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距式相機(旁軸相機)的鏡頭,目前在種類和規格上選擇性最多的就屬Leica原廠,第二名在種類和規格以及焦段上選擇性最多應該就是Voigtlander了,然而其中超大光圈的夜神鏡頭,一直是福倫達想要推出來搶佔市埸並和Leica原廠Noctilux系列匹敵的焦段規格,所以從2009年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1推出開始一直到2019年又推出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2,再來在2022年推出了最强的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0 ASPH福倫達夜神,每一代的福倫達夜神都有創新,整體的光學表現和製鏡工藝以及最大光圈,都有突破再進化也讓這個一線副廠鏡頭品牌,終於有一支可以和Leica原廠和其它副廠PK不落下風的超大光圈標準鏡頭。這次跟朋友借的小夜神Voigtlander vm 50mm f1.2加上手上原有的Voigtlander vm 50mm f1.0這兩支福倫達的大小夜神,不來一埸同門對決測試一下好像說不過去,以下測試完全是個人不嚴謹的看法心得,完全不專業若有疏漏錯誤請前輩先進指導更正。
Voigtlander vm 50mm f1.2 VS Voigtlander vm 50mm f1.0:操作使用
Voigtlander vm 50mm f1.2 是福倫達一款在光圈和體形重量極具平衡的夜神鏡頭,整個設計非常緊湊因此重量僅為344g,鏡頭前端以電鍍處理呈現環型銀色效果,使得整體質感再提升不同於其它福倫達鏡頭和35mm f1.2以及40mm f1.2一樣的獨特設計十分亮眼,對焦環是經典的扇貝式的外觀設計,對焦時阻尼手感非常順滑輕柔好操作,獨特低調的深黑色專業有質感,圓形金屬遮光罩裝上之後整個鏡頭體積小巧精緻,搭配Leica M10R上很協調平穩雖然它是52mm口徑,但比同廠的50mm f1.0要明顯的小巧輕便許多,裝在M系列相機上不論是外形手感操作可以說容易上手,長時間使用不會覺得很太重,光圈環設計為半格設定檔位清晰準確,使用黃斑測距對焦在f1.0光圈下大約有七成的準焦率,全開f1.2最大光圈配合Live View 峰值對焦使用有八成的準焦率,使用EVF電子取景器對焦成功率有九成。近距離拍攝縮至f2對焦成功率更好一些對焦成功率會顯著提高,而且使Leica M9、M240或M10都建議加上手把,會比較容易手持拍攝不易晃動,而且快門建議最少用1/60以上防止手震,遮光罩遮光效果不錯而且漂亮。專用遮光罩需自行購買沒有附贈
這支福倫達的最大光圈夜神,對焦環是古典的扇貝式經典的外觀設計,對焦時阻尼手感非常順滑輕柔好操作,獨特低調的深黑色專業有質感,圓形金屬遮光罩裝上之後整個鏡頭體積不大,搭配M10R上很協調平穩雖然它是62mm口徑,但比其它原廠和副廠的50mm f1.0、50mmf0.95、75mm f1.25的Noctilux系列要小巧輕便許多,透過精密加工的全金屬製伸縮組件,搭配高品質的潤滑油脂能讓轉動時實現了操作感滑順流暢的對焦系統,讓拍攝者可以更精準細膩地微調對焦點。裝在M系列相機上不論是外形手感可以說容易上手,長時間使用會覺得有些重,但會像其它夜神一樣會遮擋約五分之一左右的光學觀景窗,光圈環設計為半格設定檔位清晰準確,使用黃斑測距對焦在f1.0光圈下大約有七成的準焦率,全開f1.0最大光圈配合Live View 峰值對焦使用有八成的準焦率,使用EVF電子取景器對焦成功率有九成。縮至f1.4對焦成功率更好一些或f2則對焦成功率會顯著提高,近距離對焦建議縮一格光圈比較保險。而且使M9、M240或M10都建議加上手把,會比較容易手持拍攝不易晃動,而且快門建議最少用1/60以上防止手震,沒有裝遮光罩所以拍攝時要注意逆光,雖然此鏡對逆光控制不錯但還是有一點影響。含專用遮光罩附帶的金屬卡口式遮光罩,存放時可反向安裝,不影響緊湊性又便於攜帶。
Voigtlander vm 50mm f1.2 VS Voigtlander vm 50mm f1.0:鏡頭規格
鏡頭型號:Voigtlander vm 50mm f1.2
鏡頭視角:45.6°(對角)
鏡片組合:6 組 8 片(包括:2 片非球面鏡片、1 片低色散鏡片)
光圈葉片:12
最大光圈:f1.2
最小光圈:f22
最近對焦距離:0.7米
濾鏡尺寸:52 mm
直徑鏡長:63.3 x 49 mm
鏡頭重量:347 克
鏡頭型號:Voigtlander vm 50mm f1.0
鏡頭視角:45.6°(對角)
鏡片組合:7 組 9 片(包括:2 片非球面鏡片、1 片低色散鏡片)
光圈葉片:12
最大光圈:f1.0
最小光圈:f16
最近對焦距離:0.9米
濾鏡尺寸:62 mm
直徑鏡長:73.6 x 55 mm
鏡頭重量:484 克
上圖:50mm f1.2 下圖:50mm f1.0
f1.2
f1.0
f1.4
f2
f2.8
