加比賽得到了一台放大機做了一個暗房開始了我的傳統黑白攝影,而傳統黑白攝影從選擇底片開始之後沖洗底片以及沖洗照片,學習Zone System控制黑灰白階調,什麼雙液顯影、控溫顯影、紙基相紙...等等,在失敗中累積經驗那時真的徹底投入不能自己,常常躲在暗房裡一待就是半天一天,但看到照片洗出來十分有成就感,雖然已經超過二十多年没再碰過了。而之後數位攝影興起傳統彩色和黑白底片攝影式微,現在拍底片已經類似是傳統技藝似很少人拍而且有難度,最早數位攝影是用彩色數位轉成黑白,現在連專拍黑白的相機都出現了,加上數位軟體的進步控制黑灰白階調不再像傳統黑白如此麻煩,甚至在相機上就可以調整,還有多種效果可選擇真的超方便。不過傳統黑白至數位黑白因為操作呈現流程不同,給攝影者的創作上有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思考和影響。

 

DSC01649.jpg

 

       傳統黑白至數位黑白的差異在於呈現出的過程差異最大,傳統黑白攝影從選擇黑白底片種類上就佔掉一半的呈像效果,之後的測光曝光甚至要考慮之後的沖洗方式,進入洗底片選擇藥水種類、沖洗方式、沖洗時間、沖洗溫度、相紙種類可以說是依靠經驗來判斷,那怕再熟練的老手也都有可能出錯是需多練習的流程,並且傳統黑白攝影在這裡就幾乎決定了拍攝出的效果,可以說只要底片沖的好層次佳,之後在洗成照片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底片沖的不好就會事倍功半,所以傳統黑白的影像在處理上是非常煩索而且不確定因素多,其中一個因素出錯可能整捲底片就完蛋,但麻煩的流程到最後完美的呈現其實就是傳統黑白底片攝影最迷人之處,而且很有成就感尤其是在點著紅燈的暗房中看著相紙泡在顯影液中,慢慢的出現影像超有感覺好像在變魔術似的,有玩過傳統黑白底片沖洗的同好朋友都知道,在一連串的動作手續流程好不容易得到一幅作品,而且幾乎無法修改,這也是傳統黑白底片攝影和數位黑白攝影最大不同之處,所以使用傳統黑白攝影創作的同好朋友預視的能力都很强大,對於黑白層次色調的掌控十分熟悉,和數位黑白可以拍完看螢幕或看電腦完全不同,完全無法在拍完當下看到影像,當然除了用拍立得底片但傳統黑白攝影印象中好像沒人用拍立得底片預視或說比較少。

 

L1004622.jpg


       數位黑白數位機背有出過Phase One IQ3 100MP Achromatic之外,再來就屬Leica M-Monochrom數位M機最多人使用,有m9m、m246、m10m、m11m多種型號,再來就Pentax K-3 III Monochrome無反數位相機 ,屬於純黑白數位相機,只能拍黑白無法拍彩色,早期數位黑白攝影是用彩色數位轉成黑白色調,現在連專拍黑白的相機都出現了對於喜歡用黑白創作的攝影者更加方便了,不用經過繁複的控溫、沖洗、放相的傳統黑白流程就可以得到畫面,反而因為感光原件和軟體的關係,讓數位黑白創作更簡單,甚至拍得不夠好可以後製裁切放大、調亮、增加對比、修補細節...等等,使得數位黑白攝影很方便,但也變的隨便因為太方便,容易出現不夠嚴僅的情形,而相對傳統黑白攝影就嚴僅多了,為什麼?因為除了流程麻煩、成本高之外只要在拍攝到沖洗只要有一個步驟錯誤,就呈現不出自己無法表現的感覺畫面,數位黑白攝影那怕曝光不足過度超過二格都可以輕鬆用軟體拉回來,構圖不佳可以裁切放大校正,對比不夠可以直接調整反差,但這些在傳統黑白攝影有些在洗完底片事後很難調整有些甚至做不到,所以傳統黑白攝影至數位黑白攝影的差異,除了在於處理影像的流程不同以外,思考的方式也不同,傳統黑白攝影可以說在拍攝時就必須想好後面的處理方式和成像,但數位黑白攝影確不用如此麻煩,直接拍攝完再軟體調整即可,雖然方便而且也可以得到好的畫面,但個人覺得這樣有時反而不大可能得到優質的黑白作品,或則你的黑白作品是靠後製出來的而不是思考再創作出來的,所以不管用傳統黑白或數位黑白,都建議在拍攝前就必須先想好最终成像,才能持續的在黑白攝影進步,也等於是開啟一種攝影眼。當然不管是用傳統黑白或數位黑白來創作只是工具的差別,但也會多少影響拍攝的心態。所以不論用傳統黑白或數位黑白心態很重要,尤其是用數位黑白如果像手機那樣拍拍不好再改或删掉重拍,那我只能你應該不會進步了。

 

arrow
arrow

    wang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