f4
f5.6
上圖:50mm f1.2 下圖:50mm f1.0
f1.2
f1.0
f1.4
f2
f2.8
f4
f5.6
Voigtlander vm 50mm f1.2 VS Voigtlander vm 50mm f1.0:色調層次
2019年新推出的Voigtlander vm 50mm f1.2,50mm的焦段視角非常自然,是通用受歡迎的焦距,透過搭載兩片的雙面非球面鏡片,具備了自最大光圈就能安心使用的性能,可充份感受到大幅模糊化散景效果的魅力,最近對焦距離0.7米很實用,F1.2光圈全開的散景平滑柔順,就像粉彩畫似的綿密但有輕微的二線性,而且整體的畫質其實比我想像中的好,不過色調上仍有Voigtlander一貫偏冷一點的色調,不過這可以在軟體上調整。而明暗的過渡表現也相當平滑柔順銳利,還富有獨特的質感呈現出柔和亮麗的氛圍。
2022年最推出的Voigtlander vm 50mm f1.0,可以說改良自同品牌的50mm f1.2將光圈推f1.0,搭載更先進的GA(研磨非球面)鏡片,並且12片光圈葉片的美麗散景形成的光孔更接近圓形形成自然柔和的球形散景,整個散景滑順柔嫩非常清新。比較可惜是最近對焦距離0.9米,色調上仍有Voigtlander一貫偏冷色温的色調,不過這可以在電腦軟體上調整。而明暗的過渡表現也相當平滑柔順銳利,還富有豐富立體感呈現出自然亮麗的氛圍和Voigtlander vm 50mm f1.2類似但更清晰而且銳利彷佛打一層臘似的亮晶晶。
測試地點:美麗島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10R、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5至1/1000光圈f1.2&f1.0感光度8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上圖:50mm f1.2 下圖:50mm f1.0
測試地點:六合公園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10R、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125至1/4000光圈f1.2&f1.0感光度1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上圖:50mm f1.2 下圖:50mm f1.0
測試地點:三鳳宮 技術資料:拍攝相機Leica M10R、A模式光圈先決快門1/60至1/4000光圈f1.2&f1.0感光度100度,拍攝DNG檔轉JEPG檔有銳化增加飽和度縮圖200K,全程手持拍攝
上圖:50mm f1.2 下圖:50mm f1.0
Voigtlander vm 50mm f1.2 VS Voigtlander vm 50mm f1.0:個人看法
近年來福倫達鏡頭一直在測距式相機(旁軸相機)的鏡頭,推出許多焦段和光圈規格上使得種類選擇性多謹次於徠卡,近幾年來拜無反相機風潮所賜,使得測距式相機(旁軸相機)的鏡頭可以透過轉接環使用所有品牌的無反單眼相機上,再加上Sony e卡口和Nikon z卡口可以搭配自動對焦轉接環,讓Leica M卡口和副廠M卡口鏡都能實現自動對焦,讓許多同好朋友紛紛使用這樣的組合十分方便,而且加上這類自動對焦轉接環越來越進步體形越來越小效果越來越好,連帶使得距式相機(旁軸相機)的鏡頭越來越火紅,而福倫達鏡頭則一直取得各相機品牌的卡口接環授權,可以說是現在接環選擇性最多的專業鏡頭品牌,並且在光學上成功從底片時代進步到數位時代又轉近無反相機系統,色調和銳利度也從渾厚的色彩和不大銳利以及層次過度有些硬調的情况,變成現在的清新亮麗的色彩和清晰的銳利度以及柔順的層次過度,而這兩支福倫達鏡頭以最大光圈來說50mm f1.2和50mm f1.0,後者50mm f1.0的散景更淺更朦朧一些之外,銳利度層次上50mm f1.0仍然小勝一點但不多需細看,色調細節上兩者都差不多不過50mm f1.0色彩更亮麗一些,而雖然在光學表現上50mm f1.2雖略遜一點,但以0.7米最近對焦距離和重量347克以及63.3 x 49mm明顯較小的體積,在實際使用上其實比較方便而且便於攜帶,可以說是勝在使用性上,雖然兩支鏡頭差了兩年多發表但個人覺得50mm f1.2和50mm f1.0產品定位不同,50mm f1.2是以有F1.2大光圈加上小巧輕盈方便攜帶為主,並且擁有0.7米最近對焦距離和F22的小光圈增加使用上的靈活度,屬於通用性高的實用性鏡頭,而50mm f1.0則以大光圈散景淺景深為主要訴求,雖然體形重量更大更重,但在微光的環境下可以呈現更清晰的層次細節,屬於微光或淺景深的專用性鏡頭,所以如果你要使用上操作靈活度大一些50mm f1.2會比較適合並且比較便宜,但是如果你常拍攝微光的環境主題並特別愛用淺景深的話那50mm f1.0可以說是不二選擇。所以這二支福倫達的大小夜神,可以說是Leica原廠Noctilux系列之外的高CP值優質選項之一。